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记者”明日上岗跑报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6:57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一日记者”来自各行各业 昨日下午3时,20名准“一日记者”准时从广州各个角落会聚到广州日报社。他们当中,既有大学生、律师、医生,也有公务员、军人、教师等等,最远的更是从肇庆专程赶来参加活动。此次入选“一日记者”的读者,大多是二三十岁上下,都对新闻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不少人更是表示很希望有机会能真正尝试一下记者的工作。 广州日报政文新闻中心邹滔、张强和胡利三位记者摇身一变成为“老师”,站上讲台,为20名准“一日记者”进行岗前培训。3个多小时的培训,准“记者”聚精会神,每个人都准备了笔记簿,认真做记录,生怕漏掉什么重要环节。在广州某公司担任经理职务的张建西装笔挺前来参加培训,他对自己的定位是:追求现实主义新闻,刻画社会现实。 幸运夫妻一起被选中 在当选者中,记者发现了一对夫妻:结构工程师王伟在本报招募的第一天就报了名,回家后告诉当外科医生的妻子王慧菁,妻子也马上报名。结果,两夫妻在众多候选者中同时被选上,他们笑言“真是好运”。王慧菁说:“他接到入选消息时我还想,自己肯定没份了,没想到一个小时后就接到报社电话。”听完培训,夫妻俩基本弄明白了报料新闻是怎么“出炉”的,希望明天的“料”越多越好,在突发事件中检验自己的应变能力。 热情读者带病从肇庆赶来 杨明伟是一位职业报料人,曾经多次给本报报料。他这次带病从肇庆特意前来参加活动。他希望在记者节和记者一同“战斗”,和记者分享记者节的快乐。他还表示非常希望亲眼目睹新闻从采写到出报的全部流程。 皇甫乐天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学院,他2002年毕业后却没能做记者,他说来参加“一日记者”活动就是为了圆一个梦,“一定要亲手写出自己的第一篇报道”。 “一日记者”现场采访本报老记 问(王伟 男性34岁 大学学历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记者在采访中会遇到各种危险的情况,如何保护自己? 胡利:经常挨打的记者必然不是好记者,做记者要能够保护自己。比如我在做那个关于洋垃圾衣服的深度报道之后,我在半年里连续更换了7次手机号。 问(黎明 男性 27岁 大学学历 公务员):我是公务员,本职工作是搞宣传的,业余爱好摄影。我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第一时间内抓取有价值的图像? 本报摄影记者:首要的条件是“比别人早到,比别人晚回”,到现场后要理清弄明事情的脉络,用镜头表达事态和矛盾的焦点。 问(杨愿成 男性 28岁 大学学历 私营企业主):传统媒体的记者在工作中会不会利用博客?我想做通讯员,应该怎么做? 胡利:目前,包括博客在内的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冲击很大,我们的态度是积极利用。记者常常在网络上寻找新闻线索。想当通讯员,就要长期为报社供稿,或者持续提供真实、可靠、及时的新闻线索。建立联系后再办理相关手续,就是本报通讯员了。 问(钟之静 女性 26岁 在读研究生):女生读完研后年龄偏大,是否适合从事新闻业呢?报社发现记者写假新闻,会怎么处理? 胡利:广州新闻界就有很多优秀的女记者,女生不用担心自己不行。至于假新闻,如果是为了出名或利益故意造假,报社会从严处分。 问(皇甫乐天 男性 28岁 大学学历 公司职员):我想知道跑“报料”有没有开心的事情? 胡利:一想到自己是在诚心诚意地帮助别人,我就感到快乐。实际上,快乐的时候很多:提交稿件的那一刻、看到自己写的报道收到效果的时候等等。 记者讲课 本报率先公布记者 BP机号接受报料 邹滔是报料中心的一名主任助理,在本次活动中,记者们参与采访的新闻线索将主要由报料中心所接听处理的报料热线提供。她的讲解让准“记者”们明白了广州日报报料热线是怎么一回事。 1997年11月3日,广州日报率先向社会公布记者的BP机号码,以向广大读者征集报料线索,这是“报料热线”的最初形式。1998年初,广州日报向电信部门申请“81919191”这个号码作为固定的报料热线,在全省属先例,至今,这个号码已经深深印在热心读者的脑海里,每天有数百个报料电话打进来。“81919191”这个号码有6条线可以同时打进,24小时都有人接听,报料热线接报员从最初的只有5人发展到现在10人,在白天的高峰期,每名接报员要接近百个电话,口咽清、双料喉风散、金嗓子喉宝是接报员常备的药。 24小时轮值随时出动 广州日报最初推出报料热线时,曾有一条广告语:“烦心事、新鲜事、感人事、奇闻逸事,请打本报热线”。而读者最关心的就是广州日报所关心的。 2000年11月27日,家住白云区嘉禾的刘女士打来电话说:她在附近市场买了2.5公斤东北大米,吃后上吐下泻,昏迷了近4个小时要到医院急诊。经本报记者追踪采访,率先报道了这宗后来引起全国关注的《毒米事件》,报料人也因此成为当年的报料之星。报料热线不断挖出《日本军曹侵华图集现身广州》、《40万上市公司职工股价格最低时被盗卖一空》等许多重要新闻线索。 广州日报报料中心拥有一支专门跑报料的记者队伍,同时所有的记者都24小时轮值做“后备”。当接报员接到报料后将记录交给负责人,有新闻价值的报料立即出动记者采访。 体力与智力的紧张“较量” 张强可以说是本报最年轻的记者,刚刚20出头的他虽然只有一年多的“记龄”,却已经成为最优秀的报料记者之一。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绝大多数都比他年纪大得多的“学生”,张强成竹在胸,跟大家分享了他每天奋战在新闻第一线的各种实战经验。 “采访报料新闻的精神,总结起来就是:踏破铁鞋,打破砂锅,磨破嘴皮,绞尽脑汁,出手成章!”张强举了一个个例子来说明,做记者是一场有关体力与智力的紧张“较量”。 作为老报料记者,另一名“老师”胡利的采访经验最为丰富,因此他经历过的重大采访故事就成为大家最直接的“教案”,尤其是当他讲述到如何突破艰险采访洋垃圾服装的详细经过,令大家觉得仿佛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电视连续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