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全国政协定于3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

全国政协定于3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3年03月02日 09:09 新浪新闻综合

  来源: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秘书处新闻组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定于3月3日(星期五)16:30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将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届时进行现场直播。

  相关阅读:

  郭卫民:用责任赢得信任(人民政协报)

  郭卫民简介: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曾担任北京奥运会新闻发言人、国新办新闻发言人、十九大大会新闻发言人、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获2021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怎么走?

  这是首次参加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的记者,经常会问到的问题。而对于已经连续4年担任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的郭卫民来说,通往发布厅最近的路,是从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102号出发。

  十多年来,每一位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无一例外都是从这里出发,为全国两会敲响“开场锣”。

  新闻发言人的“法宝”

  1983年,全国政协首设新闻发言人制度。沿革至今,郭卫民是第15位大会新闻发言人。

  在走上政协新闻发布台之前,郭卫民曾经担任过国新办新闻发言人、北京奥运会新闻发言人、十九大大会新闻发言人。作为深耕外宣领域26年之久的“老将”,无论在哪里进行新闻发布,他的思考出发点始终没有改变:这样说能不能让公众听得懂,能不能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

  郭卫民常常会用到一个比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很重要的是进行沟通、交流,介绍自己的看法,回应别人的关注,澄清误解、批评,体现诚信。国家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他继而说道:“国际传播的英文怎么说?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就是强调沟通交流。”

  在郭卫民的眼里,新闻发布就是这样的沟通交流。

  1993年,国新办开始承担政府的新闻发布工作,并协调推进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据郭卫民介绍,从“一年只有几场、十几场发布会”,到现在国新办发布厅每年举办上百场新闻发布活动,政府与媒体、公众对话的增加,也悄然影响着舆论环境——我国新闻发布制度不断完善,新闻发布会逐渐密集,新闻发布理念深入人心。

  “现在一有重大活动、重要会议或是遇到突发公共事件,组织新闻发布工作、接受媒体采访,已经成为一项‘标配’。”

  而新闻发布的发展进程,一直伴随着我国政府工作的改进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2004年我国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005年颁布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当天,政府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国新办也及时启动了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当晚,郭卫民和他的同事们在办公室加班起草文件,研究如何召开新闻发布会、策划采访方案。

  第二天,国新办就抗震救灾情况举行了发布会,主持人正是时任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的郭卫民。据悉,这是我国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时效最快的一次发布会。

  此后一个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密度强度也创下当时之最——5月13日至6月16日举办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27场,同时每天下午4点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当日地震伤亡数字、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的最新情况。“中国以开放、回应关切的姿态亮相国际社会,一下子扭转了此前不利的国际舆论。”郭卫民清晰地记得,2008年之后,国际舆论对中国的报道频繁起来,此后一直居高不下。

  “我一直认为,新闻发布是做舆论工作的,是国际传播十分重要的形式。媒体的问题,往往代表着它的受众进行发问。你去回答的时候,实际上在回应社会舆论的关注。其实国内外,大家都在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舆论引导。”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起时,有舆论称中国出口医疗物资存在质量问题。虽然相关部门都及时进行了回应,但提到的原因是中外质量标准不同、使用习惯有差异、操作不当等,对于有没有质量问题并没有正面回答。一时间,网络争论得沸沸扬扬。

  郭卫民注意到这一舆论动向,专门针对当时的五单质量问题一单一单去询问有关部门。因此在当年的新闻发布会上被外媒问到该问题时,他的回答既讲到以上提到的三种原因,也负责任地表示:“中国出口了大量的医疗防疫物资,存在质量问题的只是极少数。”同时表明态度:“中国政府对此零容忍……”

  因为给很多新闻发言人授过课,媒体称他为“新闻发言人的老师”。现在网络上,还能找到郭卫民关于新闻发布的一些精彩表述:

  “一定要实事求是。”

  “速说经过,重讲态度,慎下结论。”

  “关键时刻要敢于善于发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起‘第一新闻发言人’的角色。”

  “外国媒体是我们可以运用的资源,也是我们回避不了的挑战。”

  ……

  “做好新闻发言人有法宝吗?”

  “有,赢得公众的信任,让公众觉得你诚信可靠。”

  郭卫民在提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时,又一次用“可信”来强调新闻发布工作的要诀:“信任是关键,信任主要靠舆论工作,靠交流沟通,人与人之间如此,国家之间的交流也是这样的。”

  “压力都在台上”

  1996年起就在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工作的郭卫民,能记住不少记者的名字。好些记者见到他,也会笑眯眯地打招呼:“发言人好!”

