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改革中前行开放中创新(观 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1:20 人民网-华东新闻

  11月5日,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第18次会议举行。上海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韩正在会上说:按照中央的要求,上海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不会变、决心不动摇,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

  与这番话相对应的,是几十位参会企业家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感受:“我们对中国和上海充满信心”,“我们看好上海的明天”……

  可以为这番谈话作注解的,是上海20多年改革和发展的成绩单:已经成为我国利用外资规模最大、投资领域最宽、跨国公司和研发中心集聚最多、外商投资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全市累计吸引外资企业已超过4万家,合同外资超过1000亿美元,实到外资超过600亿美元。

  有人总结,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缩影的上海,是在改革中前行,在开放中创新。面对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即将结束、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背景,上海将如何走出新的前行之路?

  开放要扩大,环境会更优

  夜幕下的上海,川流不息的车灯是流动的风景,就像参加此次咨询会议的一位外商所形容:“上海永远在运动中,所有东西都在变化。”

  20多年变化的经历,已经生动地告诉人们:上海在国际视角中幻化出无比精彩的魅力,但其源泉始终来自改革开放。

  上海不断强调各项吸引外资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上海也在不断调整具体利用外资的政策,以营造更优良的投资环境。

  例如,调整引资结构,加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引资力度;再如,不再考核官员具体引资项目数量和金额。11月5日,面对汇丰、通用汽车、诺华、沃达丰、百事公司等数十位国际知名企业首脑,上海又高调宣布三大鼓励政策:鼓励外资企业参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参与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功能开发;鼓励外资企业积极参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参与上海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鼓励外资企业积极参与上海国有企业改组改造。

  “任何合法权益都将得到法律保护,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得到法律严惩。”新闻发布会上,韩正表示,上海将进一步提高行政透明度,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着力在政府管理创新、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快制度创新。

  面对政府承诺,海外投资者用行动作出回应。数据或许更能说明问题:今年1—9月,上海吸收合同外资约达到110亿美元,实际到位58亿美元。1—10月引进外资项目超过3000项。目前,上海每平方公里吸引合同外资金额超过1200万美元,引资密度在国内名列前茅。

  “四个中心”:聚焦更精准

  稍微留意上海引资政策和引资项目,包括刚出台的三大鼓励政策,就可以发现,这座城市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总是围绕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的建设目标。

  “四大中心”并不仅是上海单个城市的规划。确切地说,它是一项国家战略,是中央对上海的战略定位。它的成败,考验着上海能否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否不断迸发创新活力。

  这个能力,对于已经身处经济全球化竞争格局的上海来说,无疑是必要的。毋庸置疑,直接关系资本流动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四个中心”中占据核心位置。

  据统计,目前已有340多家各类金融机构汇集上海,基本形成了包括证券、货币、黄金市场在内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成为我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的城市。去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成立,以及前不久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成立,更为上海加了一把劲。

  “到201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形成框架,这是‘四个中心’的核心部分。”上海已经着手启动一系列金融创新与发展的措施,首当其冲就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建设,使之尽快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中心之一。

  努力主要集中在4个重点:发展以资本市场为重点的基础市场体系和金融衍生品市场体系;集聚更多具备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机构落户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各类金融市场集聚的一个城市;培育一个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上海已经有很好的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中心,将来一定会成为十分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无论曾任职于汇丰银行的庞约翰,还是普华永道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迪皮爱萨,都信心十足。

  创新,增强持续发展的后劲

  为建设“四个中心”,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次咨询会议的主题便是:“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上海特别强调了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也正是由于强力推进政府改革的决心,才令上海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本次会议特别设置了“政府角色与创新氛围培育”的讨论专题。韩正提出,上海接下来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转变职能,真正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二是强化服务,为创新主体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三是完善政策,引导和鼓励创新;四是营造氛围,培育和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无一不涉及政府改革。

  通过制度创新,通过营造“海纳百川”的独特文化氛围,令各种创新要素进一步集聚,提高创新能力,对上海的发展战略意义重大。这也是很多外商关注的问题:创新,需要政府营造环境,却不能依靠政府。瑞士诺华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魏思乐就直接提出,一个地区创新体制的发展,需要拥有一个一流的教育系统,人才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得到跟踪培养。

  可以看到,这方面,上海正在努力。

  事实上,开明的政府,开放的市场,多元化的文化生态环境,已经吸引着全球各地优秀人才集聚上海。据统计,目前,上海仅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投资性公司就已接近500家。

  “上海目前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在65万个左右,而且将吸引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律师、工程师、咨询师等高级人才落户。”庞约翰总结道,“上海的未来肯定更美好。”

本报记者 朱华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