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黄浦推出夜间区长和夜经济理事长
法治政府建设巡礼
“夜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风向标,近年备受关注。在“魔都”上海中心城区黄浦区,即便2020年在新冠疫情阴影笼罩下,以外滩枫径为代表的夜市仍然吸引了超高人气,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展夜经济有哪些困难?如何破解?记者从上海市黄浦区了解到,为助推夜经济发展,当地探索以“夜间区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为代表的政商协同机制,推出“备案+监管”、消费服务站等公共政策和服务,以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助推夜经济繁荣。
夜经济规模日益壮大 提升城市经济活力
“夜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风向标,近年备受关注。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明确强调“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
近日推出的《2021中国夜间经济最新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夜间经济规模突破30万亿元,同比增长5.0%,预计2021年将增至36万亿元。
今年6月5日,首届BFC外滩音乐季正式开启。当晚,第二届“上海夜生活节”在BFC正式启动。
这也拉开了2021年上海市黄浦区“打造24小时城市”系列活动的序幕。其间,黄浦区将围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夜动等7大主题,在全市范围推出35项特色活动。
BFC是外滩金融中心的简称,2019年12月正式开业。作为上海外滩唯一综合体项目,两座180米高的办公楼刷新了外滩楼宇的高度。地处中山东二路南端,BFC北望万国建筑群、东观陆家嘴、西邻豫园、南依世博会园区。
2020年6月,横穿BFC的枫泾路(中山东二路—人民路)成为分时段步行街。每周五19时到每周一5时,这段长约150米的道路禁止车辆行驶,用于摊位外摆。“外滩枫径”由此而生。
“外滩枫径有上海最美天际线,当时的设想是要把它打造成地标性步行街、时髦社交地。”黄浦区商务委商业促进科科长王启洋说。
走进外滩枫泾路,可观外滩风景,更重要的是吃喝玩乐。
开街伊始,BFC的运营方携手110多家品牌商户,推出户外景观酒吧区、世界美食大赏、游戏嘉年华、全天候表演、时尚文创商品、空中露台派对等等。
项目方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外滩枫径”夜市累计总客流498万,同比增长270%,摊位总销售额2160万,商场销售同比增长150%。
发展夜经济有什么作用?王启洋认为,有多方面因素:开夜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白天是工作时间,晚上才是生活。夜经济是经济活力的体现。上海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不断提高城市活力。
“夜经济不仅是商业活动,它对商业、旅游、文化的发展有乘数效应。”黄浦夜间经济发展共同体理事会理事长、豫园股份总裁助理胡俊杰说。
2019年,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供给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方案》、上海市商务委等九部门推出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全市发展夜经济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撑。
截至2021年6月,上海市共推出13大夜生活集聚区,其中黄浦区有5个,分别是黄浦滨江外滩地区、新天地-FOUND158地区、豫园地区、思南公馆复兴公园地区、人民广场南京路地区。
王启洋介绍,2020年,黄浦区商务委结合夜间经济发展,打造了外滩枫径、思南夜派对、外滩源·集等一批周末分时段步行街,成为上海夜间打卡的地标。
夜间市集与活动的举办,带来了客流,为疫情常态化下的商业复苏创造了条件。“思南夜派对”亮相以来,摊位总销售额达到777.6万,思南公馆客流量同比增长97%-240%不等,极大带动思南公馆商业区的人流和消费增长;“外滩源·集”市集开展期间,外滩源地区日均客流量达2万,同比增长150%;“豫园文化夜市”、158坊、新天地等项目通过活动举办,也有效地推动了项目在后疫情期的整体恢复。
破解环境秩序等难题 推“服务+监管”模式
“夜市与常态化的商业不同,为便于管理,我们对外滩枫径采取事前指导服务+事中事后监管的方式。”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服务科科长陈磊介绍,通过事前指导服务,帮助夜市举办方完善夜市的食品经营条件,落实对夜市的食品经营主体的资质核验,为食品安全的事中事后监管打好基础。
在监管方面,市场监管部工作人员会加强双休日的巡查、驻场,进行错时执法。外滩枫径还设立了消费服务站,快速处理消费纠纷,可对外地远程消费纠纷进行快速处理。
胡俊杰表示,“服务+监管”的创新做法,既严守安全底线,又减少了企业的时间成本,是一项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在现代都市,发展夜经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周边交通秩序和扰民问题。
外滩枫径开街之前,黄浦警方首先要能将枫泾路变为步行街。今年6月初,记者在外滩枫径时,枫泾路两侧除了围栏之外,仍然停着警车。这并非出警需要,而是维持交通秩序、保障安全的需要。
黄浦区小东门派出所副所长王刚介绍,目前枫泾路仍然是分时段步行街,未来成为全时段步行街之后,路口将采取设置地桩等措施进行常态化隔离。
外滩枫径开市之初,警方开通了上海市首家夜市人流热力图,以便掌握实时数据,调配警力,对相关出入口实施单向通行管控。截至今年6月,外滩枫径设有两个入口,八个出口,可以确保出现意外时人员迅速疏散。
胡俊杰介绍,为解决大客流泊车问题,在政府推动下,黄浦区夜经济经营主体成立共同体理事会,与交警更好地沟通,构建错时停车系统。
避免夜市扰民,也是经营主体和政府部门必须考虑的。黄浦区首批夜间经济试点区域新天地地区、大同坊FOUND158、豫园地区、外滩地区、南京路步行街、老码头地区和世博会园区,都是黄浦区发展基础好、管理水平高、扰民风险低的区域。
黄浦区将夜市的结束时间定在晚上10点,尽量避免打扰周边居民休息。
王启洋表示,在黄浦区对夜经济的事中、事后监测评估中,扰民投诉情况是重要考量因素。针对投诉情况,政府部门与经营主体会对经营时间、内容、方式积极进行调整。
设“夜间区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
“发展夜间经济,黄浦区真正做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层面通过服务跨前、放开约束、做好管理,为市场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条件。”王启洋表示。
