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会喝水”马路亮相广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9:31 南方新闻网

  “会喝水”马路亮相广州

  每平米一分钟“喝水”270升,市政部门开展透水性路面实验破解城区水浸街难题

  本报讯(记者方夷敏实习生康殷通讯员卢绍琨万金柱)几根水管同时向地面喷洒了20多分钟的“暴雨”,地面却像海绵一样迅速吸收了所有水分,一点积水也没留下。这种会“

喝水”的新型路面首次在广州市中山七路陈家祠北侧、康王北路西侧的龙源社区内使用,今后有望在老城区乃至全市的“水浸街”改造中大显身手。

  “海绵路”大吸水

  “哇,一点水都没有!”围观的居民们一边看一边发出赞叹。昨日下午,广州市政人员拿着几根大水管在龙源社区新铺的路面上洒了20多分钟的水,水如“暴雨”般倾泻不止。神奇的是,地面也迅速“喝”光了所有的水,一点积水都没有留下。午后的阳光一照,路面不到5分钟就看不出洒水的痕迹。

  这是广州市市政园林局为了解决“水浸街”难题,首次在旧城区进行“透水性路面材料”的应用研究。市政部门选择了中山七路陈家祠北侧、康王北路西侧的龙源社区内一段约260米长的道路作为实验路段。

  从表面上看,这段路面与普通的水泥路面没有两样。广州市公用事业设计院总工梅卫平告诉记者,经过测算,该路面每平米一分钟就能吸收270升左右的水,广州雨量也不过100毫升/分钟,因此,透水性路面的铺设能大大缓解排水管道网的压力,从而减少水浸街。

  荔湾区市政建设管理所所长肖玉密表示,荔湾区内街相当多都是老的排水管网,雨稍大就容易导致排水不畅造成水浸街。如果这次试验成功,市政部门将积累经验并改良后向其他地区作大范围推广。

  缓解热岛效应

  这次推出的新型路面采用的是透水性材料,技术由美国引进。主要有天然石子、透水性地砖、透水柏油路面、透水陶瓷路面砖、透水混凝土等。铺装后,路面积水会一部分直接渗透入地下,一部分从排水系统收集,可以帮助城市排水系统有效排涝。据介绍,一些发达国家或城市很早就广泛运用了透水性路面材料。

  据梅卫平表示,目前所铺设的水泥、沥青等硬化地面使得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被长期阻断;雨水直排下水道造成地面过于干燥,使城市扬尘污染加重,地面平均温度升高,加速了城市热岛效应。而透水性路面以下是特殊处理过的沙石层,多空隙的结构使得路面上的水能迅速下渗入地下泥土。

  梅卫平还表示,该路面结构至少能承载10吨左右的车辆行驶,今后将积累经验把其应用于车行道,起到更广泛的环保作用。

  治理水浸街

  本次试点实验通过新材料铺装后与铺装前的对比,及与周边其他材料铺装街道的排水和积水情况进行直观对比,从而可客观评价此材料的实际应用性能。

  据悉,广州市进行透水性路面实验,旨在逐步扩大透水混凝土的使用面,缓解水浸街现象,最终达到雨水的生态循环,辅助解决城市防洪、防涝、集蓄和综合利用。

  图:

  市政人员往新铺的透水路面上倒水,地面很快“喝”光了所有的水。

  本报记者李向新摄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