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与全国和全省“职业规划之星”面对面——大学生职业规划究竟有啥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9:40 南方日报

  大学生就业之职业规划系列报道(一)

  每年11月都是各高校应届毕业生第一轮求职高潮的开始。然而,近两年各种信息反映,由于许多学生没有清晰的个人定位和职业规划等原因,找工频频失败或屡屡跳槽。这些现象不得不说与我国中等乃至高等教育在学生职业规划方面的缺失有关。那么,究竟什么是大学生职业规划?这种规划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在无规划的就业之路上,大学生们就业思路

存在哪些偏差?深圳高校的学子们对职业规划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如何?

  今日起,本报从“十佳职业规划之星”林俊浩和王湘惠说开去,推出“大学生职业规划”系列报道,期望能给大学生们带来一丝启发。

  人物出场:

  林俊浩,深圳大学大三学生,校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会长,在全国“航天杯”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深圳唯一入围者)和第三届广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本科组比赛中均获得“十佳职业规划之星”

  人物印象:

  沉稳睿智、认真踏实、思路清晰

  所学专业:

  工商管理

  未来职业规划:

  管理咨询顾问

  林俊浩:

  人生态度:从“注重结果”到“顺其自然”

  “做了职业规划,就业上是不是会好一些?这很难说,还有很多外在影响因素,可能毕业之后,就业环境、站的平台都不一样了,不是做一份规划就一劳永逸的。但做了规划的人一是会比较关注未来的就业,二是更容易应变周围的变化,因为脑子里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规划的理念,随时可以让自己有方向感。”

  我的规划

  进入大学后,我每学年都制定了一个“核心任务”,比如大一读人力资源方面的书,大二读营销财务,大三读战略管理、商业计划、策划研究等。而在我的职业规划里,毕业后每年也有自己的学习重点,逐步成长为助理研究员(市场研究)、实习咨询顾问(调研与营销)、助理咨询顾问(战略咨询方向)、咨询顾问(IT战略咨询)等。

  “获不获奖并不重要”

  记者(以下简称“记”):首先恭喜你作为深圳唯一入围的大学生获得全国“十佳职业规划之星”,能谈谈当时的情况吗?

  林俊浩(以下简称“林”):这次全国一共有728所高校参赛,总人数11万人,我们参加总决赛的有来自10个省份46名选手。在比赛中,规划作品评分占80%,现场演示占20%,我的现场演示是第一名,作品被定为“标竿作品”。本来大赛还要评出总冠军,但后来评委会觉得大赛主要目的还是传播一个理念,即“让大学生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所以最后只评了十佳。

  记:为什么参加比赛?

  林:其实大二的时候就参加了第二届广东省的比赛,当时就是希望借着这个契机,给自己制定一份比较完整和正式的职业生涯规划,至于获不获奖并不重要。后来只得了学校的十佳,不过学校就业中心因此发现我某些能力,推荐我加入学校职业规划发展协会。这次是代表协会参赛,规划方向和上次一模一样,都是“管理咨询顾问”,但增加了更细致的企业、专家访问和咨询。

  “我每年都有一个核心任务”

  记:听说你从高中就开始为自己做职业规划了?

  林:其实,人从小学就会有类似规划,不过是非正式的,比如梦想“我长大要当××”,稍微正式一点的是高考报志愿时。所以我认为,许多人的职业规划都始于高中,最好那之前就做一些个人测试,包括价值观、兴趣分析等。而在外国,美国人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大学入学教育的必修课就有职业生涯规划,一直很关注。

  记:那么正式接触“职业规划”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

  林:大一,学人力资源管理课时。所以进入大学后,我每学年都制定了一个“核心任务”,比如大一读人力资源方面的书,大二读营销财务,大三读战略管理、商业计划、策划研究等。而在我的职业规划里,毕业后每年也有自己的学习重点,逐步成长为助理研究员(市场研究)、实习咨询顾问(调研与营销)、助理咨询顾问(战略咨询方向)、咨询顾问(IT战略咨询)等。

  记:你觉得自己做了这种规划和没做有什么不同?

