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艺术家热评《电视电影三字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1:53 光明网

  电视电影在中国仅仅发展了7年,拍摄完成片就达到了近千部,其中不乏进入数字院线,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好评,获得喜人收视效果的精品。作为电影产业化进程中一个新兴事业,有人把它看作是人才培育必经的实习基地。短短几年时间,从这个基地起步的编剧、导演、演员和制片人难以计算……在电视电影繁荣的同时,也应警惕时有出现的平庸之作。柳城撰写的《电视电影三字经》犹如一本创作宝典,在简明的文字下孕育着深刻的创作理念。近日,文艺家们纷纷为《电视电影三字经》撰写文章,赞扬书中提出的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高度

的创作激情……

  ——编者

  

艺术家热评《电视电影三字经》

  举重若轻的“三字经”

  谢铁骊

  《电视电影三字经》用字的简洁精美且表达之准确,作句的独特大胆又论理之深刻,以及情感之缠绵、文笔之遒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柳城的艺术思考和文字功底清晰可见,柳城对一个新兴行业举重若轻的描绘让人感叹!

  如果说以“戏之本”对剧作地位的定位非常恰当的话,那么,以“一棵树”、“

  一条河”和“如安家”对塑造人物、情节铺排和结构技巧的概括就不仅形象而充满深意,并且是我们前所未见的全新比拟,在艺术理论中必将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再如对陆游“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名句破后再解出“凡妙文,本天成,凡妙手,十年功”以对创作家的告勉。特别令我惊异的是他对成语的大胆拆用,这是很少有人敢于冒险尝试的事情,但是,当柳把“户枢不蠹”拆成“户枢蠹”,进而成句为“户枢蠹,天难助”之后,后者在文中所产生的冲击力足以使它也变成了经典。

  对电视电影的创作,在柳的“三字经”里也概括了不少重要的理念,如“始立意展思绪轻落笔避瑕隙”所说的创作前应有的那种既狂放又需控制的状态;如“戏入心情才真食无味夜难寐”所表现出的做艺术时应有的心境;如“劳其身乃匠人报鲜知方为诗”所说的艺术家对生活敏锐发现的特质;再如“十分力一成戏九分力前功弃”所揭示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艺术创作之特殊规律,以及当他鼓励了各种艺术探索之后所告诫的“黄金律不可变拍佳片要好看”等等。以上种种,不难看出这都是柳城多年艺术实践的宝贵所得,也更是现今影视创作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还有一段如何写电视电影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著此文非彼文时三分扣人心时六分起波澜凡九分出看点”,这三六九分显然是一种对时空的比喻,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入戏要快,冲突要紧,重视起伏,讲究迭宕不仅对电视电影,而且对所有影视作品的创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

  当我读到“场场戏皆全局个个人皆相系”,特别是接下去把戏剧情节的表现形态和矛盾冲突的本原生发为“丝丝扣情之带千千结欲之债”的时候,我在感受着它文字和韵律之美的同时,顿觉柳的“三字经”已经超出对电视电影创作的概括,它是在对艺术本质进行阐释和探索,并且,我认为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电视电影三字经》,仅仅几百字,不仅涉及了艺术哲理和创作实践的方方面面,制作要求的林林总总,在最后还特别讲到“人一世事若成”要“需淡利需忘名唯赤爱唯忠诚靠投入靠激情”,我觉得这十几个字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真是重若千斤,其后更为精彩的四句“轻宠辱耐枯荣漫漫路踽踽行”大概道出了许多艺术家的心声。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柳城曾在十六七年前提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三性统一论”,记得当时在电影界还颇有一番争论,但这许多年下来,它却一直流传至今,不仅如此,而且已经传至文化各界。我相信柳城今天所著的“三字经”也能不断丰富,不断流传。

  赞《电视电影三字经》

  吴贻弓

  倾接柳城来函,并附所著《电视电影三字经》壹册。阅罢,感佩不已。

  夫“电视电影”者,顾名思义,就立意、创作、摄制、传播乃至接受诸端而言,既有别于多集电视,亦另类于影院电影。其中异同,尽在咫尺微妙之间,欲于精释,殊非易事。

  柳城,积“这许多年经历其创、制中太多情况,不断思索”①

  之心得,弃“长篇论理和报告已厌烦”②之桎梏,特辟蹊径,矢志开先,潜心立说,终成大作。其拳拳乎,着实令人肃然起敬,拍案称绝。

  综观现今之影视理论,动辄宏篇巨撰,洋洋洒洒,个中虽不乏真知灼见,然大抵难免隔靴搔痒、奥莫能测之虞。读柳城三字经,区区不过五百一十六字,却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又朗朗上口,利记便通。妙笔生花,岂止独到,视野所及,实属寥寥。物不在多,惟其在时。以此而论,则柳氏之觥,尤显难能可贵也。