2019年,黄浦区借鉴伦敦、纽约等夜经济发达的国际知名城市经验,在上海市率先推出首位“夜间区长”、首批“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形成了政府统筹协调,市场主体发挥自主能动性的格局。同年年底,黄浦区在上海率先成立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的交流互动平台——黄浦区夜间经济发展共同体理事会,为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开展联动自治创造了条件。
“夜间区长”的任务是听取相关部门街道、企业及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对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明确推动夜间经济的发展思路,解决难点问题。
“发展夜经济,最需要‘常态化’,否则,企业就不愿意投入。”胡俊杰认为,成立理事会,便于企业互相交流,与监管部门沟通,系统化地解决行业面临的各类问题。
黄浦区还整合推出夜间文旅活动。上海两家历史悠久的老牌影院——大光明电影院和国泰电影院率先成为首批24小时影院。演艺大世界整合区内优质文化资源,将人民广场地区打造成最具上海文化标识、最有国际影响的演艺集聚区之一。
“法治是最基础的保障。最主要的思路是‘顺其自然’,服务好市场经营主体。”小东门街道办主任包童斌介绍,打造外滩枫径,让这条街“有温度,能漫步,还要酷”,可以推进夜市经济发展,经济社会效应都很明显,“我们做好了,也优化了营商环境”。
■ 对话
●黄浦夜间经济发展共同体理事会理事长胡俊杰:
夜经济优质内容不足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理事长从夜生活首席执行官中选出
新京报:黄浦夜间经济发展共同体理事会何时组建?理事长从哪些人中、以什么方式产生?
胡俊杰:黄浦夜间经济发展共同体理事会是2019年12月成立的,当天同步任命了黄浦第二批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目前,黄浦区一共有10位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理事长从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当中选出。非常荣幸,得到了区商务委以及同行的认可,被选为黄浦夜间经济发展共同体理事会的第一任理事长,目前还没有换届。
新京报:理事会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理事长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胡俊杰:理事会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机构,更多是发挥交流沟通平台的作用,主要就是为黄浦区有资源、有能力、有意愿发展夜间经济的人员开展沟通、协商、互动创造条件,同时也为政府部门更好地了解市场主体的需求创造条件。
我的工作内容,一方面是不定期地组织各个夜生活首席执行官交流,听一听大家的想法,特别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协调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与“夜间区长”,也就是我们分管商业的副区长沟通,把各夜间经济项目负责人提出来的问题与需求反馈上去,寻求支持。我还会经常去和区商务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进行沟通。
夜间消费需要更多体验型的内容
新京报:你担任理事长以来,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胡俊杰:我担任理事长以来,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形成共识、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推动黄浦区地标性夜间经济项目之间的联动。
新京报:目前,你的聚焦点放在什么问题?
胡俊杰:目前,我聚焦于如何更好地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进一步整合黄浦区夜间经济的资源,同时更好地寻找优质资源补充进来,解决优质夜间经济内容供给不足,活动运营难以实现盈亏平衡的问题。
新京报:经营夜经济与此前的日间经济有什么不同?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胡俊杰:有句话说的很好:白天是生意,夜间是生活。经营夜间经济,不是简单的消费时间的改变,更多是消费内容的改变。夜间消费,需要更多体验型的内容,为消费者打造一个社交、体验的空间,从企业自身角度讲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如何加快转变,打造更具体验性的场景,提供更为优质的消费内容。从公共配套服务层面讲,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处理好发展夜间经济过程中,场景打造、内容提供过程中与现行管理规章制度之间的不匹配,以及夜间经济公共配套服务供给不充足的问题。
希望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放开政策
新京报:交通秩序、噪声、气味污染等,是困扰夜经济的几个问题,黄浦区是否存在?黄浦区夜经济急需解决什么问题?
胡俊杰:目前,黄浦区夜间经济主体,特别是地标性项目经营主体,在交通秩序、噪声、灯光、气味污染等投诉方面的困扰相对较小,部分项目基本不存在上述问题。因为,黄浦夜间经济的内容非常丰富,包含餐饮、休闲、娱乐、艺术展、文化表演等,并不是夜市、大排档为主;黄浦发展夜间经济是以街区为主体,是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共同组成。黄浦区新天地、豫园、思南公馆等夜间经济运营主体有着丰富的经验,基本解决对了对周边区域的负面影响。即便是去年刚开始的外滩枫径、思南夜派对、外滩源·集等几个户外常态化运营的周末夜市,经过半年来完善,到今年以来也没有收到一次12345热线投诉。最后,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部门会提前指导、事后评估,准备完善之后再发展。
目前,黄浦区夜经济主体仍需与政府部门沟通的问题,主要还是希望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放开政策,全面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新京报:你如何评价夜间区长、夜经济理事会理事长的职位和制度设计?
胡俊杰: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制度创新,为市场和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推进夜间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制度环境,也降低了市场主体运营的制度成本。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