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痴情妻精心照料病夫 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1:25 淄博新闻网

  张店中心路西街的许多居民都熟悉这样的一幕:头发花白的妻子用手使劲撑着偏瘫丈夫,在楼前蹒跚学步,这就是陈惠兰和她偏瘫了二十年的丈夫姜学曾。

  昨天,记者走进他们家时,73岁的姜学曾老人正在利用暖气管道进行锻炼,只见他坐在方凳上,双手抓着水管吃力地站起来,又缓慢地坐回去,脸色红润的他一点也看不出来是一位偏瘫二十年的病人。

  “咱不练了,家里来客人了。”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后,67岁的陈惠兰双手熟练地撑起丈夫,一步一步得挪进客厅,小心地扶着丈夫坐好后,才和我们聊了起来。

  二十年前丈夫突然偏瘫

  1987年9月17日,对陈惠兰来说是个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在那一天,53岁的丈夫因脑血栓左侧身体失去了知觉。

  “当时他正在医院打吊瓶,突然间他用右手去抬自己的左手,抬起来一放左手就掉了下去,他问我,这是谁的手?我一下子就蒙了。”陈惠兰告诉记者,当时老伴的左侧身体就不能动了,经医生诊断是脑血栓引起的偏瘫。

  姜学曾这次在医院里一住就是两个多月,擦身、泡脚、按摩、锻炼,妻子和几个孩子都是抢着干,从来没有怨言。

  “那时候,孩子们经常一边一个架着老曾,在医院门前的空地上走。孩子们还给老曾定了规矩,一次必须走够4圈,不走够不行。”回忆起那段日子,陈惠兰爽朗地笑了。

  住院的日子里,每次吃过晚饭,陈惠兰总要撑着丈夫出去活动活动。他们走路的姿势十分独特:妻子双手撑着丈夫的腰,丈夫双手使劲按住妻子的肩,两个人面对面站着,妻子一步步往后退,丈夫一步步往前挪。“那姿势跟跳交谊舞挺像,病友们一见了我们都说,跳舞的又来了。”陈惠兰又笑了,在她的讲述里,仿佛没有痛苦。

  精心照顾丈夫重新站起

  住了两个多月院后,姜学曾出院回了家。为照顾丈夫,48岁的陈惠兰不得不向单位请了长假,两年后索性办理了退休手续。

  每天早上,陈惠兰早早起来做好早饭,再用手使劲地托着丈夫的背,吃力地帮他穿好衣裤鞋袜后,撑着他一步一步挪进卫生间帮他洗漱,然后再挪到饭桌前吃早饭。

  饭后,无论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夫妇俩都要艰难地挪出门锻炼,每天绕着楼走四圈,他们相互搀扶的身影成为了中心路西街许多居民记忆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那时候老姜的心气儿也足,一个劲地锻炼,要站起来。”陈惠兰告诉记者,努力锻炼了3年多以后,老伴又能走了。“那时候,他走得可好了,靠三轮车支撑着能陪着我买菜、散步,有时我都跟不上。”

  12年前丈夫第二次偏瘫

  美满的日子过了没多久,厄运再次降临。1995年,姜学曾脑血栓再次发作,右侧身体又不能动了。

  “那天散步回来,我安顿他坐在饭桌前吃东西,我在跟前照顾小孙孙。突然间听见他说话不对劲,嘟嘟囔囔的,一抬头,他已经从椅子上溜下来了。”陈惠兰忙把丈夫送进医院,一诊断是脑血栓引起的右侧身体偏瘫。

  丈夫的病情比第一次更严重,但陈惠兰坚信丈夫可以重新站起来。出院后,一切都从头开始了,先练习站立、再一步一步挪着学走路,这对于已经第二次偏瘫的老伴来说可不是件容易事,但在陈惠兰耐心的鼓励和陪伴下,终于,4年后,姜学曾又能勉强自己走路了。

  “但老姜的年龄毕竟大了,走得不是那么利索。2003年,他在家里又不小心摔断了右手,少了右手撑着,老姜又没法走路了。”陈惠兰遗憾地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自从2003年摔断右手后,由于行动不便,姜学曾和陈惠兰夫妇俩已经很少出门了。但陈惠兰还是千方百计地哄着老伴在家里锻炼:在屋里挪着练习走路、利用暖气管道锻炼手劲……

  “老姜现在懒了,不愿意出门锻炼了。”陈惠兰打趣地说。听了老伴的话,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姜学曾突然口齿不清地说:“不用练,有老伴就行。”一句话逗得大家都笑了。

  “他呀,现在一刻也离不开我。有时候住院,孩子们看我辛苦,想替替我,可他拉着我的手就是不愿松手,一会看不见我也不行。”陈惠兰的埋怨里带着甜蜜。

  “人啊,没有过不去的坎。”记者离开时,陈惠兰感慨地说:“我还得让老姜锻炼,争取让他再学会走路。”

  (记者胡丽萍市民记者高绍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