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人民日报:“白手套海基会”的悲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5:44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木鸣

  15年前的11月21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召开了首届董监事第一次联席会议,次年初正式挂牌运作。从此,这个在岛内被称为“白手套”的官方授权的民间中介机构,走上了两岸关系的政治舞台。然而,这副本应大展身手、服务两岸人民的“白手套”,却因为台湾方面背后之手的翻云覆雨,丧失信誉,最终陷入被架空的尴尬境地。

  从1991年正式运作,到1999年两岸协商基础破裂,海基会与大陆对应成立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前后进行了22次谈判。其中,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实现了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谈———1993年4月的“汪辜会谈”和1998年10月的“汪辜会晤”,尤其是“汪辜会谈”不仅签署了包括公证文书认证、挂号信查询及补偿等事务性协议,更开启了两岸良好的对话氛围。也因为几个协议的达成,海基会成为岛内处理两岸民间事务性沟通的重要机构,十几年来为两岸同胞往来,解决了很多具体问题。

  海基会本可以更有作为。1998年,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访问大陆之后,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应允次年回访台湾,却不料1999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将两会协商沟通的政治基础以及良好气氛破坏殆尽。民进党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辜振甫辞世后,今年6月,张俊雄接任海基会董事长,还未上任,他就表示“不存在‘九二共识’”,继续紧闭两会协商的大门。

  对“九二共识”的否认,让当事人身陷尴尬。当年75岁的辜振甫先生身患癌症,仍慨然应允担任海基会董事长,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和抱负,期望能为海峡两岸人民架起一座跨越鸿沟的桥梁?而2005年1月,辜老又是怀着何等的遗憾与不舍离开人世!在辜老身后,有媒体评价,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仍坚持“九二共识”,显示了大定力、大见识。

  对“九二共识”的否认,也让海基会的信用彻底破产。海基会被架空,乃至几度出现即将熄灯关门的传闻。汪道涵先生在纪念“汪辜会谈”10周年时指出:“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说明,从来不存在所谓没有共同基础和既定目标的对话与谈判。”失去了彼此的信任,也就失去了走上谈判桌的基本条件;而失去了协商谈判的功能,“白手套”还有什么安身立命之本?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3日第十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