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信赖的村支书——记获嘉县照镜镇楼村党支部书记许福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06:10 大河网-河南日报

  

群众信赖的村支书——记获嘉县照镜镇楼村党支部书记许福卿
一条条笔直洁净的水泥街道,一排排别具风格的村民住宅楼,一行行婀娜多姿的街道景观树,一片片翠绿如毡的草坪,一座座整洁漂亮的现代工厂,一群群身着统一制服的农民工……这就是充满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获嘉县照镜镇楼村。

  资料显示,2006年,楼村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近6亿元,上交国家税收1100万元,村财政收入8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500元。

  捧着这些沉甸甸的数字,记者驱车来到楼村。

  麦收时节,楼村一派繁忙景象。

  听说记者采访,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争相要给记者说说他们眼中的好书记——许福卿。“俺的书记,好!确实好!他好在几十年如一日给大家办好事;好在几十年与村民一起苦干实干;好在几十年从未沾过村里一点光;好在请来科技财神让大家过上了小康生活……他是村民的贴心人,是群众信赖的好书记!”

  “当干部就别怕吃苦吃亏,要想干成一番事业,只有苦干实干。”

  许福卿,上世纪60年代从新乡工业专科学校毕业后,毅然返乡务农,已有41年的党龄,1971年任楼村党支部书记,整整36个春秋了。

  84岁高龄的张全芝,谈起许福卿时动情地说:“福卿书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干活不惜力,能吃苦,几十年如一日同群众一起苦干、实干,真是不容易啊!”

  村民们不会忘记,30多年前,在治理盐碱地的10年大会战中,参战的千名干部群众或因事因病都歇过,只有许书记没有歇过,出勤率全村第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10年苦战,楼村3000多亩盐碱地全部成了旱涝保收田,亩产由几十公斤提高到300多公斤,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

  “许书记不光吃苦耐劳,还自愿吃了不少亏呢。”谈起许福卿吃亏的事,眼不花、耳不聋的90岁高龄许老太太扳着手指头说个没完。

  先说选住楼房的事。楼村村民的住宅楼,实行的是集体修建,村民自由选择。首批778套住房一夜间认走了777套,剩下一套死活没人要。原来这套房的地基以前是化粪池,还淹死过人。许福卿得知情况后说:“既然大家都不要,那就给我吧。”

  再说向村里交工资的事。1999年组织上给许福卿办理了转干手续,被任命为镇党委副书记,开始给他发工资。许福卿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后,二话没说竟如数交到村里。他向干部群众解释说:“我是楼村的支书,应当拿村里的工资,这个额外报酬属于村里。”就这样,直到现在,这份“额外”报酬一直交给村里,据村会计统计,8年多来,许福卿上交的这份工资一共是76422元。而他自己一直和其他村干部一样只领村上的工资。

  谈起这些,许福卿淡淡一笑:“当干部就别怕吃苦吃亏,怕吃苦吃亏就别当干部。要想干成一番事业,只有苦干实干。楼村从一穷二白走向富裕,靠的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科技是财神,谁拜谁受益;决策重如山,科学加慎重。”

  楼村村办工业,上世纪90年代起步,目前各类企业达28家,没有一家大起大落,没有一家冒烟、排污,拥有11个高新技术产品,5个产品出口,成为全国农村少有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

  许寿吉——新乡巨晶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楼村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见证人之一。“没有许书记对科技的‘笃信’,没有他的正确决策,楼村的村办工业不可能有今天。在这成功的背后,凝聚着许书记崇尚科学和科学决策的智慧和心血。”

  1992年11月,铝粉厂动工。4个月后正式投产,生产的高科技产品氢氧化铝,当时填补了省内空白。

  投产当年就盈利80万元,两年后提高到400万元。而当时2000多口人的楼村、3000多亩耕地,农业产值才200多万元。

  实践出真知。楼村人打心眼里钦佩当初许书记力排众议的决策:“要上项目,只能上有一定技术含量、别人没有的项目;只有走引进、消化、吸收技术的路子。”

  许福卿趁热打铁,决定上马高纯氧化铝项目。

  高纯氧化铝的纯度要达到99.99%,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很高,当时,世界上只有几个发达国家能够生产,但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这一项目1996年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试验生产的小批量产品被农业部确定为高科技产品。

  为尽快攻克技术上的难题,许福卿和村干部们兵分多路,诚恳邀请来了郑州轻金属研究所、上海硅酸研究所、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经过整整6年攻关,到2000年年底终于研制成功。仅此一项,楼村投入的研发经费就高达600余万元。

