[摘要] 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与会党代表中,来自一线工作岗位的基层党员占比33.6%。他们满载着来自一线群众的期望,结合各自的工作,积极为广东发展出谋划策。
广东基层党代表:备受鼓舞,积极谋划未来五年
时代周报记者 陆璐 发自广州
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与会党代表中,来自一线工作岗位的基层党员占比33.6%。他们满载着来自一线群众的期望,结合各自的工作,积极为广东发展出谋划策。
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王廷惠代表:
鼓足精神迎接高校改革任务
我对这次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的整体感受,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自豪、自信”。广东不辜负中央期望,过去五年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引领方面取得成绩,总结起来报告的特点体现了三个对照:对照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照“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对照上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幸福广东”建设。而且这一次报告中,“根本上的转变”、“关键时期”这种提法多,对深化改革也制定了新举措,是一份很好的报告。
对报告中提出的广东要推动“双高”大学建设和广东高教未来要迈入全国前列,作为高校管理者我很受鼓舞,不过针对高校发展我也有几点思考。打造高等教育强省是整体系统的提升,对高等教育做好分类发展机制这点比较重要。广东财经大学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本科起点的财经大学,在珠三角地区我们培养了很多企业家,和各个行业的中坚型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错过了一些战略发展机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博士点,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发展硬件基础太差,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所以建议省里考虑加大在高校分类发展方面的投入,希望能将改革任务分类落实到我们这样的大学。我们鼓足了这个精神,这是我们期待的。
德庆县委书记朱宜华代表:
通了高速公路,招商引资容易了
我是来自基层政府的党代表,德庆县现在已经通了高速公路,通了高速公路给我们县带来的最大影响,是招商引资变容易了。我们以前招商时很难的,请人家都请不上门,但去年高速公路通了之后就多得很了,有不少人主动上来,说明“路通财通”真的是没错,这就是最大的支持和体现。第二是转移支付这一块,省里从2013年逐步把我们专项的资金变为转移支付资金,这对我们山区里面的农业、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特别大。第三就是振兴粤东西北政策,除了扶贫还有产业共建,这一点绝对是省委、省政府对于山区或者薄弱乡镇的有力支持。所以我非常感谢省委省政府在这方面政策的落地,听完报告之后对未来五年的工作更充满信心。
湛江雷州农业科技推广局副局长李瑞民代表:
加强农业基建和技术改造,将农业大市变成农业强市
我主要在湛江做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围绕农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已经工作了20年。就我所在的工作领域,能明显感到,近几年国家和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第二是对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也投入很大资金给我们做试点试验。一个品种在一个地方种得好不代表在另一个地方也种得好,因为自然条件差异比较大,所以要做试点试验。湛江也是农业大市,但目前还不是强市。以前主要是基础设施比较差。我所在的雷州主要生产稻谷,水果作物主要是甘蔗、芒果,但过去一直是受气候影响很大,比如说台风、干旱的影响就很大。农业技术应用水平比较低,主要靠天吃饭,尤其是2015年的旱灾,导致当地甘蔗种植大量歉收,产量一下子减少超过50%,农民亏本很多。这对他们种植农业的信心打击很大,所以这几年湛江雷州都在这方面努力加强技术改造。
近五年,我们重点围绕农业种植技术做了不少工作。我们围绕测土配方施肥、水稻三控技术(控肥控苗控病虫害)还有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总的来说围绕绿色产品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说三控技术,通过控肥如今实现每亩甘蔗地节肥20%,在给农民增产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产量增加约100元/亩。同时我们还和中国热带作物科学院下属单位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合作,开展热带作物种植方面的技术研究。另外省里的对口农业扶贫帮助也很大,去年广东省农业厅派驻了三个干部长期驻点在雷州,指导扶贫村种植番薯的同时,还介绍企业搞订单收购。
听完党代会报告我感觉收获很大,责任感更强了。这个报告既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工作及广东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准确的定性,又对今后五年的蓝图进行了精准谋划。我作为农业工作者,主要关注第15页对加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这为以后我们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也一直在围绕这方面做,但还是不够。我也希望之后当地政府能整合资源,加强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这个是湛江农业发展的一个短板,也是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然后提到要加强粤东西北的交通网络布局,这个也很好,现在湛江周边还没有通高铁,从湛江到广州坐大巴车要6个小时车程。高铁开通以后肯定对湛江一带经济发展更好。
江门江粉磁材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陈莹代表:
有了政策鼓励,做工人也很光荣
江门这两年对民营经济很关注,针对企业减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江门出台了《民营经济12条》,真的是在积极实施为企业减负,有很明确的措施。还出台一些人才招揽政策,包括对高技能人才的补贴。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除了工程师类高层次人才,对于技能类工人是很需要的,这方面江门政府也出台了很多实在的政策。比如只要是拿到高级技工证的就可以一次性申请拿一万块的补贴,那我们单位就有12个员工符合条件申请成功,所以我们都觉得这些政策的出台体现了政府对企业实实在在的服务。而且现在都在提“大国工匠”,就因为有这些奖励,让基层员工真的可以沉下来心来在他的岗位上深耕细作,去钻研自己的技术。其实做工人也是很光荣的,这个以前也有提,但是现在更加关注了。我希望在江门政务这一块,针对给企业减负继续推进下去。
那么政府积极为企业减负,我自己作为一个基层的工会主席,要努力促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工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也将充分发挥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材料技术系教师巫若子代表:
为“制造业立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来自职业院校,从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来讲,提出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和服务侨乡,因为江门也提出了工业立市,我觉得和这次报告中提出的制造业立省不动摇还是比较吻合的。
一些企业提到希望职校能做出一些改革,这个其实我们一直在做。学校提出老师既要能上讲台,又要能下企业,既会写文章还要能够做产品,应该来讲,老师这种角色的转变也在调整。包括我们学校的专业设置也在适时地调整,但这只是过去五年我们学校在做的一个方面。其他还有校企联动的机制建设、学生参与企业实验实训的改善。在校企合作的方方面面不断深入,因为校企合作可以是人才的合作,也可以是项目合作,特别是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科技生产力。总体来说我们学校还是比较契合企业的需求,因为我们的最终目标还是要服务侨乡。所以我们从一开始专业设置就会去企业广泛调研,到后期不断完善学校教学的软件硬件,都是起到了比较好的培养效果,像江门的中车生产基地,1/3都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
另外现在提到纺织印染行业,大家就会觉得这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其实通过产学研合作,我们已经找到了相关的替代材料,正在推动纺织印染行业绿色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另外,结合制造业立省和工业立市的部署,江门职院将立足地方产业发展改善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江门创建“全国高技能人才示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