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湾资深出版人:出版是社会集体情绪的反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4日16:59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出版是社会集体情绪的反映

  ——台湾资深出版人吴兴文谈两岸出版业

  80年代初,台湾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思潮活跃,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做文史出版,社会活力通过(出版)这个出口释放出来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柴爱新、特约撰稿张静 | 北京报道

  “于丹、易中天、韩寒、郭敬明的书都引进了台湾,但卖得并不好,因为台湾和大陆的社会生活不一样,(这类书)难以引起今天台湾读者的兴趣。”台湾资深出版人吴兴文告诉本刊记者。

  1957年出生的吴兴文,自大学毕业后就在《联合报》系(当时台湾最大的报系)下属的联经出版公司工作,1998年转往远流出版公司,至今已在出版界摸爬滚打近30年,2003年起以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大陆分公司总经理身份常驻北京。

  “出版是社会集体情绪的反映。”吴兴文说。

  政治晴雨表

  在社会集体情绪中,政治情绪影响力最大,吴兴文向本刊记者讲述了台湾几十年出版业的变化,宛若台湾的政治晴雨表。

  1983年吴兴文开始在联经出版社所属的台大门市部工作。

  “那是台湾最好的书店,文化重镇,相当于伦敦的海德公园。”吴兴文说,因此,他得以参与和见证了台湾出版业的“黄金时期”。

  “‘黄金时期’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实行‘新政’,政治上相对开放,到了80年代初,台湾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思潮活跃,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做文史出版,社会活力通过(出版)这个出口释放出来。”

  而此前,台湾出版物审查很严,与马克思、共产主义相关的书不能出;西方左翼的书不能出;鲁迅的书不能出,此外,包括钱钟书、沈从文等凡“沦陷”在大陆的学者、作家的书都不能出。“政治上(的审查)比色情方面更严格。” 吴兴文说。

  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因政治原因曾被禁止的书,经过改头换面偷偷在台湾出版,也出现了盗版的鲁迅作品。

  因政治问题入狱的台湾文化人柏杨、李敖获释,他们编纂的书大量出版,如李敖的《中国历史演义》、《中国历代名著精华》。

  “他们对中国历史的重新解读,比‘百家讲坛’更具有批判性。”吴兴文强调。

  同时,对大陆的怀念情绪也在出版物中显露出来。鹿桥的《未央歌》(写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生活)、白先勇的《台北人》(写迁居台北的上海人)、席慕容的《七里香》(写中国感情的情歌),都是当时的畅销书。

  “解禁之前,台湾已经有党外刊物,政论性杂志,很多是反对国民党体制的。当时,好像整个社会力量都要喷薄出来。”吴兴文说。

  接着,台湾迎来1987年的解严。

  “突然出现了那么多种书,百无禁忌。”吴兴文描述,《马克思思想译丛》、《资本论》迅速出版,鲁迅作品集的不同版本,一下子出了三套。谈读书的报纸版面极其发达,有的报纸用十几个版面谈读书问题。并出现了很多有批评有见地的刊物,如《当代》、《南方》、《人间》,李敖的《文星》也复刊。

  吴兴文回忆,彼时台湾出版界对大陆的好奇之强烈超过对西方,王蒙、刘心武的“伤痕文学”,苏童、王安忆的“先锋文学”都被引进,画册《西安》、《长城》等相继出版,《中国美术全集》、《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等有关大陆的书籍一度受到热捧。

  知识是硬道理

  吴兴文把出版物分为五类:以关于“相对论”的图书为例,第一类是相对论的原创学术报告;第二类是学者们对“相对论”的探讨;第三类是专家很详细地把“相对论”的整个论证表达出来;第四类是向大众普及如何认识“相对论”,第五种是关于“相对论”的剪剪贴贴。

  “于丹和易中天的书就属于第四类,如果他们的书卖得好,再加一些图片换个版本,就变成了第五类。”

  在吴兴文看来,央视“百家讲坛”带动的一批书籍的热销奇观,可以视为大陆出版业的突出特色。

  按照他的分类,二、三、四类属于中间读物。他介绍说,按照出版规律,正常的状况是三、四类出版物读者需求量最大,各占40%,一二类占10%,第五类占10%。但大陆现在的情况不同:一、二类各占15%,三、四类各占20%,而第五类占30%。

  “大陆出版很有潜力,应该发展中间读物。”吴兴文说。

  大陆的另一个出版现象也让吴兴文称奇。

  近期,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了李霖灿的《天语流花——  中国美术二十二讲》,而此书上世纪90年代初已在台湾出版,书名为《艺术欣赏与人生》。

  “从书名看,《艺术欣赏与人生》是第三类出版物,属于美学鉴赏,而《天语流花——  中国美术二十二讲》偏向第二类,学术类。”吴兴文说,“差别就在这里,大陆出版社更愿意把书包装得更学术。”

  “台湾出版界有一句话,深的人买浅的书,因为好奇,想了解或者研究;浅的人买深的书,因为学术图书含金量更高。知识是硬道理。”吴兴文说。

  媚俗与跟风

  吴兴文发现,现在两岸出版界有很多类似现象,潮流一股股的:经济景气的时候,投资、理财、企管的书特别好卖;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大众心理、励志类的书好卖。最大的差别是大陆的书比台湾便宜,因为大陆的“纸、人力、作者版税,都便宜”。

  吴兴文介绍,大陆出版业眼下的很多做法都是从台湾学来的,比如“腰封”。

  近几年大陆出版的图书,外皮中间都挎着一个“腰封”,上面一般都写着各类名人对此书的评价,当然基本都是好评。

  “(‘腰封’)大陆学台湾,台湾学日本,但日本图书的‘腰封’跟封面是一体的,目的是追求包装的精致,传到台湾就变成了宣传推荐,做得太过了,被批评为媚俗。”吴兴文说。

  对于“跟风”性质的书,吴兴文认为台湾是始作俑者,原因是市场小,高度竞争。他认为现在两岸出版界都太浮躁,同性质的书太多,“一窝蜂”。

  “大陆出版业的根本问题出在书号,书号控制在国营出版社手里,民营出版社只能向国营出版社买书号,因此没有经营品牌的动力,都在做短线,跟风的书特别多。”吴兴文说,“真正的出版不是一本一本算的,而是一年一年算的,一个有品质的出版社会做一部分畅销书,还要做一些刚能保本、但品质很好的书,有些书虽然不赚钱但也是要长期经营的。在目前这样的出版机制下,没人这么做。”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