  高纯氧化铝研发成功后,许福卿又开始酝酿另一个高科技项目——医药中间体无水哌嗪。

  一次偶然的机会,许福卿得知,曾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做过数年访问学者的有机化学博士、天津大学化工研究所陈立功,手中握有当时在国际上尚属科技尖端的项目——无水哌嗪,正在寻找合作伙伴。

  “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争取到这项技术,那咱楼村可就要大发展了。走,咱们到天津拜拜这个科技财神。”许福卿在村干部会上急不可耐地说。

  第二天上午,他便带领两名年轻干部背着干粮,踏上了北上天津的路途。正值春运高峰,在新乡火车站等了半天也没买到车票,一急之下,他们登上了去河北邯郸的长途汽车,之后又转车到保定,因大雾锁路,直到第三天上午才到达天津。

  3天下来,许福卿和两个村干部只啃了几个馒头,喝了点矿泉水,加上寒冷天气和旅途颠簸,60岁的许福卿病倒了:重感冒,高烧39摄氏度。

  “许书记,咱们找个旅馆先住下,待病好后再去拜访陈博士。”两名村干部关切地劝许福卿。

  “不中!要是让别人抢了先,把技术拿走了怎么办,那咱们可是后悔莫及呀。”许福卿焦虑地说。

  偌大的天津大学,又逢放寒假,到哪里找陈博士呀?几经打听,几经进出校门,直到晚上9时才找到陈博士的住所。

  望着面前3位农民,陈立功博士很是惊讶:“你们找我有什么事?”

  “俺们是来向您学习‘无水哌嗪’技术的。”许福卿彬彬有礼地回答。

  “怎么,你们知道‘无水哌嗪’?你们具备研发试验‘无水哌嗪’的条件吗?”

  当许福卿有条不紊介绍了他们的计划,特别是详尽介绍了创办高纯氧化铝项目后,陈博士瞬间由惊讶转为惊喜,又是让座,又是倒茶,谈话一直持续到深夜。

  或许是许福卿个人的魅力产生的吸引力,或许是楼村人创办高纯氧化铝项目精神的感召,陈博士终于将合作之手同村办企业握在了一起。

  许福卿带领楼村人,不负陈博士所望,当年就完成了无水哌嗪的小试、中试工作,次年正式建厂投产,产品一次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全部出口。

  这一举动令陈立功博士大为震惊:许福卿了不起,楼村人了不起!

  2003年春,在陈博士的努力下,天津大学破天荒地在国内农村设立科研机构——天津大学楼村精细化工研究所。

  在天津大学楼村精细化工研究所的支撑下,楼村又相继推出了2——氰基吡嗪等8个国内少有的属高科技的精细化工产品。目前,楼村拥有11个高科技产品,其中两个填补国内空白,5个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村办工业步入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说起楼村村办工业的成功,许福卿说:“科技是财神,谁拜谁受益;决策重如山,科学加慎重。”

  “只想自己富,不要当干部;要当好干部,必须走正路。”

  在与楼村干部群众交谈中,没有一个说许福卿沾过村里光的,没有一个不说他是基层干部廉洁奉公的典范。

  许福卿身兼楼村实业公司总经理,村企业有数十辆小汽车,除公事活动借用外,私事从未用过企业的车。几十年来,他上下班或到企业调研,一直坚持骑自行车。即便到十多公里外的县城办私事,经常也是骑自行车。

  10年前,许福卿和村干部们形成共识:每年主动邀请审计部门进行一次审计。一是发现和杜绝经济方面的问题和苗头;二是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

  首次审计活动中,审计人员非常纳闷:在别的地方审计,主动来找的人络绎不绝,有的是为了“捂”,有的是为了“揭”,可楼村竟无一人来找。经过一周的系统审计,不但未发现一点问题,反而发现一些“蹊跷账”:招待客人用过的酒瓶子、办公剩下的废纸,甚至连欢度春节的烟花爆竹废纸等,也被当作废品卖成钱作为集体收入入了账。过去9年的审计报告显示:楼村50多名村干部和企业家,无一有经济问题,无一有违规违法行为。

  许福卿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严格约束家人和亲戚。

  许福卿的长子许寿国,高中毕业后到部队当兵,在部队读了大专,入了党。复员后,在县城某国企当普通工人。1992年下岗后回到村铝粉厂当推销员,人品好,能力强,每年完成推销额200多万元,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大专学历、共产党员,凭我这条件,凭我的能力和政绩,在厂里当个小头头,咋说都够格!”许寿国心平气和地说:“为了父亲的清白,俺甘愿做一名普普通通的销售员。”

  许福卿常说:“只想自己富,不要当干部;要当好干部,必须走正路。当干部就要做到身不懒,嘴不馋,财不贪,心不偏。”他用行动诠释他的诺言。

  “拔高的材料不能念,浮夸的数字不能报,虚假的荣誉不能要!”

