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这里始终是创新的前沿阵地”

“这里始终是创新的前沿阵地”
2019年02月26日 03:34 千龙网

  原标题:“这里始终是创新的前沿阵地”

  亲历者说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梁胜

  企业争做“白菜心”

  用北京0.35%的土地贡献全市近20%的工业增加值,说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很多人联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高精尖”。但在五年前,开发区曾面临痛苦转型,数十家企业在当年关张或外迁。

  开发区的产业会空心化吗?外界有疑虑,内部有压力,但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胜心里有谱。

  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率领中央政治局成员到中关村集体学习,梁胜负责向总书记介绍北京集成电路产业。“总书记十分关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了很多问题,我们原本准备的8分钟介绍延长到了28分钟。”“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培养人才”——总书记当时的嘱托让他印象深刻,备受鼓舞。

  北京走上减量提质发展的新路,开发区必须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优化产业布局,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精育“白菜心”。开发区管委会很快统一了思路:在全球产业调整中找定位,在国家面向未来的产业布局中找位置,在科技竞争的领先一步中找先机,在与三大科学城的互动中找呼应。

  通过相关政策调整,开发区出资回购了企业退出的土地,新进来的企业必须符合开发区的产业定位,“腾笼换鸟”后,高精尖成了开发区的天然属性。企业融资、人才引进新政不断推出,精育“白菜心”的基础——土地、资本和人才纷纷盘活。

  促进结构调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新常态……总书记近年来的重要论述,让开发区的管理者和企业家受益匪浅。“总书记的指示我们越学越明白,开发区的结构调整方向对了!”梁胜说。

  开发区行业结构调整硕果不断,产业结构也在更新换代:京东方生产附加值更高的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接近四成;中芯国际的芯片制造能力不断提高,逐渐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集创北方等芯片设计制造企业在开发区相继投产……

  2018年,开发区发展势头更为强劲,生产总值实现1500亿元,税收达到600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了约60%和100%。梁胜说:“开发区这片热土,始终是北京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沿阵地。”(本报记者 潘福达)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负责人 扈德辉

  把中关村创新生态“带土移植”

  “我们为什么来保定?就是要把中关村的创新生态带土移植!”春节后刚一开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负责人扈德辉就召集团队的20多个“企业服务员”,开起了新年动员会。

  刚刚过去的2018年,他们交上了一份十分亮眼的成绩单:入驻企业总量达277家,重点企业产值17亿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比超七成,北京企业占比超过一半。双子座大厦接近满员,2016年才启动运营的创新基地已引入多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入驻率近70%。

  “现在,创新中心每腾出一个空位,就有3家企业在排队入驻。”扈德辉的电话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不少都是来打听是否有入驻机会的潜在对象。

  150公里,40分钟,风驰电掣的高铁,将北京和保定两座城市连成一体。2014年2月,习总书记视察北京,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紧接着,中关村在津冀多地发挥创新协同作用的脚步开始加快。

  2015年4月,中关村首个京外创新中心在保定双子座大楼挂牌,由扈德辉和他的三位同事组成的“创新四人组”从中关村出发,正式入驻保定。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是中关村“走出去”的第一个项目,而中关村最有价值的是其创新文化和创新基因。因此,创新中心挂牌伊始,扈德辉和同事们就设立了将中关村创新基因“带土移植”的目标。“落实习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嘱托,中关村必须当好排头兵。我们绝不是只做招商引资,而是让创新理念在保定形成气候,使创新中心真正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人才交流会、企业家沙龙、创新汇大讲堂、投融资接洽会……根据企业需求,利用中关村的创新资源,中心组织的各种活动一个接一个。一场场牵线搭桥、资源对接活动后,有保定的传统企业成功借助外脑搭建了自己的电商体系,有北京的科研团队找到了产业化生产的空间,有当地的科技企业在京津冀之外找到了技术合作伙伴。

