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云岭求实创新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1:58 光明网-光明日报 |
金秋10月,走进云南财经大学美丽的校园,你很快就会被一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所感染。半个世纪,薪火相传。云南财经大学始终根植云岭,围绕云南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秉承“好学笃行、厚德致远”的校训,求实创新,不断改革体制机制,构建起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支撑体系,铸就了“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云财精神”,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7万余名基础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经世致用人才,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稳 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办学成就得到社会公认,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尤其是近10年来,学校抢抓机遇,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使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从过去规模小、层次低、学科单一的高校,发展为环境优美,设施先进、专业结构合理、规模层次齐全的现代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扎根云岭,坚持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办学目标 云南是一个贫困人口多,边疆、民族、山区“三位一体”的西部边疆省份。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云南省内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呈现出“四高四低”特征:即社会发育程度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自然半自然经济比重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比例高;人民生活总体水平低、贫困人口比重高。 云南省特殊的自然、经济和人力资源状况,导致了云南教育基础薄弱,人才培养能力弱,人才外流严重,人才匮乏,特别需要大批能够扎根边疆,既懂经济管理知识、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又同本地人民群众有着天然联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经世致用”人才。 “经世致用”是古往今来有识之士“学问须有益于国是”的治学理念和方法。按照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将“经世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诠释为:志存高远、笃学明德、学以致用、勇于任事,开拓创新。要求学生具有扎根边疆、扎根基层,旗帜鲜明维护民族团结,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具有在边疆民族地区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经世致用”既是学校坚持的人才培养标准,也是学校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因而,“致力于培养边疆民族地区经世致用人才是云南财经大学的战略选择”、“构建融基本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育人为本,突出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是教学改革的基本准则”等教育理念被领导和教职员工所认同。 明确的办学目标使云南财经大学的发展总是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都反映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并有优势的经济管理类学科,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构建了人才培养的良好平台,提高了学校培养“经世致用”人才、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学校深深地根植于云岭大地。学校“求实创新”的校风、“好学笃行、厚德致远”的校训、“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方略、“抢抓机遇”的发展意识,无不体现着“经世致用”的精神。 “根植云岭,培养经世致用人才”,是学校适应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主动选择。作为治学精神的“经世致用”是教师和学生的理想追求;作为教师风范的“经世致用”,阐释为教师的品学修养;作为教育理念的“经世致用”,指明了学生成才的方向;作为办学宗旨的“经世致用”,彰显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职责。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边疆民族地区经世致用人才打造宽厚平台 学校根据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按照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办学目标,构建起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育,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学校全方位审视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结构及发展趋向,强调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了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机制。学校面向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重点专业,增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英语(经贸英语方向)专业;面向新兴产业,发展新兴前沿学科专业,增设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发展人文学科,增设了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发展边缘交叉学科,增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调整改造老专业,增设了注册税务师、证券投资等专业方向。这为学校实现学科专业发展目标,进一步增强学校人才培养及服务社会的能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2、重构课程体系,构建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基础课平台,突出学生成人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校确立起先进的课程观,将课程确定为既是学生与教师相互作用、经验交流及碰撞、融合的平台,又是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方法及价值观得到全面熏陶并形成素养的过程。因此,学校按照“加强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处理好夯实基础与拓宽专业面、专业知识系统与知识面拓宽之间关系”的思路,在课程体系的优化中突出学科核心知识、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体系整合。构建了校级通识教育课平台,以数学、语言、历史、自然科学作为核心通识教育课程,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构建了学科基础课平台,逐步建立了“平台+专业方向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学生掌握本学科核心知识,使学生有继续发展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构建了多层面、多角度的课程组,在同一专业框架内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合,拓宽专业口径,优化培养方案,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构建全校性选修课组,促使学生掌握跨学科理论、方法、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组合能力;加强各种知识与课程间的有机互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创新教学模式,从知识传承走向知识建构 学校以新的课程观为指导,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实施了以“读、写、议”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变知识灌输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变灌输知识的讲授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讲授,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这一新模式既使学生获得了科研方法的训练,掌握了知识,又学会应用知识,也使教师的讲授依据教材又能跳出教材,更多地讲框架、讲思路、讲方法、讲要点、讲联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将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建构知识、体验学习、探究发现、发展自己的活动过程。学校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创新,以教研促教改,提升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既成为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者。学校支持教师参与政府决策咨询、企业咨询策划、科技项目攻关、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社会兼职,强化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校将社会调查、咨询服务、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勤工助学、公益活动、志愿者行动和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都纳入实践教学,构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将实践教学体系按模块设置为:课堂实践教学、现场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和毕业论文(设计),大大强化了实践教学。