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新华通讯社> 新闻报道
 


政协委员给城市建设敲警钟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3月7日 15:57 新华通讯社

  “城市广场热该降降温了!”一提起广场的话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吴明熹委员就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好事不能办 砸了。”

  近一段时期来,在城市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国很多城市积极改建、扩建和新建广场,从南到北出现了一股“城 市广场热”,为城市集约化用地带来不利影响。

  去年年底,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央统战部的组织下,吴明熹和其他民主党派负责人一起前往广东、山东等地就土地利用 情况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研。调研中,“城市广场热”现象引起了这位政协委员的关注。

  "现在不仅是中心城市有,甚至乡镇都有。"吴明熹委员说,"山东的一个县只有十几万人口,可是广场竟然和天安 门一样大,当地领导拿它当作政绩请我们看,那么大一片地空荡荡的,只搁了几盆花,种了点草,连个人影都没有。我们看了 以后,真是心疼。"

  全国现在到底有多少广场,占用了多少土地?调研发现,不少广场规划面积大,相当一些有效利用程度低。一边是部 分广场占用了大量土地,一方面是我国耕地正以每年200万亩到400万亩的速度在减少。吴明熹委员一针见血地指出:“ 建设城市广场应该和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

  问题的症结何在?吴明熹委员指出,一些地方官员急功近利,片面强调高起点、高标准,脱离本地实际,加上土地管 理机制不畅,土地规划未能发挥宏观控制作用。

  “土地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今年我国将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城市广场建设乃至城市土地利用问题上,经济 发达地区的失误不容忽视。为此,我们建议强化新《土地管理法》的督导地位,使广场建设纳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在建设 中,要推广运用生态规划法,广场功能应趋向综合性,最终达到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的效果。”(新华社)




相关报道: 人大代表谈农业结构调整
相关报道: 两会代表建议:生态环境治理要和基础设施建设并举
相关报道: 寄语“两会”:中部不能做“锅底” 科教势必要先行
相关报道: 两会北京团讨论会对外开放

相关专题:两会专题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华通讯社>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