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查看绿海龟产卵情况。
“刚刚产完卵,138枚!”“这是今年第一窝。”
尽管这样的经历已经不知道多少次,6月15日深夜1时许,匍匐在惠东海龟湾草丛几个小时的古河祥、王少锋和叶明彬,还是像第一次当“爹”一样兴奋,开心得手抖着群发出这一条条信息。
海龟湾。
海龟湾位于稔平半岛最南端的大星山南麓,是中国大陆18000公里海岸线、亚洲大陆架唯一一处海龟产卵场。1992年,这里成为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球最北端的海龟自然保护区。
每年6月,随着海龟产卵季节到来,工作人员白天清理沙滩,洒水润湿沙子,夜晚严密监控,只为海龟妈妈们铺设一张最舒适的“产床”。
产卵花了3个小时
6月14日晚上22点零5分,夜色如墨,一只绿海龟出现在红外监控里。
这是一只体型硕大的绿海龟,粗略测算龟甲105厘米长,300多斤重。
只见它慢吞吞爬到沙滩边上,伸出后肢,扒坑做窝。
绿海龟爬上沙滩,身后是一条长长的“坦克履带”。
绿海龟扒坑。
绿海龟产下的138枚卵。
6月15日零时许,200厘米宽、80厘米深的窝大功告成,海龟开始产卵。大约二十分钟后,138枚海龟卵顺利出世。
不顾疲惫的海龟妈妈迅速用细沙把卵小心翼翼围拢团起,然后再用后肢扬起沙子,把坑恢复成最初的样子。
“显然,这是个有经验的妈妈。”叶明彬说,能够在3小时完成选址、做窝和产卵,说明这只海龟很有经验。“有经验的新妈妈,怎么都找不到挖不到满意的坑,折腾一个晚上,有时候恨不得跑过去帮个忙。”
尽管如此,蹲守的工作人员也不放心。原来这位自信的妈妈把卵产到靠近大海的涨潮线附近,待到涨潮时,卵就会被海水浸泡,孵化不了。
在绿海龟游回大海后,工作人员模仿着绿海龟产卵的扒坑的程序,把卵往高处移。
已经3次返回老家
这只产卵的绿海龟,是今年来到保护区的第一只。更惊喜的是,通过扫描,这只上岸产卵绿海龟的电子芯片编号是4704040109!
这个编号,正是惠东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出生的海龟特有的。
从2006年开始,保护区对所有到访和原生的海龟体内注入芯片。小米粒大小的芯片跟着海龟遨游大海,一扫描就能查到它的“身份证编号”了解他们的履历和身体信息。
根据编号信息查到,这只海龟2007年和2012年曾经“回家”产卵,而今年是2017年,仿佛就是履行每一个“五年之约”。
而最辉煌的是2012年,它产了7窝几百枚卵。
十几年时间,这只绿海龟在大海的轨迹是怎样的呢?
叶明彬告诉记者,通过基因测试(测试它产卵孵化的小海龟)证实,这只绿海龟在台湾和日本一带过冬,最终返回海龟湾产卵。这和之前对别的绿海龟的研究也是吻合的。
“绿海龟在海里的时速是40公里。”他说,虽然它们在海里速度快,但要产卵,他们一定会早早回到出生地,在海龟湾一带游弋盘桓。附近的“海龟大食堂”考洲洋千亩湿地鱼虾充足,能让它们吃得饱饱的,精力旺盛地回到沙滩产卵。
保护“最后一张产床”
绿海龟跟丹顶鹤一样,产卵对出生地高度忠诚。
“产卵一定要回到出生地,扒坑必须完成那套一成不变的固定动作。”叶明彬十分熟悉海龟的习性,说它们简直是“程序动物”。
由于对出生地的高度忠诚,海龟们一生是不会选择别的地方上岸,产卵地的消失可能导致一个龟群的消失。
事实上,上世纪从福建、广东、广西到海南一线,海龟产卵场不止海龟湾一处。产卵场的消失,主要还是人类造成的:海水脏了,食物少了,加上渔民误捕受伤。
海龟湾之所以幸存,与保护区的建设和法制保障紧密相连。
有这样一组数据:1949年前,每年上岸在海龟湾产卵的海龟近500只;1987年后,上岸产卵的海龟超过100只;2000年后,每年上岸产卵的海龟少于20只。现在,整个南海的成年绿海龟剩下不到2000只。
会不会有一天,这张最后的“产床”也消失?
“开展人工干预,增殖放流,就是为了提高它们的成活率。”保护区管理局介绍,绿海龟的恢复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令人欣慰的是,通过追踪发现,保护区成立以后救护和放归大海的海龟近几年已经开始回来。
“自然孵化率只有50%左右,我们人工介入可达80%以上。”王少锋介绍,下一步海龟湾将更加注重从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目前已经启动人工孵化海龟研究。保护区正着手将海龟的孵化室、保温室放到更加自然的环境,更有利于野化训练。(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南方南工作室 邓圩)
责任编辑: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