学校用制度保证实验室开放,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了软硬件支持。学校鼓励各专业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既供学生进行课程和毕业实习,也是教师开展调研、培训和咨询服务的场所。 5、以科研促教学,实现教学科研良性互动,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学校鼓励和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堂、融入教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材质量,形成了以科研引领教学的理念,引导了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方向,提高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行专业导师制,鼓励和引导教师吸收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项目;系统规划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通过“SRTP”项目、“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资助学生科研,倡导学以致用;通过“云财讲坛”、“名家论坛”、“教授博士讲坛”以及“成才之路”、“探索之旅”、“艺术之韵”等系列讲座,使学生有机会直接面对名师名家,了解学科前沿。丰富的第二课堂,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强化了学生科研意识,提高了学生科研能力。2000年以来,学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2项;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奖14项;全国首届电子商务大赛决赛银奖1项,“平安精英励志计划”论文大赛全国决赛三等奖2项;21世纪“外教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3项、优胜奖2项;“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优胜奖1项,省级一、二、三等奖5项;“外教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省级一等、三等奖各1项;在全国47所高校学生参加的“上海电通”全国青少年公益广告大赛中获得大赛唯一的一等奖;3件作品入围2006“全国大学生金犊奖广告作品大赛”(大陆参赛16000余件,入围1170件、云南7件),2件入围第二轮海峡两岸复审(云南3件);获云南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大学生辩论赛一等奖1项;1人获云南高校学术科技活动标兵称号。 6、引进吸收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国际化意识 学校坚持以开放促建设,与美国库克大学、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实施国际会计、国际商务学士学位教育和项目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国外课程和教材的引入,优化了学校课程体系、缩小了与国际水准的差距;中外教师合作讲授课程,提高了学生步入国际市场的再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估、认证及教学管理的理念和做法,为学校改进教学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外合作办学,推进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为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特别是外资企业的欢迎。2005年,学校被全国高等教育联合会评为“全国一流中外合作办学单位”。 7、健全育人体系,多种载体拓展学生素质 学校恪守“好学笃行、厚德致远”的校训,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先进的文化塑造人,对学生进行广泛的爱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教育,以德帅志,以行促学,在社会实践中磨砺品行,在文明修身中落实素质教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云岭先锋工程”、“党旗工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及增强团员意识教育、诚信教育,抓党风、兴校风、树教风、严考风、塑学风,形成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离校教育,从法纪、诚信、文明教育到安全教育,以及面向特困生等特殊学生群体开展的日常教育和专题教育相结合的全程育人体系。学校认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精心安排校园科技文化活动,鼓励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学校14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云南省评为大中专志愿者“三下乡”优秀服务队,获教育部全国校园文化活动三等奖,“蓝色力量协会”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 三、人才辈出,经世致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各类毕业生7万余人,绝大多数毕业生扎根边疆或成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骨干。广大毕业生践行“云财精神”,成为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经世致用”之才。据调查,在云南金融、财政、税务、审计、工商管理系统中,50%以上的骨干是财大毕业生;在云南全省州(市)、县经济管理干部中,有6000余人担任了领导工作。“踵事增华盈五秩、恢张扬厉竞风流”,《云南日报》曾这样评价:云南财贸学院为云南省经济建设贡献卓著。大批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广阔的社会后,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在不同的岗位上谱写了宏丽的人生乐章,成为富民兴滇的中坚力量。 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生机勃勃、勇于改革创新的财经大学必将日益兴旺发达、越办越好! 相关链接: 云南财经大学的前身是云南省财贸干部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云南财贸学院并开始全日制本科教育,1995年被云南省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199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1998年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新的云南财贸学院,2006年2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学校已从单科性的财经院校发展成为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哲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形成了以本科培养为主,兼有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实行二级管理,设有15个院(系)和2个教学部,设置28个本科专业,涵盖经、管、法、文、理、工六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0448人。学校占地1021亩,固定资产总值6.336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163万元;藏书140万册,电子图书52万种,中外文期刊2186种;校园网现已覆盖全校所有工作、学习及生活场所。 学校千方百计培养、引进人才,现有1341名教职工,师资达到787人,其中教授102人,副教授24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0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71人,硕士学位教师388人;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人,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0人,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4人,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10人。学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依托硕士点加强学科建设和本科专业建设,已建成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4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涵盖哲、法、经、管、工5个学科门类;有企业管理学、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统计学和国际贸易学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4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有会计学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有9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重点教学实验室。学校努力开展科学研究,2000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项,省部级课题249项;出版专著、教材301部,发表科研论文5745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8篇;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77项;主办有《云南财经大学学报》和《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两种公开刊物。 2003年9月,学校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云南省高等教育改革首家试点单位,按照有利于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利于加快学校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改革原则,从投融资体制改革、内部体制改革和落实办学自主权三方面入手,在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和多形式拓展办学空间、改革内部运行机制、队伍建设及扩大办学自主权五方面实现了初步突破,得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广泛赞誉。现在,学校正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现代优秀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