  对创新中心来说,交出什么样的成绩单最能令人满意?引入大项目、大品牌?这些自然好。可是,如果引入了大企业、明星企业,但只是将核心价值有限、未来发展空间较小的业务板块落户在保定,仍无法达到扈德辉这支中关村团队来到保定的初衷。

  因此,运营团队筛选企业时,除了严格按照智能电网、智慧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研发和智能制造五大产业定位筛选企业,也着重引入有巨大发展潜力、具有核心技术、有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的项目。

  核心技术来源于天坛医院的血管机器人项目来了,在北京完成了核心研发和实验室样机试制后,项目的生产和部分研发团队进入创新基地,最近正在装修厂房,将科研成果推向批量化生产;主营半导体器件关键材料及装备、北京大学半导体材料研究专家创立的中创燕园来了,在这里建起的半导体实验室和厂房,加速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究成果产业化落地的梦想……

  2018年,创新中心进一步加大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的关注和引入,共引入8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而几年后,这些如今正处于转化中的项目都将从一棵棵“小苗”,慢慢成为“大树”。

  选苗的同时更要育苗。2019年,创新中心还将以专门孵化初创团队的雨林空间为平台,打造“选种-育种-加速-产业化”全生命周期的双创服务模式。  (本报记者 孙奇茹)  

  中关村管委会产业处处长 张宇蕾

  抓住引领技术革命的创新“小火苗”

  全国人工智能企业共计4040家,其中北京市人工智能企业1070家,是当之无愧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其中,既有北京位于科技前沿的禀赋因素,更是前瞻布局、精心培育的结果。

  中央政治局学习来到中关村,当时张宇蕾负责布展准备工作。她记得,3D打印、大数据、基因组学、新型显示、量子通信……在这些最前沿领域的项目展板前,领导们听得非常认真,不时提问,与企业家、科技专家们进行了很深入的讨论。原定7位技术专家、企业家进行汇报,最后有13位对自己所在领域的科技创新进展进行了讲解。

  变幻莫测的新技术时代,如何抓住引领下一代技术革命的创新“小火苗”?又如何推动这样的火苗成为引领产业升级的燎原之火?这是中关村产业发展深感困惑的难题。

  “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习总书记的话让张宇蕾和同事们豁然开朗。

  平日里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走得很近、频繁交流的管委会工作人员跑得更勤了。张宇蕾和同事每周至少有2到3次去企业调研走访,或将企业请上门,了解他们创新创业中遇到的难题。刚刚过去的2018年里,仅产业处一个处室,工作人员与中关村企业的当面交流就有500多次。

  几年前,大数据产业开始在中国显露苗头。通过与一线企业、科学家、投资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密切交流,中关村管委会意识到,大数据不仅仅是IT产业的新机遇,对于基因编辑、工业制造等众多行业和领域,都将成为引发效率变革的关键资源。

  很快,中关村管委会推动成立了全国首个大数据产业基金、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并出台相关产业支持政策。中关村的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依托大数据产业的人工智能产业也在中关村率先发芽、繁衍起来。去年,全国首个地方性支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在中关村发布。

  下一步,中关村将加速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5个重大示范应用、搭建5个产业平台,发挥中关村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优势,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跃升的过程中,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本报记者 孙奇茹)  

  利亚德集团董事长 李军

  让“中国屏”闪耀世界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会场到国庆60周年阅兵的天安门广场,从大屏电视机到巨幅户外广告屏,一家中关村企业——利亚德集团的LED显示产品,竟悄然占据了14%的全球市场份额,近年来一跃成为显示行业内的世界级龙头企业。

  五年前,利亚德集团董事长李军曾经在展示中心为总书记讲解。“希望你们能继续努力做全球龙头企业,为中国争光。”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常在耳畔回响,也激励他勇敢向前。

  这五年来,利亚德靠着科技创新实现了高速发展,市值上涨30倍,营业收入增长11倍,净利润增长20倍,业务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令人惊叹的巨幅卷轴和美轮美奂的梦幻五环就是利亚德的杰作,它的产品还走进了联合国、苹果公司和美国电视台,英文名字LEYARD成了被外国人所熟知的“中国屏”。

