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粮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4:23 舜网-济南时报

  明 子

  最近,按照朋友提供的信息,专程到天津去了一趟,看了在那儿举办的扑克牌收藏展。在展览会上,我欣喜地买到了一套(三副)以昔日各地粮票为画面的扑克牌。这套限量发行的扑克牌,形状不似普通扑克,而是饭碗形状,寓意之深,让人回味。仔细欣赏这套扑克牌,有意无意间勾起了我对“粮票”的追忆。

  生活在计划经济年代的人们,对那个年月商品供应极度匮乏的窘境感触尤深,由于多数日用商品都要凭票限量供应,所以发到老百姓手里的各类票证特别多,有棉票、布票、肥皂票、油票、豆票、火柴票、糖票、烟票、茶叶票、煤票等等。其中,人们使用最多的莫过于粮票。虽然当时有流通全国的全国粮票,但在各省市自治区内,流通的多为各地自己发行的地方粮票。这套粮票扑克,汇集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当年流通的各种粮票版本,面额多为一两、二两、半斤、一斤、五斤的,面额最小的是上海市发行的25克的粮票,最大的则是吉林省发行的十公斤的版本。从这套“粮票”中,我们可以回味到当年人们生活的艰辛。

  当年生活在城市的居民,人人都有粮食计划,且完全都是定量供应。定量的标准,儿童因年龄大小有所不同,成年人则都是每月15公斤。粮票虽然不是现金,但有时候也能当现金用。记得当年我曾用粮票与农民换过鸡蛋、花生,也难怪我至今仍然对粮票记忆尤深。当年粮本上的粮食计划既可以买成现粮,也可以兑换成粮票,但一般百姓家很少兑换粮票,除非逢年过节的时候。逢年过节何以要兑换粮票?因为凡是购买市场上的粮食制品不仅需要现金,还需要粮票。逢年过节走亲戚谁家不称上两斤糕点?没有粮票就无法购买糕点,这些给今天的孩子们说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当年人们出差到外地,不能忘了带现金,也不能忘了带粮票,如果没有粮票,即使有钱,也有可能买不到饭吃。记得当年我到高青县出差,因为忘了带粮票,连县招待所里都不卖给我饭,经我好说歹说人家才按高价卖给我两个烧饼。我下乡那两年,母亲唯恐我在农村吃不饱,于是就千方百计积攒粮票,每次我回家探亲临走的时候,母亲总是倾其所攒,全部拿给我。

  上世纪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百姓的生活,人们肚子里开始有“油水”了,先前大多数家庭每月都不够的粮食计划开始出现了节余,于是不少人家就把粮食计划兑换成粮票,或储存起来,或转为它用。起初很多家庭是用来换鸡蛋,十斤粮票能换一斤鸡蛋;之后,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他们就成为这些节余粮票的需求者。粮票的价格从最早的十斤卖两元钱的价位上不断下跌,直至最后取消粮油计划,粮票交易也没有了市场。当初回城进工厂最早那几年,我干的是翻砂工,属于重体力劳动,每月补助给我的粮票,家里用不着以后都让我送给了在我们车间劈铁的农民工,如今偶尔见到他们,他们还常常念叨我当年的“善举”。

  或许是当年闹饥荒的缘故,孩子的外祖母,当年曾每月地把剩余的粮食计划换成粮票,积攒下来上千斤粮票,她一两也没有卖过,更没有换过鸡蛋之类,问她何以如此?她说:“要是再有饥荒怎么办?”看来,当年的饥荒至今让她心有余悸。现在生活好了,再也不愁吃喝了,但这些粮票仍然被她藏在箱子里,成为她“忆苦思甜”的见证史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