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深圳人口政策收紧 来了还是深圳人吗?

深圳人口政策收紧 来了还是深圳人吗?
2021年06月14日 12:02 中国新闻周刊

  原标题:深圳人口政策收紧,来了还是深圳人吗?

  近期深圳人口政策收紧

  是对前几年政策过于宽松的纠偏

图/图虫创意图/图虫创意

  有人说,深圳的人才“拉新”终于结束了。

  日前,深圳市发改委公开征求《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项就是抬高了核准类入户的接收标准,具体的修订内容涉及众多方面。

  紧随其后,5月28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发布了关于高层次人才业务、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业务相关安排的公告,生活补贴和租房补贴也被大幅取消。

  过去,深圳一直秉承“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在轰轰烈烈的抢人大战中立于潮头,以改革创新思维吸引各方来深创业人群。但是,随着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向越来越多的人口敞开,公共服务资源越来越紧张。这次的人口政策收紧,会给深圳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以后来了还是深圳人吗?

  落户条件和补贴口径双双收紧

  深圳市发改委在5月末发布的意见稿中传递出诸多信息,仔细梳理,会发现在落户条件的年龄、学历、社会履历等方面都做出了调整,涉及婚姻、老年人等随迁入户的条款也进一步严格。具体来看,有这些变化:

  将核准类学历型人才的底线要求,从全日制大专调高为全日制本科,技术型人才底线要求调整为“中级职称+全日制大专”,技能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技师。不符合上述核准条件的其他人才,统一由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在专项指标计划内通过积分方式择优审批引进。本科门槛也从45岁收紧到35岁;

  夫妻投靠基本要求,由结婚时间及被投靠人入深户时间满2年调整为满5年,并增加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高级技师和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原则上只享受一次不受时间限制优先解决配偶随迁问题的条件;

  老人随迁将子女入深户时间要求由8年调整为15年,并增加子女在深圳缴纳社保连续满15年的要求;

  对存在隐瞒、欺骗或提供虚假材料的入户人员,将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入户的政策要求提高至5年。

  这些条款意味着,今后不同人群想要落户深圳,将面临更加苛刻的条件。与此同时,收紧的不仅仅是落户的条件,还有曾经充裕的人才补贴。

  紧跟深圳市发改委的文件,深圳市人社局关于补贴的公告中,传递出的核心信息无非两点:一,市、区级相关部门对2021年9月1日及之后新引进人才不再受理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二,对于2021年9月1日及之后新引进入户并全职工作的35岁以下的博士另行制定生活补贴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9月1日后,只有35岁以下的博士生具备在深圳拿到生活补贴的资格,而本科生和硕士生已经不在人才补贴的范围了。

  回顾过去,深圳的补贴曾在全国一线城市当中,数一数二。根据学历水平,来到深圳发展的年轻人可以拿到15000元到30000元的补贴,甚至在市级补贴之外,一部分满足相关要求的候选人,还有资格领取区级政府发放的补贴,有人测算过,最高可拿到高达60000元补贴,这对于刚刚来到深圳、缺乏根基的年轻人而言,是很可观的一笔数目。

  而这样的“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不断膨胀的人口

  事实上,深圳招揽人才的门槛相继收紧,早在今年4月就有过不少猜测。

  2020年深圳两会期间,针对深圳市人大代表提出的相关建议,当时深圳市发改委曾有过相应回复:深圳入户政策目前在国内主要大城市中几乎最为宽松,且已覆盖所有群体,不宜再加以放宽。若按照法定退休前不设年龄、缴纳社保15年即可入户的敞口式政策,作为千万量级人口规模的超大城市,可以预见的深圳户籍人口增长将面临失控局面,最终造成人口剧增,公共服务供需矛盾更加尖锐,同时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导致与实现民生幸福城市背道而驰的后果。

