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美元首微妙时机通电话,美媒:持续约90分钟,打破外交僵局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0日上午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广泛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习近平说,中美应该“展现大格局、肩负大担当”,拜登称,两国“没有理由由于竞争而陷入冲突”,双方都同意继续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这是拜登就任总统以来两国元首第二次通话,引起全球媒体迅速和热烈的关注,通话后亚太股市的普遍上涨也表达出市场对中美释放改善关系信号的欢迎。10日晚,习近平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习近平希望德方“推动欧盟坚持正确对华政策”,默克尔则表示希望欧中投资协定“尽快顺利批准生效”。“这是一个合作的信号”,德国汉堡中国问题学者德莱赫尔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国家主席同一天分别与美国和欧洲大国德国领导人通话“意义重大”,这是中国加强国际对话合作、倡导“世界多极化”的象征,“这两通对话也为G20 峰会上各方更有效的会晤提供了更大可能”。
“中美应该展现大格局”
10日上午通话时,习近平首先就飓风“艾达”造成美国多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向拜登和美国人民表示慰问。拜登对此表示感谢。
习近平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采取的对华政策致使中美关系遭遇严重困难,这不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中美合作,两国和世界都会受益;中美对抗,两国和世界都会遭殃。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当前,国际社会面临许多共同难题,中美应该展现大格局、肩负大担当,坚持向前看、往前走,拿出战略胆识和政治魄力,推动中美关系尽快回到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拜登表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世界的未来。两国没有理由由于竞争而陷入冲突。美方从无意改变一个中国政策。美方愿同中方开展更多坦诚交流和建设性对话,确定双方可以开展合作的重点和优先领域,避免误解误判和意外冲突,推动美中关系重回正轨。
双方一致认为,中美元首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深入沟通对引领中美关系正确发展非常重要,同意继续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将责成双方工作层加紧工作、广泛对话。
当地时间9日晚上,美国白宫在第一时间发布了美中元首通话的简明新闻稿。新闻稿中说,两位领导人同意开诚布公地讨论共同利益和存在分歧的领域。他们还讨论了确保两国竞争不转变为冲突的责任。
微妙的通话时机
美联社当地时间9日晚发文称,这次拜登是“主动”与习近平通话。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领导人“应约”和美国通话的事实,显示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压力的增大,美国政府同中国沟通的意愿日益明显。美国对中国的重视正在上升,但其诚意和对华政策究竟能否做到务实、理性需要打一个问号。
《纽约时报》称,这个电话是在一个特别微妙的时间进行的,有关台湾和南海问题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拜登试图在他所说的“专制与民主”的战斗中团结西方国家;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不到两周。两位领导人的通话说明了“白宫与北京竞争并建立决策预期的紧迫性”。美国官员表示,拜登确实试图推动中国同意一套“政策制定的框架”。
据法新社10日报道,一名拜登政府高官在通话后告诉记者:“我们欢迎激烈的竞争,但我们不希望这种竞争演变成冲突。”他说,这次通话的目的是设置“护栏”,以便能够“负责任地管理”两国关系。这些“护栏”包括确保美国的行动不被中国“误解”。他还说,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分歧很多,甚至还在增加,但两国也发现,必须在一些问题上合作,或者至少是协调,包括朝鲜核问题和气候变化危机。上述美国官员称,9日的通话并非是寻求达成突破性协议,而是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结束之前双边关系摇摆不定的周期”。他还说,两位领导人讨论了过去的共同经历,语气是“尊重”和“坦诚”的,没有“说教”。
实际上白宫官员还有没说出口的通话理由,即他们正在承受美国商界要求改善对华关系的压力。据彭博社9日报道,在华美国公司希望减少特朗普时代的贸易壁垒。中国美国商会周五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约54%的受访者呼吁以“正规化的政府间沟通”重建两国关系,38%的人希望今年能实现中美元首会晤。有超过60%的人表示,需要恢复对企业高管及其家人的常规签证服务。另外47%的企业希望取消加征的关税。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葛国瑞说,在过去几年里,两国经贸谈判进展不大,“如果两国领导人聚在一起,重新启动这一进程,那将是一件好事”。彭博社称,白宫仍在评估如何处理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约3000亿美元关税,以及上届政府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评估工作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完成并公布结果。
关于中美元首通话,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0日评论说,拜登政府已宣布抛弃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原则,重新致力于多边主义,然而,他仍坚持对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从长远来看,这种外交僵局是站不住脚的,而且有潜在危险。
积极评价与合作难度
美方官员和媒体普遍对此次通话给予积极评价。“拜登与习近平通电话,打破美中外交僵局。”《纽约时报》10日称。美国《政治》杂志网站指出,最重要的是,这次通话传达了拜登对美中关系的“复杂、非二元性”的观点。《华尔街日报》称,此次通话时长约90分钟,由于已是华盛顿当地时间深夜,拜登从白宫居住区的条约厅致电中方。美国官员称,虽然此次通话没有具体的诉求和结果,但9日晚的通话代表“双方都在尝试维护两国关系”。报道还称,美国和中国官员都谈到两国领导人或许会进行一场面对面会谈,10月底在罗马举行的20国集团会议可能是个契机。
香港《南华早报》10日称,美中两国领导人同意控制两国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以防止其演变为冲突,这一承诺被视为提高了继续对话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翔表示,这次通话给了两国领导人一个停止对抗、打开有限沟通渠道的机会:“有可能在今年年底之前,我们会看到两国在贸易和军事方面恢复一些谈判。”
与此同时,媒体也看到改善中美关系的难度,特别是华盛顿的诚意是否足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和中国达成稳定的关系”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拜登政府已将美中竞争框定为“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彭博社10日称,美国一直试图将气候变化等问题与贸易、人权和民主等更有争议的问题区分开来,而北京则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美联社称,从9日晚的通话看,白宫希望双方能够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合作,“但北京暗示在拜登减少对中国内政的批评前不会持合作态度”。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过去一年来中美的互动释放出清晰信号,即美国需要认真面对中国的基本主张和要求。如果美方不能尊重中方提出的以“两份清单”“三条底线”为代表的基本利益诉求,既要打压中国,又要中国与它合作,中美关系就难以取得突破。
“中国开展电话外交”
10日晚,习近平在同默克尔通电话时指出,希望德方推动欧盟坚持正确对华政策,客观看待差异,理性处理分歧,推动中欧关系持续健康发展。他还对即将卸任的默克尔说:“总理女士积极致力于推动德国和欧洲对华务实合作和友好交往,我对此高度赞赏。”
默克尔表示,愿同中方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努力,推动德中、欧中双方致力于通过对话弥合差异,妥善处理分歧。欧中投资协定对双方是互利共赢的,希望能够尽快顺利批准生效。德方希望同中方加强疫苗合作。中德领导人还交换了对阿富汗局势的看法。
“中国开展电话外交”,德国新闻电视台10日称,围绕香港、新疆、台湾、经济脱钩、南海自由航行、贸易争端等问题,中国与美国关系陷入最低谷,与欧洲也因为人权等问题关系紧张。不过,周五中国与美德领导人的通话,说明了一点,即中美和中欧都希望改善彼此的关系,解决争端。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林日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邢晓婧 任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