  古诗云:“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柳城敬业至斯,余当深愧弗如。谨缀微词以赞,并祈自勉。注:文中①、②均摘自柳城来函。

  电视电影三字经

  柳城

  

  为电视拍电影为电影添品种

  以数字成影像以杜比成音响

  为影院为家庭可播出可放映

  

  盖电影梦非梦凡做艺真至诚

  舞之起由情动跃成仞飞成虹

  音之起由心生兴则歌愤则鸣

  

  曰剧作戏之本良与莠定乾坤

  遂创作靠生活愈之好要技巧

  讲故事要单纯牵得广涉得深

  写人物一棵树枝叶繁根须固

  设情节一条河九曲翻十八湾

  立结构如安家园中水庭前花

  写命运一盘棋走河东看河西

  写性格莫凝止彼一时此一时

  选题材勿求大取视点多变化

  重愉悦重审美表达够要渗透

  人忌杂话忌多立形象当动作

  事忌繁场忌散抱戏核沥戏胆

  讲风格乃为人弄潮人潮中人

  讲风格求一统思无邪始至终

  讲风格尽异同池水清出芙蓉

  要独创博众长出经典识群贤

  好细节一瞬间一流传一百年

  著此文非彼文时三分叩人心

  时六分起波澜凡九分出看点

  

  曰编辑吾之友投木李报琼玖

  曰编辑吾之师识罗敷辨东施

  曰编辑习无止方解锁方点石

  曰编辑最当敬食之黍付之乳

  

  文未竣即投拍断其脉呈病态

  户枢蠹天难助败俱损痛自饮

  

  文本定亦莫急讲策划重前期

  黄金屋建几许颜如玉谁家女

  何以愁何以欢几时晴几时雨

  筹秣薪莫忘针三军齐弃滥竽

  策划熟踏征途最需问心何如

  戏入心情才真食无味夜难寐

  

  曰拍戏琢璞玉细中粗粗中细

  悲一时歌一曲悯一生一出戏

  喜亦是忧亦是清亦是浊亦是

  场场戏皆全局个个人皆相系

  丝丝扣情之带千千结欲之债

  编导演通灵犀摄录美求默契

  声光色应有情动与静当着意

  苦思时夜秉烛勤耕时中天日

  十分力一成戏九分力前功弃

  劳其身乃匠人报鲜知方为诗

  一求实二求真三求美四求新

  最难求寓之乐深之浅厚之薄

  或叙事或言情或呐喊或鼓动

  或现代或传统或大众或小众

  黄金律不可变拍佳片要好看

  

  抢进度必削履压周期必伤体

  人赶戏才思闭戏催人出戏魂

  人保戏戏保人人欺戏戏欺人

  戏保人送帛锦戏欺人最残忍

  

  曰表演两经典一体验一表现

  体验者重情感讲内在讲感染

  表现者重状态讲理念讲安排

  两相斥出辩才两相溶乃天才

  观中外看古今好演员由此分

  曰演戏非演戏戏是他他是你

  他有悲你即泣他有欢你遂喜

  何以悲皆在他如何喜皆凭你

  两个人一块泥你捏他他捏你

  说个性你随他论形象他像你

  好演员当天才始于怀成于台

  怀才者自不名临台者自无形

  生活厚技巧精修养够为大成

  

  文之道人之道艺之道神之道

  文之法天之法艺之法无定法

  十一

  人一世事若成需淡利需忘名

  唯赤爱唯忠诚靠投入靠激情

  轻宠辱耐枯荣漫漫路踽踽行

  凡妙文本天成凡妙手十年功

  “简见繁繁见简”的“三字经”

  黄宗江

  识柳城,亦早,他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分配到八一电影制片厂,白白净净,一介书生,见人爱乐。后再未见,一问才知被派到海南一小岛上当兵去了。再见时,两年后,却在越南,他走在急行军的队伍之中,匆匆一视,擦肩而别,我去南方,他奔北方。再见时,又一年以后,他脸色黑红。军营的磨砺、战争的洗礼,昔日的书生

  已依稀。一见面,先立正,再挺胸(连收腹),再举手、敬礼。

  “文革”起,我当然地属“黑”,被关。他却偏要保“黑”,被逐。后又再未见,只听说到东北的一家工厂做工去了。几年后,又听说在广东珠江电影厂写剧本,又几年后,又听说在北京青年电影厂管剧本,再几年后,又听说他在北京电影学院讲剧本。再见时,他已在电影局统管全国的电影剧本多年了。我算了算,从八一厂第一次见面到那时,已历时30年矣。

