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医院士预测“冬至前后瘟疫发生”:科学还是巧合?
科学预测必须言之有据、言之成理;相反,神秘预测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两天,一条视频在朋友圈广泛传播,视频内容是在2019年6月一次学术会议上,中医专家王永炎预测2019年“下半年特别是在冬至前后,也就是连续到明年的春季,要有瘟疫发生。”这段话被很多自媒体冠以“神预言”之名,收获了可观的点击量。
还有一篇发表于201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全国天灾预测研讨学术会议”上的文章,作者陈国生根据易学和中医研究,预测“2019年12月26日05:00手太阴肺经将暴发疫情,到2020年3月24日10:00基本解除”。这都准确到整点了,是不是就更神?
有人如果信以为真,认为就是没对这些“神预测”提起重视,才错过了防控良机,那他恐怕就误会了“预测”这回事儿。
科学预测: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可质疑、可证伪
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人们迫切地想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从原始神话、宗教故事到民俗传说里,有许许多多关于“预测”的内容,这些预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神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在自然发展历史上,科学家们也多次给出预测,方法和神秘学迥然不同。比如在古希腊文明早期,哲学家泰勒斯游历巴比伦,了解了日月食发生的周期性规律,成功地预测了一次日食。这个预测是基于巴比伦天文学家数百年的天文观测和规律总结,任何人只要努力学习研究,都可以做到。中国古代也有很多次这样成功的日月食预测。
到了牛顿物理学时代,科学家进一步展示了“科学预测”的神奇本领。彗星是古代世界普遍感到恐惧的一种天象,人们认为它会带来瘟疫、战争等灾祸,至今我们在俗语里还保留了“扫把星”这类称呼。
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根据历史上对彗星的观测记录,结合牛顿引力理论、数学方法对彗星轨道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他发现在1682年观测过的一颗彗星,和历史上1531年、1607年出现的彗星轨道高度一致,他判断它们其实是同一颗,每76年靠近太阳一次,从而预测出这颗彗星将会在1758年底或者1759年初再次出现——这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它果真在1758年的12月25号出现了。
现在来总结一下,什么才是“科学预测”,跟以前的“神秘预测”有什么不一样。
科学预测是基于明确掌握的规律,通过系统整理总结和进一步研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现象给出预言,并且这些都是公开展示的。科学家们会写成论文,从最基础的数据、知识梳理成体系,按照逻辑过程展示给同行看。科学家们还唯恐其他人看不懂,对难点要点会反复解释和讨论。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些科学规律和预测,都是可以质疑、检验的。科学界同行对这些论文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数据都会反复揣摩,看哪里可能有纰漏,甚至存在重大错误。从现代科学体系建立之后,出现越来越多的科学预测,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科学家都必须是对每一步原理、每一个数据进行明确解释,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取得同行认可。
相反神秘学的预测,是不会明确告诉你规律是什么的,也不会把基本原理掰开揉碎了给你看。事先你绝对看不出来是什么,事后你尽可以朝向已经发生的事情靠拢解释。所以神秘学预言对未来没有任何意义。
比起预测“瘟疫”,完善“疫情预警响应”更重要
现代科学与国计民生联系越来越多。从原子弹到芯片、生物技术到医学,科学家对当今社会的责任也越来越多。对于这类重要事件,如果要想给出“科学预测”,显然要求就更高了。
比如,现在科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地震不能预测。因为你要预测地震,必须明确基本原理或者明显无误的规律特征,然后预测某次将要发生的地震的准确时间、地点(震中)、震级(烈度),三种要素缺一不可。可地震涉及的原因太过复杂,不但是地下许多情况看不到,而且很多临界现象的规律还没有被掌握。所以目前认为地震只能预警,无法预测。很多宣示“成功预测地震”的人士,不过是在无数次预测当中,拿跟实际发生的地震最接近的一次来哗众取宠而已。
对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显然涉及了更多要素,其中“新”字告诉我们,这次的病毒是以往我们没有见过的。根据目前一些科学团队调查结果,可能是由蝙蝠作为源头,经穿山甲作为中间宿主,在非法的野生动物交易中传播给人类的。
我们看开头提到那两位先生的所谓预测,他们给的信息非常有限或非常含糊。将要发生的瘟疫的时间、发源地点、是何种瘟疫、强度如何……特别是预测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否获得了同行认可。王永炎的讲话,至多可以理解为,在冬春这段时间容易发生瘟疫。陈国生只不过把起止时间准确到了整点。预测所要求的要素缺少太多,其实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因为即便是你事先相信了,也无法着手应对,况且其所预测的起始时间也对不上。
其实,基于现代医学的公共卫生体系,已经可以事先对某些类型传染病流行趋势的预测,比如我们在秋末冬初接种流感疫苗,针对的流感类型每年都不同。传染病趋势预测能提前告知我们灾难可能发生,更让我们能够运用有效手段在灾难发生的初期就化解它。这种预测、防治,只有基于对传染病本质和环境条件的深层认识、整体把握才能做到。
与“地震预警系统”类似,我国自从2003年SARS以来,我国基于现代医学建立的突发急性传染病预警、监测、实验研究体系,原本是防控疫情最可靠的保障,但这次有没有发挥足够的预警作用,还能在什么方面改进,才是我们应该去深思的地方。
面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全世界都在关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对于我们来说,与其相信那些所谓高人似是而非的预测,还不如认真学习做好功课、积极防控,用科学方法保护自己和家人。
□孙正凡(科普作家)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最新判断
- 【 军事 】 出鞘:航母的舰岛一定要布置在右舷?
- 【 财经 】 男子曝海底捞吃出烟头:要求赔偿1元
- 【 体育 】 国足40强赛地点确定泰国武里南
- 【 娱乐 】 TVB化妆师乘钻石公主号确诊新冠 正于...
- 【 科技 】 华盛顿邮报带给贝索斯什么?致百亿损...
- 【 教育 】 清华教师化身网络主播 18般武艺备战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