  媒体对郭卫民的评价一直不错,这和他常年从事新闻发布有关。坐上发布台,郭卫民习惯用语言、眼神与台下记者进行交流,“这是建立信任最快也是最直接的方式。”

  诚然,以快速、准确、坦诚的回应,能赢得媒体和公众的信任和好感;但同时,也往往在无形中给新闻发布工作增添了巨大的压力。

  一场新闻发布会需要几十分钟、几小时,但在筹备新闻发布的过程中,发布团队要完成大量的工作:从舆情收集到议题设置,从材料发放到提问回应,从会前协调到会后评估,从媒体邀请到报道跟踪……最近几年,随着郭卫民将新闻发布“重头戏”逐渐转到全国政协,政协发言人团队也深切领略到郭卫民的风格——他会因一个人的“用心”工作笑呵呵地表扬,也会因为同一个人的“不用心”严肃地批评。

  全国两会召开之前是郭卫民和他的团队最忙碌的时候。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组织座谈会。

  郭卫民本人很看重座谈会的价值。“看一场发布会好不好,跟议题有关。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新闻发布筹备阶段,发言人组要开那么多的座谈会,做那么多的工作,关键就是研究议题。”

  “这个议题怎么确定呢?要深入研判国内外舆情,认真了解各相关部门开展的工作,发布和回应的重点内容,一定是党和政府想说的,老百姓关心的,政协积极作为的。”在他的提议下,座谈会的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座谈对象有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有全国政协各专委会及办公厅各局室负责同志,也有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还有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境内外媒体记者。

  与不同群体对象座谈时,郭卫民会在最后习惯性地问上一句:“还有什么问题吗?”这个问题似乎在问别人,其实是在提醒自己,“随时都要做好各种准备。”

  因为,“压力都在台上”。

  “你想想看,记者拿起话筒,他问的问题,你作为发言人,能不回答吗?”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意想不到的问题,在国新办时,郭卫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他的公文包里总收有上百个问题和资料,以及各种剪报、文章。

  而连续4年为全国政协大会进行新闻发布,郭卫民又有了新的审视和思考:“政协由多个界别组成,政协的新闻发布,既反映党和政府的政策方向,又反映政协委员的多元视角和他们希望关注的问题。”

  “所以一件事上多说一句话,思考点就能广泛一些,视角也能更多元更丰富,内容上能兼顾到各方观点。”随着对政协认识的加深,郭卫民的发布要求又在提升:“让发布会更有厚度的同时,更有温度。”

  为此,他带着政协发布团队,又开始一点点地摸索,不厌其烦地尝试,“第一轮先把事实弄准了,接着想办法把政协的各种观点和想法融进去,最大程度地实现理和情的交融。”

  “老将”接过“新课题”

  “我党历史上,很早就有新闻发布工作。延安时期、重庆谈判时期,党的领导人就接受过媒体采访、举办过新闻发布会。新中国成立后,针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也举行过新闻发布会。”

  2022年10月19日,郭卫民在接受采访时回顾起党的新闻发布发展历程。

  拉长时间轴就会发现,党代会的脚步一直开放:十二大首设新闻发言人,十三大设立大会新闻中心……十九大首设党代表通道,二十大代表团首设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自己有过四次党代会新闻发布工作经历,从2002年开始,他先后担任过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新闻发言人组组长,以及十九大大会新闻发言人。

  “国际社会听不到中国声音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为郭卫民所乐见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被国际社会关注。

  但被关注,并不都是正面评价。遇到负面舆论,该怎样发挥新闻发布的斗争作用,郭卫民有一段难忘的经历——

  2019年修例风波侵袭香港,一时间舆情复杂。7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介绍对香港当前局势的看法,并答记者问。

  当天的新闻发布厅座无虚席。此前,发布团队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发布会上发言人介绍了中央政府对香港形势的看法、政策举措,回答了中外媒体提出的各种热点问题。第二天看报道汇总,郭卫民发现,“大量的报道是客观平衡的,包括国际媒体,大多把发言人说的报道出来了。即便有的把发布内容作为一方论据,他也会报道你的观点。这场发布会发挥了斗争作用,有效开展舆论工作。”

  今天,一些西方舆论攻击中国媒体渗透他们的政治,影响当地的民众,干涉他们的选举,面对这样不实的攻击,郭卫民不由笑了,“这要放在十多年前,我们都会觉得好笑。过去我们做外宣,最怕人家说在国外听不到中国的声音。现在,中国真的是强大了。”再面对国际复杂的舆论时,郭卫民还是会保持乐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还是信任我们的,对我们是友好的。”

  而回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上,郭卫民又继续阐述自己的解读:“可信大量是靠舆论工作形成的,可爱比较多的是靠文化展示,可敬更多需要综合因素,需要体现我们价值观的吸引力,和能提供的中国方案。”

  千百年来,黄河治理一直是困扰中华民族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正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创新采用国际招标方式,由世界多个专家团队对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进行分标建设,一起攻克治理难题。

  随全国政协调研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时,郭卫民在黄河中游通过一个十多分钟的电视片,了解到小浪底水利工程背后这个国际合作的故事,他深受触动;在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的兰考拜谒焦裕禄陵墓时,他又开始思索:该怎样向国际社会讲述好这位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

  到各地走得越多,郭卫民越发现,今天中国和世界关系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当前及未来,舆论环境该如何打造?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该如何形成?郭卫民一直在寻找答案。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时,郭卫民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表述中找到了国际传播的新方向和新路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是国际事务的参与者,每个人都可以做国际传播,只要有参与意识,有文化承载,方方面面的人士都可以成为国际传播的多元主体……”不仅倡议他人,郭卫民自己已经采取行动——

  一年多来,郭卫民正从宣传策划者转换为实践者,一方面不断考察新技术新手段,另一方面也在寻找更能体现文化精髓的叙事内核。他打算:在未来三五年里,以黄河文化国际传播为切入点,着手将形式和内容进行对接,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