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商贸街区写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3:43 人民网-人民日报

  家住汉正街的贫困孩子袁琼,今年秋天如愿以偿走进了北京大学。袁琼父母感激地说,要不是街道“金秋助学”活动为她捐助了3000元,上大学还真困难。

  武汉市硚口区汉正街,是全国十大小商品市场之一,年交易额180亿元。在这巨量的吞吐商品中,不知要制造多少百万、千万富翁。然而就在这个市场常住居民中,也还有贫困家庭2300余户,残疾人1100余人。街道每年都有一批孩子像袁琼这样因家境贫寒上不起大学

  引导先富帮后富

  方寸汉正街,贫富共居一处。如何引导先富带后富成为街道党工委的重要课题。他们认为,对于困难群体家庭来说,让子女接受教育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自2001年起,街道党工委将资助贫困大学生作为“民心工程”来抓,成立“扶贫济困基金会”,动员辖区的商户、居民慷慨解囊。

  市场经营户纷纷响应:他们说是党的好政策让他们先富起来了,因此有责任、有义务帮助那些仍然贫困的人,先富帮助后富才是健康、高尚的富裕。不久前,一个体老板将原计划用于开店庆典的2万元费用,资助街区里的贫困大学生。他说:“这些孩子家境不好,却勤奋读书,帮他们成才,这钱捐得值!”

  今年7月,女生邓婷以623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口腔医学专业7年本硕连读,完成学业至少要花费7万余元。她的父亲病故,母亲残疾,靠低保为生的邓家为学费问题一筹莫展。区、街闻讯后,迅速联系汉正街的两位“老板”帮她解决了7年的学费。这几年,汉正街“扶贫济困基金会”共募集助学金44万元,帮助街道内114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

  通过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动,街道党工委不仅引导经营户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并为他们创造服务社会的条件。他们倡导市场内8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工贸家电等8家商业企业、鞋业商会等17个行业商会分别与全街26个社区开展结对帮扶共建。应城陈河镇在汉经营户党支部有18名党员,他们主动与汉正街小新社区结对共建,积极为社区安置下岗职工,经常与社区互通用工信息,把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登记下来,有计划地安置下岗人员,切实为政府排忧解难。目前,这个支部的党员经营户已分3批安置小新社区下岗人员70余人再就业。

  在170余名党员经营户的带领下,汉正街市场1.3万余名经营户先后为捐资助学、社区文明创建等捐款110多万元。同时,他们创办的民营企业为汉正街市场26个社区提供就业岗位7600多个,安排下岗人员就业22800余人次。汉正街因此荣获民政部“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奖”。

  特别的关爱给特殊的群体

  近两年,汉正街着眼社会特殊群体需求,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创造生活和就业的机会,建设和谐社区不留死角、不留空白。

  针对每年新增的刑释解教青年就业边缘化,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这一现实,汉正街工委、办事处把帮扶刑释解教青年就业作为构建平安和谐街区、化解社会矛盾的重中之重,舍得付出,舍得投入。宝庆社区青年周某,因犯抢劫罪于2005年8月被判缓刑送回社区接受矫正教育。街道领导与他结成帮教对子后,多次与周某交心谈心,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街道和社区的共同关心下,周某终于走上了工作岗位,在汉正工业园南海电器公司从事电工工作。街道还为其争取到区青年就业促进会发放的试用期工资补助每月200元,3个月共计600元。周某感激地说:“感谢政府和社区的帮助教育,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关爱,努力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街工委、办事处要求机关干部要带着感情、怀着激情去做好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去年下半年起,街道实施了帮扶工程,对辖区低保家庭和残疾人家庭的生活情况和需求进行了摸底调查,对辖区70户贫困家庭和94户残疾人家庭子女入学情况进行调查汇总,编制助学计划。今年6月,街慈善分会按照社区门栋小组推荐、低保评议小组评议、社区公示通过的程序,确定130户特困家庭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发放慰问金3.9万元。对辖区有就业能力和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再就业培训,并积极与有关单位联系,推荐残疾人就业,陆续组织辖区200余名残疾人参加电脑、中式烹饪、家电维修、制冷设备维修、艺术插花、汽车修理等项目的就业培训;组织辖区近300名残疾人参加就业赶集会,实现了残疾人就业124人。

  农民工: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硚口区是市场大区,以汉正街为代表的商品市场发达,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仅汉正街高峰时期农民工达上万人。他们靠体力劳动赚取工钱,流动性强,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去年,硚口区在汉正街成立农民工服务中心,吸纳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从政治上、生活上、思想上给予农民工全方位的关心,街工会吸纳农民工会员1382人。

  硚口区委书记李传德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如何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热情、友善地对待农民工,尽可能为他们提供生存、发展的空间,减少城乡隔阂和摩擦,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课题。

  汉正街党工委、办事处创造条件,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步伐。街工委通过举办“农民工趣味运动会”、社区图书阅览室向农民工免费开放等形式,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街道还组织农民工参加科普报告会,免费为其体检、为患重病的困难农民工家庭捐款;成立全市首家“农民工培训学校”,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为了回报政府和社会的关爱,汉正街的农民工纷纷表示要加强自律,以主人翁的姿态融入到汉正街的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中。今年4月15日,在汉正街农民工钟思利的倡议下,武汉市首支“农民工志愿者服务队”在汉正街成立,400多名农民工踊跃报名,他们主动要求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市场环境卫生保洁等公益劳动,为市场的文明创建出一份力。农民工感慨地说:“党和政府给予我们进城打工人员这么多的关爱和重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农民工也义不容辞!”

本报记者 杜若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