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将教材循环使用进行到底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8:54 浙江在线 |
早在2002年,宁波市中山东路小学就向全校学生发出“共享课本,传递爱心”的倡议,按照自愿原则,开始有限度地在部分学生中推行教材循环使用制度,但好景不长,试行2年后就夭折了,原因主要是家长反对。有些家长认为这点书本费,家里出得起:我的小孩为什么要用人家用剩下来的书本,我们又不是出不起教材费,所以他们就坚持要用新课本。而今该校决定“重整旗鼓”,再次在全校推行教材循环使用制度。(11月3日《现代金报》) 笔者衷心希望中山东路小学此次不要重蹈覆辙,能顺利地将教材循环使用制度推行下去。在第二次推行之前,首先得总结一下前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报道称是家长的反对导致推行的失败,那就得分析总结一下校方在推行之前有否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或者做过了,但方式方法不对头也有可能。中山东路小学是一所位于宁波市区的公办小学,家长大多是市民,家境一般都过得去,他们确实不在乎几十元的书费。这不同于民工子弟学校,家长很在乎几十元书费。 杭州天成教育集团黎明校区为什么能顺利推行教材循环使用制度?就因为它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民工家长没钱。校方为此向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在收回的615份问卷中,有520人表示愿意把自己孩子使用过的课本留给下一届学生,占84.6%。可见,大部分家长对教材循环使用持肯定态度。(9月8日《浙江日报》)此例说明,学校在向市民家长宣传教材循环使用的好处时就不能局限在怎么样能减轻家庭负担上(这点对民工家长就很有说服力),而应该将宣传的重点放在这么做既能养成孩子节约资源的意识,更能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和爱护书籍的习惯,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说到底这还事关个人的公民修养问题,有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养成。 在求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的同时,学校还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其一,先试点后带面。鉴于语文、数学这类主课教材利用率高,破损严重,开始阶段可暂不作循环使用要求,先选用一到两门副课教材,如音乐、美术作试点(这类教材一学期用不了几次,到期末还很新),然后逐步铺开。 其二,将教材循环使用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有两个习惯可以同时抓,一是生活习惯,学校要教育学生不要在书本上抹鼻涕和痰迹,可以像黎明校区那样每个班级都放一只水桶和一个水盆,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二是学习习惯,学校要教育学生课本上不能写名字、做作业,不能在上面划线、做记号,更不能撕课本页码,要充分利用笔记本和作业本,以此促成良好的学习品格的形成。 其三,要争取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教材循环使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且是大势所趋,试点学校应该理直气壮地向教育行政部门要政策,求得支持。所幸的是,江东区教育局领导已经表态,教育局会在政策上给予推动。 就目前而言,最好的政策是像鄞州区那样在全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对免费使用的教科书由政府定点采购、统一发放,并计划把这些由政府“埋单”的课本在学年结束后统一上交,再划拨至下一轮的学生循环使用。实行义务教育,教科书由政府埋单,必定提倡循环使用,有政府机构做坚强后盾,何愁事情办不成。 作者: 王学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