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学在博客上“维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9:32 南方日报

  南方论坛·之二

  陈壁生

  在公众的心目中,“国学”学者几乎是枯坐书斋、“三年不窥园”的群体。不过最近,“乾元国学博客圈”在博客群中异军突起。最新型的传播媒介与最古旧的学问结合在一

起,给人一种时空交错之感,自然引起了公众浓厚的兴趣。

  “乾元国学博客圈”的“博主”包括了汤一介、庞朴、陈来、干春松等知名学者,并且,还准备继续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汉学家参加。但不管它是否能够成功地普及国学知识,这个博客圈的建立,都意味着那些在书斋中以理性态度研究国学的学者,终于在“国学热”中愿意站出来,扮演一个国学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这本身为当前“国学热”的理性化提供可能性,也将使国学作为多元声音中的一元参与到博客这一虚拟的公共空间中来。

  近年来,“儒学”、“读经”、“传统文化”等术语成为大众传媒中的文化关键词,但由于儒学原教旨主义的鼓噪,加上大众传媒对原教旨主义言论的猎奇式报道,使“国学”与“儒学”陪绑在一些不负责任地鼓吹儒学的学者身上,导致了“国学热”不过是“虚火旺盛”而已。这只能败坏儒学精神的真正形象。然而同时,大批在学院中终身从事国学研究工作的学者们,又不愿意参加这种国学虚热的喧嚣,以至于在各种争论中,同情国学一方缺少了一个理性的、学术的维度。而当一种极端的声音以激烈的姿态走向公众的时候,就需要有反对的声音进行制衡,同时也需要有理性的思想走出来对它进行纠正。

  国学家们建立博客圈,可以视为国学热中理性维度的补充。学院中的国学研究者,对中国传统学问的态度不一,可能是理解后之同情,同情后之理解,也可能是理解后之批判。但是有一点相同,就是他们首先把国学作为一种研究对象进行理性地分析,在分析中认识国学,特别是儒学在当下的命运,而不是首先把圣贤之言视为一种确定的信仰,要整个中国因信之而得救。事实上,今天的社会,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上,已经和传统的乡土社会完全不同了,植根于乡土中国的传统思想要在现代社会中立足,首先必须经过一个创造性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时代的学者通过扎扎实实的学术工作,而不是通过原教旨主义诉诸民族情感的鼓动所能够完成的。

  十几年来,互联网的兴起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不同的论坛、网站、博客,正在形成各自的思想共同体。而当一批原教旨主义者以坚定的信徒的姿态走向公众的时候,也需要有一些理性的力量走向公众,这既是在公众中传播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也是提供了“儒学”的多种思想发展的可能性,从而去判断,去选择,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国学,什么是真正的儒学。通过国学博客,让国学走出大学讲坛,走向互联网世界,在这个五彩斑斓的虚拟世界中参与、争鸣,让公众看到的国学,不再止于那些原教旨主义者的“时装秀”,而是切切实实的思想与学术,也算是“咸与维新”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