  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没人乐意做。可楼村村支委郭照梅却一抓就是近20年。

  说起10年前楼村的一次计划外生育事件,她历历在目。

  一位村民做过上环结扎手术后意外怀孕,便主动去镇计生办做手术,手术却一再失败。做过第五次后,医生再不敢做了。年底,许福卿把这个情况如实上报到县里。

  县计生委犯了难:不如实上报吧,这事确确实实存在。如实上报吧,这件事有客观原因,况且楼村是个计划生育先进村,出现计划外生育,难以向领导交待。

  许福卿说,要实事求是。正因为楼村是先进村,这事才必须上报。就让俺楼村做一次“反面教材”吧。

  时任县计生委主任的邹福寿把事情原原本本汇报给了县委书记和县长。

  这一年,楼村失去了保持多年的“计划生育先进村”称号,却得到了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自颁发的“求实奖”。

  拿着“求实奖”的锦旗,许福卿说:“这奖不烫手,俺拿着开心。”

  许福卿告诉记者:“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楼村不搞。一切要从楼村实际出发,无论做啥工作,都必须从全体村民的最大利益出发。就是塞到手里的荣誉,只要不是真的,俺也坚决不要!”

  许福卿确实有将到手的“荣誉”退回去的经历。

  1996年楼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

  春节刚过,县里召开上年工作表彰大会,会议宣布,要给工农业产值达双亿元的楼村代表披红戴花。

  村里产值咋凭空多出了6000万元?许福卿当场急了:“这上面的数字不实,这个荣誉俺村不要!”

  全场霎时皆惊。

  有人说许福卿“傻”了:这么高的荣誉,外村想得都得不到,可你许福卿却拒绝!

  “当‘村官’,上要服从上级领导,下要无愧于全体村民。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是,再难也要坚持实事求是!当这个‘村官’,就得拔高的材料不能念,浮夸的数字不能报,虚假的荣誉不能要,不符合实际的事不能干!”许福卿说得坚决。最后硬是把荣誉退了回去。

  “群众心里有杆秤,群众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

  楼村“两委”新办公楼的建造,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原来的村“两委”办公室,低矮、狭窄、潮湿,只能摆放一桌一椅。

  1980年,建造村办公楼的事宜,被许福卿提上了议事日程,为此,他筹措了3万元资金。

  当时村里吃水用的是浅井地表水,又咸又涩又不卫生。村里几个小学生图凉快,喝了生水,腹痛拉肚子,把大人们吓得不轻。

  许福卿毫不犹豫地把建办公楼的钱改作打深水井用,安装了自来水,仅仅半年时间,家家户户就用上了甘甜的自来水。

  1995年,村办企业利润达到800万元,村“两委”确定:办公楼能盖了!

  夏天,阴雨连绵。村小学校教室灌进了水,房顶漏水,墙上泥皮脱落,有的教室成了危房。

  许福卿召开村民大会,决定再次缓建村办公楼,把建办公楼的钱用于改造学校,共筹集300万元,把村小学、中学教学楼全部重建,成了方圆数十里最漂亮的农村学校。

  1998年,村两委会第4次做出建办公楼决定。然而此时,因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几个出口产品受阻。村“两委”会又一次决定:再缓建办公楼,把资金交给困难企业,支持企业发展。

  直到2001年,楼村实业公司总利润达到了2100万,许福卿才召开村民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拿出120万,建起了现在的村委办公楼。

  13个姓氏,3000多口人,几十年来,楼村没有发生过任何宗族纠纷,更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大家都像是处在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1999年、2005年,楼村先后两次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2000年,许福卿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6年被中组部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连续当选为省第五、六、七、八、九、十届人大代表,日前新乡市委再次作出关于开展向许福卿同志学习的决定。

  人们有理由相信,在许福卿的带领下,楼村的明天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②9

  □本报记者聂广鹏贺棣葆董建矿

  本报通讯员杨勤茂赵同增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