  创新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在李军看来,只有靠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才能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总书记的嘱托让他更坚定了利亚德发展的目标——专注产品技术创新不动摇,让世界认可中国的视听科技产品品质。

  这几年,利亚德自主研发的高清显示技术“小间距显示”,成了独步世界显示舞台的武器。这种显示技术所用的LED芯片一直被国外垄断,十分昂贵,搞自主研发,不少从业者“想都不敢想”。

  利亚德不断加码研发投入,几百名研发人员日夜攻关,终于将LED显示屏像素间距从2.9mm研发升级到1mm以内,拼接屏幕理论上可以做到无限大,原材料LED灯的价格也从2块多钱一个降到了2分多钱一个。

  在中关村扎根创业20余年,李军深知中关村的优势其他地方没法比,深厚的人才基础、丰富的信息量、集中的技术研发资源,都让中关村的创业生态有灵魂、有文化、有基因。“中关村的奋斗氛围,会推着你去不断创新。”他感慨。(本报记者 潘福达) 

  威努特运营管理部总监 赵艳

  闯出创业新天地 

  坐上城际高铁,赵艳开始了她每两周一次往返北京、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短暂旅程。不到2个小时,她就将出现在威努特位于天津滨海的办公室里。

  春节假期前一天,天津威努特刚刚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经过一年多的攻坚准备,公司获得了全球工业控制领域最具权威的安全认证资质,成为我国第一家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企业。

  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展厅里,威努特设置的一条模拟针对智能制造流水线的攻防演练平台令参观者频频驻足。与人们日常使用的互联网一样,工厂、电力、石油等工业领域的网络也存在漏洞。如果电厂、炼油厂网络中出现安全漏洞、被别有用心的组织或个人攻击,轻则导致一条流水线瘫痪,重则可能让电网、炼油厂等工业网络垮掉,后果不堪设想。提供工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这就是威努特的工作。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2016年,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挂牌。看上威努特的技术能力和发展潜力,园区向威努特递出橄榄枝。机会来了,敏锐的创业者开始计算成本。“天津离北京够近,人力、房租等综合成本比北京低,也有承接科技项目转化的空间,可行。”赵艳和公司创始人一同盘算起来。

  为了引来北京的“金凤凰”,滨海也瞄准北京科技企业的需求痛点,给出了极具吸引力的条件: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威努特工业安全产品需要的仓储面积很难得到满足,而滨海中关村一次性拿出了一栋三层楼给威努特,不仅仓储、办公空间全解决了,还能免租金入驻三年。

  赵艳和同事们经过调研了解后发现,天津拥有大量的工业企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走在全国前列。这样的条件,既为威努特的技术、产品提供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市场区位,又让威努特特别符合天津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

  那还犹豫什么,走!2017年,总部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威努特正式在滨海中关村设立子公司。子公司不仅成为威努特立足京津冀辐射全国的供应链服务、仓储物流中心,还承担了部分重要研发工作。

  落子天津,也为威努特网罗各地英才提供了更深更长的触角。

  王方立老家在河北,大学毕业后进入天津威努特,他成功落户在了天津,成了威努特漏洞挖掘团队的技术骨干。

  像王方立这样的人才,在天津威努特还有不少。“天津团队吸引了不少东北、河北、西安等地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在北京想落户可能难度较大,但在天津就能更快地扎根,人才公寓、人才补助等当地提供的政策扶持,都能让人才在公司发展得更好、更安心。”赵艳说。

  如今,成立5年的威努特已经拥有二十余项技术专利,产品也已在天津大港油田等石油、电力、轨道交通领域广泛应用。

  与威努特一样入驻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北京企业还有不少。春节假期刚过,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内,挂有北京牌照的汽车不时穿梭,各办公楼宇人员出入频繁,一片繁忙景象。2016年11月挂牌以来,新增注册企业941家,其中来自北京的企业240余家。    (本报记者 孙奇茹)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邹少欢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