  我已晚岁,渐隐于电影圈,我们又十几年未见。忽一日,他请俊杰小翟带给我一卷他的近作《电视电影三字经》,要我为其出版作序。

  翻阅《三字经》,真可谓道尽电视电影创作和摄制之秘笈,文字生动却可不陷窠臼,浅显易读却又回味无穷,新意盎然却能旁引曲喻,内涵深广,竟似古典。我不由想到老子《道德经》所述“道可道,非常道”也,于是,我续貂曰:简见繁繁见简少变多多变少美学中辩正道三字经是个宝。

  自己说几句

  柳城

  这是去年写的。想了几年,写了几天,改了一年,从最开始四百来字改成现在八百多字,这才打住不动了。其实,充其量这也就是一张传单,说实话,我很愿意它就是一张传单传来传去,既便于七嘴八舌,也便于你改我改,一出书,好像一切都被凝固住了。但是,我又愿意把它编成一本书,这是因为我太尊敬那四篇序言,当然,我愿意

  把我这篇东西和他们放在一起。

  我在电影这片海洋里游了半辈子泳,基本上是不知道哪儿深哪儿浅,不明白哪儿凉哪儿热,最麻烦的是不怎么辨认东南西北,顺水的时候什么也记不住就过去了,可呛水的时候就明白了不少,什么社会呀,人生呀,还有艺术什么的。后来,就把这些星星点点地告诉朋友,他们说,你把它写出来吧。有一天早晨,看看窗外太阳很明亮,一冲动,于是,就写了。

  为了当初那张传单和现在这本书,我常常想起过去那片海洋,总有一种痛的感觉,我相信凡是在那里折腾过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这大概是她给我的太多,我给她的太少。再就是我感谢很多人,有的已记在书中,有的尚留在心里,那肯定一辈子不会变。

  用小文写就大书

  张艺谋

  五百来字够写一篇儿稿纸,够讲一分多钟的话,要说出一本书,肯定是个奇迹。这就好比叫一个导演拍两个镜头编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一百多年,世界上什么样的电影都有人实验,大概下个一百年也没人能做这种探索。

  但用几百字来编一本书,而又让内容和形式达到如此的统一,柳城却做了。让我惊讶的是他用这么

  少的文字写了一部大书,用那么简洁的语言讲了一篇大道理,叫初学者去入门,叫过来人去体会,叫干活的去使唤,叫还没干活和干完活的去琢磨,甚至叫老一点的人去回忆。书里说的事,我几乎都经历过,但读起来还是感到那么新鲜,那么有冲击力,那么引起我的思考,为什么?我只能说,它是柳城用他对整个电影事业的体验写的,用他对电影的真诚写的,用他的那些所有过去的日子写的。

  在柳城的这部“经”里,可以成为经典的句子随手可得,为了说尽戏的静和动是怎么回事儿,情节和冲突是怎么回事儿,艺术的表和里甚至本质又是怎么回事儿,“丝丝扣情之带千千结欲之债”真可称为绝句,而“轻宠辱耐枯荣漫漫路踽踽行”让我牢记一生。

  柳城的这本书,真可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艺术家热评《电视电影三字经》

  作者后记

  柳城

  常有友问曰:何以著此文?

  每当此,皆忆起老屋。(那栋多年前住过的老房子)

  老屋其虽不敞,然窗外无遮,雨时潇潇,雾时濛濛,常伴皎月,日出而明。

  有友阎氏,吾与同事至今。时亦同居老屋之一檐下,早出晚回,常不期而伴,同踏车以行,酷夏常凉风习习,冷冬时热汗淋漓,渴而随饮,饥而即食。每忆之,则神往不已。

  几年前,吾等均移新居,时,阎正壮年,日日操劳,潇洒已去,行色匆匆。

  甲申年某日,时乃春深,吾离家亦早,孑行之。忽有一车悄然停于侧,门开,阎呼吾同乘之。一路并无甚言,将至,阎忽指车曰:会驶否?吾即答否,又曰:何不习之?吾无语良久,复对曰:吾已年长矣。阎笑曰:观山望其青黛,望水观其碧透,人之壮暮,皆在神气二字,由此而论,汝正当年尔。

