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恶批家长千里送药是情绪化误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6日15:39 长江商报

  山东即墨某职业中专学生李雪得了感冒,给远在东北的妈妈打电话。13日晚上,李雪的外婆和做医生的母亲从哈尔滨坐飞机来到学校,送来了治感冒的药。据称,李雪从小多病,从来都是母亲看着吃药,自己从不乱吃药。(3月15日《青岛早报》)

  大约两年前,同是《青岛早报》刊发了一则消息:在青岛上大学的某学生,想吃妈妈亲手包的馄饨,结果其母李女士从福州乘坐飞机抵达青岛,把煮好的馄饨送到了儿子的宿舍。当年该新闻点燃了不少网友的怒火,如今这个“千里送药”的消息,也同样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夸张的语言,已经上升到对整个90一代的忧虑。

  其实,和坐飞机送馄饨类似,这个千里送药的版本,照样存在着夸大事实抓眼球的嫌疑。消息该不该证伪,暂且不问,坐飞机送感冒药就真的该大肆抨击吗?没有必要吧。

  让我们先来还原千里送药的前提:李雪是新入校的女生,从小体质较弱,她是实在坚持不了了,才给远在东北的妈妈打了个电话。简言之,女儿久病未愈,向医生妈妈求助,母亲恋女心切,放心不下就飞赴青岛探望。在这种语境下,母亲千里送药委实是人之常情,其间凝结着酽酽的亲情,我们即便不感动也不宜恶言相加。

  那么,千里送药为何不受待见呢?关键还在于不少人怀有一种固有的偏见。你是娇娇女,你是富学生,你就不能张扬,生了病你就得自己扛。你家境越优越,你越要低调,越要表现得自立自强,甚至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表现得更要出色。否则,其他人心里难平衡。评价的语言,还会累及家人,顺势推断,父母一定为富不仁,穷得只剩下钱了,甚至挣来的钱也未必干净,比如有网友就说:“多收几个红包,多开几个‘新药’,那机票就回来了。”

  此外,还有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认为坐飞机就是奢侈消费。乘飞机被贴上高消费标签已不是第一次,去年云南一企业助学——包机送考上

清华大学的学生上大学,就曾引起普遍性质疑。作一个假设,如果李雪的母亲不是乘飞机奔赴青岛,而是坐汽车或者坐火车,并且声称不是单纯送药,那还会引起如此大面积的非议吗?孰不知,如今机票打折,综合考量后,很多航线其实比坐火车还实惠。再说了,女儿患病在身,父母当然希望第一时间赶到,这与炫富毫无关系。

  当然,某些家长确实过度溺爱子女,某些子女也确实自立性不强,但是切莫怀有一种偏激的潜意识。并且,还要改变一种非理性的情绪化表达,一看到有的孩子不自立,就上纲上线说整个群体都不行,这种忧虑实在大可不必。

  王石川(江苏南京 资深时评作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