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城市大树也是“居民”(华南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1:40 人民网-华南新闻

  ●一棵大树,承载的不仅是城市的历史,更寄托了市民的精神向往,树即是人。没有大树的城市,不仅缺少文化感,更缺乏厚重的和谐感。

  11月4日,8位年轻人身着黑衣,手捧菊花,在北京市朝阳路旁一排树桩前举行了一场哀悼仪式,被他们哀悼的是半年前道路拓宽时被砍伐的一排大白杨树。他们说,此举旨在宣传环保意识。

  也许,大白杨树春天绽出的嫩绿,曾经让这群城市的青年人感受到春来的气息;盛夏投下的浓密绿荫,让他们感受到惬意的凉爽;秋天金黄的落叶,让他们体味到另类浪漫的启迪;冬天裸露的巨大身躯,让他们联想到生命的坚强。这排大白杨树之于他们,已经不仅仅是白杨树了。

  一群年轻人能够对一排大白杨树心存感激和敬畏,本身就值得敬畏。年龄虽小,经历虽少,但是能够怀有一份环保之心,做出这个年龄的人不常有的环保行动,值得褒扬。毕竟,珍惜生命,祭奠生命,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应该提倡多样性。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写过一篇和大树保护有关的文章:一条计划中的道路要穿过一位老人家门口,要砍倒一株老樟树。树小的时候,老人家还是孩子;现在,她人老了,树也大了。如果树能留下,老太太愿意把自己的一部分房子捐出来,经过协调,工程部门同意留树。龙应台感慨道:“历史就被创造了:第一次,计划道路为一株老树转弯。人们承认了:树,才是一个城市里真正的原住民,驱赶原住民,你是要三思而行的;不得不挪动时,你是要深刻道歉的。”

  假若老树给道路让道,城市虽然不会因为少了一棵老树而少了现代风采,但是的确少了一位沧桑的“老居民”。

  记得在电视上看到,一位住在北京四合院的老人,因拆迁要搬家,尽管老人经济上很拮据,但是她依然下决心要花大价钱将院中的一棵大树一同搬迁移栽,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伴随这棵大树几十年了,和她很有感情,就像自己的好亲戚一样不能缺少。一棵大树,承载的不仅是城市的历史,更寄托了市民的精神向往,树即是人。

  城市在扩张,马路越来越宽了,大楼越来越高了,广场越来越大了,草坪越来越多了,但是惟独大树越来越少了,已经成了城市弥足珍贵的自然遗存。大树和草坪一阴一阳,少了大树的城市缺少阳刚之气,单就城市自然景观来说,就是很大的不和谐。

  一棵棵大树就像城市的脊梁一样,支撑着城市历史的延续。有人说最好的城市不是最繁华的城市,而是看上去更像农村的城市,和大自然最有机地和谐生长,谁能够说绿荫如盖的大树下,老人聊天、下棋,小孩游戏,青年谈心的场面不应该是城市的美景呢?没有大树的城市,不仅缺乏文化感,更缺乏厚重的和谐感。

魏 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