  当夜无眠,跃跃欲试。

  次日始,即朝四晚十,晨读条规,夜习路驶。

  每上车信誓旦旦,上路肉跳心惊,后有尖厉笛鸣,侧有呼啸划过,慢恐淤路,快驶飘忽,每归时均双目呆滞,满脑洞空。焉能学毕,盖为神气也。

  今记此,为吾之驾车而荣?非也。为友之导引而幸?亦非也。

  路人鄙之老迈,均难入心,识者赞之年少,皆仅随情,如若有友告,老十年者,则老十年,少十年者,则少十年耳。

  吾答友曰:吾作此文,皆因友人之一言也。

  每当此,吾又忆起老屋,其虽不敞,然窗外无遮,雨时潇潇,雾时濛濛,常伴皎月,日出而明……

  微缩的线装奇书

  平客

  直到今天,尽管“三字经”的作者及来源众说纷纭,但其“三字一句,四句一组”的韵文形式却深得人心,因此,三字经也就逐渐演变为一种文体,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口口相传,意蕴隽永,产生着不可替代的传播力,流传至今。

  电影剧作家柳城。他的理论扎实,文思敏捷,生活丰富,功力深厚一直盛传于影视业内

  ,他又曾有着长期管理全国电影创作的经历,目睹了电影创作的起起伏伏,作为电视电影部的艺术总监,亲临了电视电影的蓬蓬勃勃,他将自己在其中的体味和感受浓缩在几百字中,以三字经为形式,刻画出中国电视电影的创制全貌,勾勒出电影创作的别样曲线,抒情也好,论理也好,都是他的一种独特经验和掏心窝子的感受,充满着对事业的深爱。这本名为《电视电影三字经》的线装书真可谓是柳城的呕心沥血之作,加之以三字铸经,着实展现出他功力之所在,正所谓“小中见大”,小的是篇幅,大的是视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导演张子扬称赞这本书在如此小的篇幅中“论及了编、导、演、摄、录、美包括制作人等影视各个艺术领域的独特规律,无疑将对创制人员有新鲜并且重要的提示”。

  《电视电影三字经》起初只是在央视电影频道向制作单位和相关创作者派发的非正式出版物。谁也未曾料到,这传单一样的“三字经”却被广泛传诵,索要者众。中国电影出版社慧眼识珠,决定付梓出版,并多次再版,每次再版,柳城都对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使其不断完善。在最新一版的《电视电影三字经》一书中,黄宗江、谢铁骊、吴贻弓、张艺谋等中国从二代到第五代电影人的代表人物纷纷命笔作序,给予极高评价,而他所作之小小的后记《老屋》,文思奇绝,字句精美,更是意韵深遂,真可称为一篇让你掩卷沉思的美文。

  “唯赤爱,唯忠诚,靠投入,靠激情。轻荣辱,耐枯荣,漫漫路,踽踽行”,柳城在朴素的文字里植入了对电视电影的一往情深。张艺谋对这本“小中见大”的书这样评价:“它叫初学者去入门,叫过来人去体会,叫干活的去使用,叫没干活和干完活的人去琢磨,甚至叫老一点的人去回忆。书里说的事我几乎都经历过,但读起来还是感到那么新鲜,那么有冲击力。”

  岂止这些浸淫影视多年的名家们感慨颇多,即便你只是一位影迷,阅读柳城短小精悍的“三字经”,你也会体察到一位沉入影视深底几十年之影人的生命状态,一种我们这个时代稀缺的执著与赤诚。

  应当说,作为一本线装奇书,古香古色的包装只是它的外表,三字经只是它的形式,字里行间传达的是电视电影的无穷奥秘,还有几代人献身电视电影的崎岖之路。

  读者反馈

  ●如果《电视电影三字经》能够考虑再出一版便携样式的小书就更好了,因为它看起来也像一本字典,有了便携版可以随时查阅。

  ●《电视电影三字经》概括得非常好,尤其是关于创作状态的讨论,是大于这本书本身的,也不应该局限于电视电影这个行业,它实际上对整个文艺创作都有指导作用。

  ●我一直

  在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文艺家为这本书写文章?当然有柳城自身的人格魅力,除此之外,我想这也应和了文艺家们的思想,他们也期待着创作者们能够熟记《三字经》的理念,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创作,给人民奉献精品力作。

  ●《电视电影》是新兴的一个艺术种类,因为门坎低吸引了不少专业和业余影视爱好者的视线,但是因为需求量大,也使得粗制滥造现象时有发生,从这个角度说,这个“经”念得好,念得及时。

  ●是不是可以考虑把这本“经”做到艺术教育的课堂上去呢?现在,学习影视专业的学生接触的国内外优秀作品不少,信息量也大,但是无论怎样变化发展,艺术是要遵循规律的,“三字经”就是艺术规律的典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