  林:其实做了只是让自己对未来更清晰一点,我的人生态度也因此发生改变,由以前的“注重结果”变成“全力以赴、无怨无悔、顺其自然”。

  “根本不需要讨论规划有没有用”

  记:在我接触的学生当中,许多人觉得制定职业规划犹如“纸上谈兵”。

  林:我们说“战略管理”首先是战略规划,它通过研究你的内外部环境得出你的个人能力,企业也是这样,它先找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再规划出企业发展战略、策略,否则企业无法发展下去。

  可是,有了这些就会发展得很好吗?也不见得。更重要的是后面执行力、创新力怎样,以及遇到问题之后如何解决等。我觉得根本不需要讨论规划到底有没有用,它肯定是有用的!要不国家、城市也不用去做“十一五”规划。

  记:做了职业规划,就业上是不是会好一些?

  林:这很难说,还有很多外在影响因素,可能毕业之后,就业环境、站的平台都不一样了,不是做一份规划就一劳永逸的。但做了规划的人一是会比较关注未来的就业,包括自己的学习方向、简历制作、人才市场信息、面试技巧等都会提前注意到,先人一步!二是更容易应变周围的变化,因为脑子里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规划的理念,随时可以让自己有方向感。另外,我觉得不仅要做规划职业,更重要的是规划自己的生活,热爱生命,以后还要规划自己的家庭,职业规划只是其中一个部分而已。

  记:就你的观察,目前校园里做职业规划的学生多不多?

  林:从这届比赛看,报名参加的有2000人,但交作品的只有300—400人。根据协会最近的一个调查,希望做个有效规划的学生超过80%,已经在做的不超过40%,做得比较好的不到20%。但这并不意味着没做规划的人不一定找不到工作,做了的人就找工理想。因为每个人的起点都不同,比如有人家庭背景好,父亲是高官,就基本不用考虑就业问题。

  “更看重就业质量和未来幸福度”

  记:你是深大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会长,据你所知,类似这种组织目前在深圳的高校中多吗?

  林:还比较多,很多大学如浙江大学、南京大学都有这种协会,只是名字称呼各有不同,但大家成立的时间都在2003年以后,深大是在2005年年底成立的。

  记:为什么是“2003年之后”这个时间?

  林:这跟我们的就业环境有关,随着就业压力增大和社会对人的要求提高,大学生要提早进入社会,这是各方面的一种需求。而职业规划设计这种比赛开展后,越来越多的学校都陆续成立了。

  记:这个组织能为在校生做哪些服务?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林:它由作为一种学校就业服务指导的功能,扩散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新问题。像我们协会的定义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每一个深大学子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即为他们寻找就业拓展空间,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就业率,更看重就业质量和未来幸福度。

  人物出场:

  王湘惠,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第三届广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高职高专组“十佳职业规划之星”

  人物印象:

  青春靓丽、自信大方、表达流畅

  所学专业:

  商务英语

  未来职业规划:

  室内设计师

  王湘惠:

  就业把握:以前是40分,现在是80分

  “我身边有两种人,一种是不论什么工作,哪怕是最基层的、月薪只有800元都会去做;另一种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比较好的,他们还在想‘我为什么要工作?’,甚至想在毕业1年后才找。比如,某家银行今天来学校招聘,有人会说‘哎呀!做柜台那么辛苦,我还不想去呢!’;有人觉得‘我不工作,家里也有钱养我’;也有人不愁就业,反正家里有关系。这两种人都很极端,我觉得第二种自我认识是比较浅的。”

  我的规划

  个人兴趣爱好的分析——我和职业的匹配度测评——评估机会(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外界和内部对你的优劣度的评价)——实现规划(我的想法是今明两年是前期准备,明后两年成为绘图员,2008—2009年达到设计师助理,2009—2012年成为室内设计师)——详细的行动计划——调整计划(比如我在实际中发现,我不适合室内设计,要为自己准备另一个方案,我的后路是橱窗设计)。

  “规划并不是想象般简单”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从什么时候知道有这个比赛?

  王湘惠(以下简称“王”):去年举办第二届的时候,当时我们学校是第一次参加比赛,今年则是5月份知道的。其实最初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什么是职业规划,我也是,这个词语我们很少想,于是学校先开一个讲座让我们了解。

  记:这种规划你以前想过没有?

  王:没有,如果说想过一点点就是“我以后要当什么”,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做、如何实现。

  记:如果没有这个比赛,你会为自己做这样一个规划吗?