  2021年5月,深圳市统计局正式发布了深圳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坐实了深圳市发改委的诸多担忧。普查结果显示,深圳市常住人口1756.01万人,与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2.40万人相比,增加713.61万人,增长68.46%,年均增长5.35%,增量位居全国城市之首。

  宽松的人口政策给深圳带来的人口增长显而易见,仅2020年,深圳户籍人口就净增了92.62万人,年增幅达到了18.7%。户籍人口增长将近100万人,这样的增量和增幅,恐怕放在全世界的城市发展史上,也极为罕见。

  深圳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对此的点评是:“十年来,深圳人口总量保持较快增长,人口素质稳步提升,劳动力规模依然庞大,人口集聚进一步增强。”

  公共资源匮乏

  纵览深圳的发展历程,从1982至今,深圳人口翻了50倍。过去的40多年间,人口红利的确是深圳经济最显著的关键词,深圳一直秉承“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让所有来到的深圳的人都成为了深圳的建设者和创业者,从而创造了这个城市的奇迹。

  然而,这次人才政策的收紧,或许折射着“人口”这个词,正被注入越来越复杂的意味。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深圳人才政策的变化,背后其实是人口政策的变化。

  深圳的户籍人口数量只占常住人口数量的1/4,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大规模的劳动者虽然在深圳工作,但由于户口数量管控,没有将户口迁至深圳本地,他们被称为“居住证人口”。

  近年来,在各大城市的“抢人大战”中,深圳感受到了威胁。“被迫”放开户口政策后,深圳的户籍人口上升速度非常可观,但问题也变得极为突出:深圳社会的福利保障体系,包括教育、住房、医疗、治安等方面配备,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迎接如此剧烈的户籍人口增长。

  深圳的教育和医疗的公共资源相对匮乏,已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深圳特区成立已经有40年,但这座城市竟然至今没有一所双一流学校,基础教育资源更是惨淡,相比于北京、上海、广州分别大约拥有1500个左右中小学,深圳只拥有不到一半数量的中小学。医疗方面,深圳的三甲医院数量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几个超一线城市。

  有评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来到深圳的年轻人很难安居乐业,公共资源的匮乏筛选出少部分精英,以充足的资源和金钱可以负担得起高质量教育与医疗服务,而那些没有能力负担、只能依赖公共资源的人们,最后则只能离开这座城市。

  在人口与公共资源错配严重的背景下,深圳的人口政策向着控制城市人口过快增长的方向优化,也就不奇怪了。

  对于一些人对深圳失去包容性的质疑,宋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新的形势下,“来了就是深圳人”的价值观依旧没变,近期深圳对于人才政策的收紧,不能孤立看待,而是要放在深圳近几年来的时间跨度里观察,看到今天的收紧,是对前几年政策过于宽松的一种纠偏,例如过去将大专文凭认定为人才标准,现在收紧了,大专不在这个范围内了,但仍然保护本科以上的人才。人口政策变化的本质,是在政策维持一定稳定性和延续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深圳户籍增量人口的结构进行优化,对于深圳而言是正面积极的做法。

  由于这是深圳特异性的问题,因此这次收缩不是趋势性的,而是短期调整优化,不必过度担心网上所揣测的“下一个收紧政策的是哪个城市”,深圳收紧,并不意味着全国其他主要城市也会跟着收缩政策。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梅参与的一项“深圳吸引人才要素”研究表明,深圳吸引人才的要素中,“城市包容性”以62.44%的比例位居榜首,“事业发展机会”以40.37%比例位居第二,“收入水平”以33.7%比例位居第三,而“人才政策引力”则以18.97%比例排在第七位,国际化程度、创新精神和城市竞争力均排在政策引力之前。

  “如果年轻人仍然认同深圳和深圳的价值观,当然不会因为政策的短期调整,就放弃深圳”,宋丁说,“包容性仍然是深圳吸引年轻人最大的一张王牌。”

点击进入专题:
新闻热点精选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