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谐新农村的基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8:34 法制日报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本报记者 李勇

  2006年春季开学第一天,地处大巴山中的革命老区四川省宣汉县胡家镇鞭炮声此起彼伏。这并非镇上的人家在办红白喜事,而是家长们得知,从此他们的娃儿上小学和初中,

不用再交学杂费,便以鸣放鞭炮来表达欣喜之情。

  几乎是同时,千里之外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南圩镇初级中学壮族女孩谭春艳喜极而泣。因为家境贫困去年她不得不辍学在家,今年春天开学前,老师来到她家,告诉她不但可以不用交学杂费,而且可以免除她的书本费,她又得以重新回到了校园。

  2006年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年在西部地区实施,明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上,新的义务教育法高票获得通过,这部义务教育法较1986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最大的变化是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各级政府财政保障,法律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这四幅看似彼此孤立的场景,有着相当紧密的内在联系,如果我们将其放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乃至在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大视野下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场景的出现,有着其历史的逻辑和现实的张力。

  记者在不久前赴四川和广西采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情况时,接受采访的大部分农民,把前两年免除农业税和义务制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两免一补”相提并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上学和免除农业税,给农村乃至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将是革命性的。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农民缴纳皇粮国税,自己掏钱请先生教子弟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三千年前周朝就有完备的学校制度,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曾说过“天之生斯民也,以教养托之于君”,已经有政府必须提供教育这项公共服务的思想萌芽。但在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却有着世界最庞大的文盲群和极高的文盲比例,因为传统社会是臣民社会,政府重管制而轻服务,对一般人而言,教育是奢侈品而非必需品。

  清王朝覆灭后,尽管现代的教育思想随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浪潮传入中国,当时的政府也开始尝试着建立现代教育体系,但内忧外患,战乱不已,建立真正的义务教育体系只能是海市蜃楼。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仅中国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的权利意识也不断增强,中国正在建设一个社会和谐的法治国家,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有着越来越明确的追求。但是,在二十年前,我国第一部义务教育法通过时,改革开放时间尚短,中国的经济实力有限,穷国办大教育是当时中国教育事业不可回避的现实,义务教育阶段,家长负担一定的杂费是当时中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快速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必经之路和权宜之计。

  二十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短短的一瞬,但这二十年对中国来说,无论经济实力还是社会各项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合理分配改革开放的成果、兼顾各类人群的利益,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广大农村的居民,理应和全国人民一起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

  在农村率先实现免费义务教育,是广大农民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最公平最适宜的方式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的英明举措之一。因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提高了、房子漂亮了、家里的摆设现代化了,而是传统农民成为现代公民,几千年依托宗法的农村社会结构朝着和谐的、法治的、文明的现代社会转化。而这一切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完成,社会主义农村如果不培养出一代新人,新农村建设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可以断言,随着免费的义务教育在全国推广,城乡的教学质量必定会更加均衡,只有农村的少年儿童享受和城镇一样的教育时,城乡之间的差距才可能逐步缩小,教育公平的逐步实现,带来的直接结果将是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距逐渐缩小,如此整个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在广大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将成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基石之一。

  教育新则农村新,农村新则中国新。在不远的将来———保守地估计二十年———即一代人长大的时间后,我们再回首正在实行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可能会更能看清它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坐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