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3季度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势良好 人均在外就餐支出同比增16.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9:39 南方日报

  本报讯今年1—3季度,广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0.30亿元,累计增长14.5%;月平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7.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54亿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在外就餐支出有较大增加,而汽车仍是拉动消费市场增长的主导力量。这是记者昨日从广州统计局贸易外经处获悉的。

  人均在外就餐支出有较大增加

  据统计,1—3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在外就餐支出有较大增加,比去年同期增长16.4%。季度餐饮业零售额253.94亿元,比上半年增速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餐饮业内,正餐业占主导地位、快餐业增长迅速。据统计,1—3季度限额以上餐饮企业中正餐业零售额50.29亿元,占限额以上餐饮企业零售额的66.97%。快餐业零售额10.55亿元,同比增长21.0%。其中麦当劳和肯德基两家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23.0%。

  家居类商品销售畅旺

  1—3季度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63.03亿元,同比增长18.6%;穿着类商品中,休闲运动类服饰受欢迎;服装鞋帽、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54.66亿元,同比增长21.4%;吃、穿类商品零售额占全部商品零售额的20.3%,拉动零售额增长1.4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的提高、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给家居类商品销售带来了契机。据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统计,1—3季度家具类商品零售额5.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1%,增幅列各类商品之首。

  健康消费显著增长

  1—3季度广州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达3.95亿元,同比增长13.2%;化妆品类和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8%和19.5%。

  汽车仍是拉动消费市场增长的主导力量

  据统计,1—3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汽车类零售额160.7亿元,同比增长18.1%。汽车类零售额占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比重由2005年的25.8%上升到今年1—3季度的27.8%。受燃油需求不断增加及价格上涨的影响,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为76.62亿元,同比增长15.6%。汽车和石油及制品类两类商品合计拉动零售总额增长2.5个百分点。

  谭亦芳黄健芳陈武耿欧小平

  相关

  有调查显示,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家庭成员学历水平越高,其厨房利用率越低——

  “出去撮一顿”渐成常态

  本报讯(记者/谭亦芳通讯员/张慧)“民以食为天”,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广州人及广州家庭喜欢在外就餐,这其中传递了广州人怎样的生活变化和观念变迁?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近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7城市中2239名18—60岁常住居民进行的一次入户调查显示,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家庭成员学历水平越高的家庭,其厨房利用率往往越低;而厨房越来越空闲,是因为越来越频繁地到外面就餐。厨房渐空的同时是衣橱越来越满,从细节上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对物质生活要求的提高。

  据悉,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此次调研从衣、食、住、行、娱乐消费、婚恋家庭、人际交往、工作与学习等8个角度,详细解读了城市居民在近3—5年内的生活变化和观念变迁。

  误读1:外出就餐就是摆阔

  正解:丰衣足食有了新诠释

  丰衣足食曾经是中国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最高追求。调查发现,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城市居民平均每人花费675元,添置了4.6件衣物。上世纪80年代人追新求异,衣物添置频率最高(6.4件);70年代人经济实力强,单件价格最贵(170元/件)。目前平均来看,每个城市居民鞋柜里有8.4双鞋、衣柜里有6.1件毛衣/羊毛衫、男士平均有2.6套西服、女士平均有2.8套套装。衣橱丰富程度可见一斑。

  衣橱渐丰的同时是厨房渐空,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平均每月在家吃早餐17.6顿、中餐15.6顿、晚餐24.3顿。如果以每月30天,每天利用3次厨房作为100%厨房利用率来计算,城市居民厨房总体利用率达到63.9%。在40—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四类家庭中,厨房利用率逐步递减,40—50年代家庭的厨房利用率为77.4%,而在80年代家庭中利用率只有47.1%。仅有1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奢侈消费之一就是到外面去“撮一顿”!

  误读2:高收入就等于高消费力

  正解:越有钱的人越有可能成为“房奴”

  调查发现,57.3%受访家庭拥有自有住房,36.1%租房居住。其中拥有自有住房的家庭,在住房消费上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采取贷款买房方式的比例越高(月均收入5000元以上家庭中,贷款买房比例为63.2%,月均收入1500元以下家庭中,这一比例仅为2.1%);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现有住房总价越高;在同一家庭收入水平群体中,采取贷款买房方式者,其住房总价远高于其所属群体的住房均价;在贷款买房群体中,贷款额度随家庭收入水平的增长而提升。

  误读3:美容护肤是女性的专利

  正解:男性每天照镜时间不输女性

  调查发现,城市居民用于美容护肤的花费约为107元/人/月,个人月收入4000元以上者,每月用于美容护肤花费更是达到了332元。现代都市人平均每人每日依然会花13.7分钟在镜子前自我检视和端详。美容护肤曾经是女性的专利,到如今已进入普通百姓家。据统计,33.4%的受访家庭中有男性美容护肤品,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家庭中备有男性美容护肤品比例更是超过半数;平均来看,男士每月用于美容护肤的花费约为80元;每日会花8.6分钟在镜子前自我端详。人到中年的70年代人,有着更强的注重外表的心态和相应的经济实力,46.4%的70年代家庭有男性美容护肤品。

  误读4:奢侈消费就是时尚生活的精髓

  正解:奢侈品依然停留于眼球消费

  曾有人断言,中国已经进入奢侈品消费时代。本次调研结果却表明:现阶段,在奢侈消费能力增长的同时,增长更快速的是奢侈消费的欲求。也就是说,对待奢侈品,中国人的态度是“想买,但并不会立刻购买”。有近2成受访者有为了买某件奢侈品而攒一段时间钱的经历,表明奢侈品消费欲求超过实际消费能力;12.3%受访者有买完奢侈品之后后悔的经历,表明奢侈品消费有一定的冲动盲目性。高学历、高收入、低年龄人群,攒钱买奢侈品以及买完之后后悔的可能性均更高。

  误读5:时尚生活就是派对和宴会

  正解:人际交往,舍近求远

  城市居民,呆在电视和电脑屏幕前的时间越来越长,平均每天达6.7小时;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网络朋友(51.6%的80年代后人有网友,人均拥有6.9个网友,每天与网友网络聊天时间达77.1分钟);越来越多的人(51.7%)有名片朋友(平时不怎么联系,需要联系时必须去翻名片查找电话号码)。但是,和家人交流沟通和邻居交往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城市居民平均每天与家人聊天相处的时间仅有57分钟。仅有1/4城市居民平时与邻居有交往。

  误读6:现代人不爱婚姻爱独居

  正解:家庭AA制小荷已露尖尖角

  对于40—50年代人来说完全陌生的婚前财产公证悄然兴起于70—80年代人中,在70年代未婚、80年代未婚者中,分别有17.9%和21.9%的人计划今后结婚要做婚前财产公证,其中个人月均收入4000元以上者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35.1%。

  在40—50年代、60年代家庭中,均有9成左右的夫妻婚后财产完全集中在一起,夫妻共同管理或者是交由其中较具有理财能力者管理。但是,在70年代、80年代未婚者中,分别有23.4%和21.8%者计划结婚之后会完全拥有或部分拥有自己的私人财产。而计划结婚之后家庭财务实行AA制,夫妻二人各自打理各自财产者比例也达9%。婚前财产公证,婚后保留自己的“私有财产”,甚至财产AA制,都市人的婚恋,理性和感性并存,婚姻是扩展自我而不是失去自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