  王:不会,因为不完全了解。但是当你接触了,就会发现事实并不是你想象的那般简单。我的职业规划是成为“室内设计师”,它的第一步是成为“绘图员”。我以前单纯地想“只要去做,只要会画画就可以了”,但是做的过程中发现,这个职业实在太专业了!除了会画画,还包括独创、点子和运用电脑的能力等,而且现在这个行业特别注重手绘能力。

  “花2个月访谈企业和专家”

  记:你怎么准备整个规划?是否遇到过困难?

  王:这方面的资料很少,能用的有些也已经过时或不齐全。需要自己主动去跟企业、专家进行访谈,所以我详细咨询过室内设计专业的老师,以及海大、居众等企业的业内从业人士。此外,规划除了我个人兴趣外,还有对我和企业、岗位的匹配度分析。所以我跟老师谈“在他们眼里,我的学习成绩如何?适不适合这个职业?”跟海大的企业人士聊“你们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看重的员工的素质是什么?入行最需具备的基础能力是什么?在每个阶段,爬坡的时间和能力又是什么?”这在我整个规划中花了2个月时间。

  记:你的职业规划主要分为哪些内容?

  王:个人兴趣爱好的分析——我和职业的匹配度测评——评估机会(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外界和内部对你的优劣度的评价)——实现规划(我的想法是今明两年是前期准备,明后两年成为绘图员,2008—2009年达到设计师助理,2009—2012年成为室内设计师)——详细的行动计划——调整计划(比如我在实际中发现,我不适合室内设计,要为自己准备另一个方案,我的后路是橱窗设计)。

  记:评委给你这个规划的评价是什么?

  王:“细致而有说服力,给人留下很深印象”,同时建议我将所学的英语专业和室内设计结合起来,这样可以看懂最新出版的专业书,跟外国设计师聊天,和客户是用英文熟练沟通。在省里参赛时,我的分数是高职高专类第三名,前两名都是广州。

  “会做职业规划的学生只有10%”

  记:有人觉得职业规划大赛的作品理论性比实操性强,你怎么看?

  王:我的作品,可以说每一步都是用心去做的,是和自己未来的路联系在一起的,很多选手都是这样。比如,这次本科组一个汕头赛区的女生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她的目标是在我国一个面向全球的频道当汕头话节目主持人,这个频道每天用7—8种语言播报,其中就有汕头话。而之前她已经有了5—6年电视主持经验了,所以感觉她的规划很有说服力,现场演示最高分的也是她!但也有实操性不强的,有个女生目标也是毕业后当主持人,但她只在大学担当过主持人而已,规划很不实际。两人对比很强烈。

  此外,的确有很多人认为职业规划是“纸上谈兵”,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职业规划”,在我的人际圈里,这类人占了60%,另外40%是“有些了解”。而这40%的人里,20%只知道这个词,10%觉得“有用,但不知道怎么去制定”,真正“不仅了解,而且会做的”只有10%。

  记:我们现在作个简单比较,以满分100分计,你能否给自己规划前后的自我认识、就业把握打个分?

  王:以前最高也只有40分,现在是80分以上了!

  “每个应届毕业生都有必要去做”

  记:周围的同学现在的就业心态怎样?

  王:我身边有两种人,一种是不论什么工作,哪怕是最基层的、月薪只有800元都会去做;另一种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比较好的,他们还在想“我为什么要工作?”,甚至想在毕业1年后才找。比如,招商银行今天来学校招聘,有人会说“哎呀!做柜台那么辛苦,我还不想去呢!”;有人觉得“我不工作,家里也有钱养我”;也有人不愁就业,反正家里有关系。这两种人都很极端,我觉得第二种自我认识是比较浅的。

  老实说,我以前也有这种想法,觉得“一份工作不好做,我就不做了”,规划之后这种想法就改变了,我觉得工作对于我以后的生活、家庭都很重要。父母年纪已经大了,做儿女的不可以认为家里经济还不错,就想无忧无虑地生活。

  记:你现在感觉自己比其他同龄人更有优势吗?

  王:一方面,职业规划帮助我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提醒我要踏入理想行业需做哪些准备;另一方面,起码在第一天面试时,我对这个行业要更了解,甚至说已经有两种不同的想法了,现在的我已经了解了社会对我的优劣势评价,而他们很可能是走一步算一步。即便是在入职一段时间后,我也清楚每个阶段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我会比别人爬升得更快。我觉得职业规划,每个应届毕业生都有必要去做。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

  专题策划/统筹张玮专题采写张玮摄影何俊

  图:

  资料图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