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砍树王”与“武龙洞”说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0:00 红网

  每个城市都有一些林荫道,路的两旁蔚蔚蕴蕴,不仅能为人避阳遮阴,还能美化城市景观。好端端的树,如果在政府决策的范围内惨遭拔根之痛,那往往预示着想要拔掉它的决策人将出问题。

  几年前,南京林荫道旁的树被原市委书记王武龙给拔了,今天,果不其然,王武龙因“涉嫌重大违纪问题”被调查,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从政治生涯的马背上重重地摔了下来。

2006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武龙因严重违纪,收受贿赂,并干扰纪检部门办案,已涉嫌犯罪。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罢免了王武龙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依照代表法的规定,王武龙的代表资格终止。(11月6日《民主与法制时报》)

  王武龙是落马官员之一粟,级别不是最高,贪污腐化程度也不是最大,本不值得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看看下面的一些描述,想不记住这个人都难。被王武龙砍掉的那些树大多植于清朝和民国时期,已经存活百年,它们对于南京的意义绝不仅限于避阳遮阴。王武龙在南京任上时,为“亮化城市”口号见到实效,包括他在内的一些官员想到了砍树,认为只要把这些遮住商场霓虹灯光的树干掉,才有利于塑造大都市形象。结果,树没了,城门矮了,整个城市就像是一座“明晃晃”的毫无自然景观可言的“光杆城市”。有市民说,“当年国民党当政时候种植的法国梧桐大概差不多给砍掉了一半。”人们戏称王武龙为“砍树王”。

  只是砍一些树其实远够不上“砍树王”的派头,得有一种砍树的情结和气质才配此名号。王武龙毕业于南京林学院(现南京林业大学)林化系林产化工专业,与树的关系不浅,当然了,对树也是十分的了解,王砍树虽出于经济和政治目的,但很容易给人一种联想,很容易激发民间的发散性思维,认为是不是专业本性使然。对于王的砍树工程,有人就不无幽默地说“我看他是砍伐系毕业的吧?”“砍树王”则语义双关,那种欲讽无讽的朦胧感觉真是奇妙,南京市民的智慧令人赞叹。

  王武龙并不只是砍树,他比较擅长的还有修建豆腐渣工程。比如他在主政南京时花大力气修造的鼓楼隧道,尽管并非一无是处,发挥了一定功能,但问题仍然较多,小修家常便饭,大修连续不断,南京人在认识这一隧道的过程中就交了不少学费。最近一次大修时,一位自称建设系统老员工给鼓楼隧道算了一笔账:当初建隧道的时侯预算不超过1个亿,由于一边设计、一边施工、一边规划的工程实施操作,直接造成工程预算不断增长。现在前前后后共花了近4亿元人民币,现在又要花4100多万元大修,真不如填平恢复路面。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差,常年渗水漏水的鼓楼隧道,南京市民更是无奈地称之为“武龙洞”。

  人民的智慧是惊人的,“砍树王”、“武龙洞”几乎概括了王武龙的政治生涯,形象贴切。我们所处的社会,官员的堕落能力似乎要超过人民承受能力,所以不开动脑筋,不为每个落马官员制作一个身份标签,我们可能会在无奈中渐渐麻木,最后导致社会的崩溃。人民群众作为官员的服务对象,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敏感性走在社会的前列。原天门市委书记张二江被群众直呼“五毒书记”,福建省周宁县原县委书记林龙飞被群众戏称为“三光书记”,还有程维高、马向东、马德等等这样一大串可脱口而出的名字,莫不都是人民群众早就为他们做好了身份标签。被人民提点和暗示的腐败大案,总蕴含着丰富的地震学知识,人民的作用堪比地震仪。

  如果要给落马官员建一个目录,造一个索引,最伟大的编撰者是人民。那时我们要在腐败的长短历史中选择一个案例对象时,就能像在图书馆里寻找一本书一样简单。

稿源:红网 作者:肖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