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读 | “战神”轰-6k起降南海岛礁机场,释放了哪些信号?
日前,中国空军披露空军航空兵某师组织轰-6K等多型多架轰炸机,在南部海域开展岛礁起降训练后,有俄罗斯媒体刊文称,启动这些机场将能确保携带导弹的中国轰炸机在通往马六甲海峡的海路上空进行远程巡逻。
![](http://n.sinaimg.cn/translate/656/w446h210/20180531/Oe8o-hcikcev6349645.gif)
“如果我国空军远程轰炸机能够带弹巡航马六甲海峡的话,意义将是十分重大的。马六甲海峡是通往我国南海地区的交通要道,具有巨大的经济、军事意义。如果我们能够带弹巡航马六甲海峡,那么周边地区也一定会在我们的威慑之中。我们可以不去做,但是可以告诉全世界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军事研究员兰顺正告诉记者。
![▲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货船](http://n.sinaimg.cn/news/transform/95/w550h345/20180601/ZcTK-hcikcew0442502.jpg)
资料显示,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无论在经济或军事上,都是很重要的国际水道。经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南海地区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中国大陆大部分的石油进口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日本、韩国,都是最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被称为是“海上生命线”。而一旦发生冲突,马六甲海峡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轰-6K](http://n.sinaimg.cn/translate/763/w480h283/20180531/yTZy-hcikcev6349670.jpg)
军事专家王明亮曾对媒体表示,轰炸机在南部海域开展岛礁起降训练,有利于提升应对海上方向各种安全威胁的实战能力,锤炼备战打仗本领。
前述文章认为,当中国海空军在运-20运输机基础上拥有必要数量的重型加油机之后,可能将更愿意在部署加油机的岛屿上利用这些机场。
“一般估计,轰-6K标准航程为6000公里,如果经过改装,网传可达8000公里。如果仅仅是在马六甲海峡周边巡航的话,从我国南海岛礁的机场起飞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需要在周边地区长时间存在的话,还是需要加油机帮助的。这样将大大提升轰-6K的巡航、作战效果。”兰顺正表示。
那么,南海岛礁上的机场对战机性能有什么特殊要求呢?在技术保障上又存在什么困难呢?
![▲轰-6K](http://n.sinaimg.cn/news/transform/4/w550h254/20180601/WZG9-hcikcew0443648.jpg)
兰顺正介绍,“海用装备和陆用装备有很大不同,最基本的一点,海用装备为了适应海上环境,必须要具备防水、防潮、防盐雾等能力。我国南海地区长期处于高温、高湿、高盐环境下,这就要求飞机的机身结构、动力系统、电子设备等具备一定的抗腐蚀能力,否则将大大降低使用寿命。因此,如果想要在南海岛礁部署轰-6K等战机,或者经常在岛礁机场上起降,有必须要对相关装备进行重新设计、改进。当然,我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不少经验可以借鉴。”
![](http://n.sinaimg.cn/translate/59/w550h309/20180531/s4rk-hcikcev6349711.jpg)
“同时,这对南海岛礁机场上的机库建设也有更高要求,比如防台风能力。另外,如果将来要部署隐身战机的话,也要有专门的恒温机库,有利于隐身战机长时间维修保养,可以保护其表面昂贵的隐身涂层不被侵蚀。”他表示。
记者了解到,由于美国B-2隐身轰炸机的隐身涂料维护需要在恒定的温度中进行,对环境要求极高。美军在关岛部署了环境控制机库,这种机库被称为B-2掩体系统(B2SS)或超大型可部署飞机库系统(XLDAHS),可承受高达177公里/小时的大风。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http://simg.sinajs.cn/products/news/items/2017/pc_news_article/img/news-code-f951f4.jpg)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当美国又针对中国 印度的这个动作亮了
- 【 军事 】 出鞘:我军登陆台湾会遇哪些决战兵器
- 【 财经 】 管清友谈掏空父母积蓄买房:谁不是这...
- 【 体育 】 NBA-库里准3双勇士会师骑士 火箭遭逆...
- 【 娱乐 】 郑爽儿童节送祝福疑回应发飙事件
- 【 科技 】 小米推出最新“全家桶”,为上市献礼...
- 【 教育 】 40所高校或将改名 新一轮结果正式出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