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婺源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09:06 大江网-江西日报

  在全国各地,活跃着一支鲜为人知的木门制作大军,他们一年创造了约50亿元的销售额。但是,这扇农民自己开启的“致富门”,如今却面临“关门”之忧——

  在全国各地,有两扇“门”,大多是江西人做的:一扇是铝合金或塑钢门,做这种门的是安义县农民,而做工艺木门的,则多是婺源县农民。

  7月20日,记者在上海市奉贤区郊外的一间普通厂房里,见到了婺源县人汪社金。这位35岁的农民已经在上海做了10年工艺木门。他说,在上海做木门的婺源人,大约有几十人,而在北京和天津更多,往少一点算,一年创造的销售收入不下50亿元。但是,当记者问及以后打算时,他说:“现在这行业越来越难做了,我很想转型。”

  在与上海做木门的生意人交谈时,几个疑问涌上记者心头。

  为何做不大

  在上海,木门生意做得最好、最大的,是上海江西商会副会长程晓民。不久前,他接到一单上海世博会某动迁工程木门生意,制作和安装了2.4万扇门。他和众多走出山门做木门的婺源人一样,创业之初非常艰难,特别在上海这个门槛很精的国际化大都市里,婺源人能够以一扇“门”在上海扎根,非常不容易。

  但程晓民对记者说:“‘婺源门’要做大做强,谈何容易?!”现在,他已把木门生意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已成功转型到其他行业打拼,来钱比做木门快得多。

  汪社金说,现在浙江投资数千万元办起的门厂,他数得出来的就有50家。而出来创业十余年的婺源人,投资过1000万的木门企业却没有一家。

  为什么做不大?有小富即安的思想和民间融资渠道狭窄等原因,但主要原因是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小。

  婺源人涉足门业,固然与婺源多产木头和多出“木商”有关。十几年前,木门行业的“吃螃蟹者”把工厂开到各大城市郊区,依靠给散户做门起家,发展到现在的接订单、包工程等。开始几年,木门生意很好做,一扇门让价一两百元钱是常事,但现在客户越来越精,连“门缝”的尺寸都给算到了,一扇门能赚上十几块甚至几块钱就算不错了。利润摊薄令过去不计成本的小厂难以维系,而要有规模效益,又不是一个作坊式的小厂顷刻能实现的。

  为何做不久

  企业能否长久做下去,业主心理素质非常重要。“婺源门”面临“关门”,是小富即安心理作祟。

  婺源农民汪思林在上海的创业经历很具代表性。曾雄心勃勃想当一代“门王”的他在嘉定区租了几间厂房,以股份制形式吸纳了10名婺源人,成立有限公司。公司成立第一年,每位股东分红就有4万元。但当他正按“门王计划”实施时,10名股东集体提出“辞职”。股东离开后,或另立门户,或拿着红利、股本回家“吃老本”。大伤元气的汪思林认为这是婺源人能共苦而不能同甘的思想使然。同乡人一起创业,不补台,却拆台,翅膀一硬各自飞,抢自己人生意。

  这些弱点同样反映在汪思林身上,他并不否认自己很浮躁。实现了原始积累的婺源“门老板”,由于和建筑行业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开始涉足房地产行业,木门生意倒变成了他们的“偏门生意”。汪思林看到那些成功转型的“门老板”后,坐不住了,恨不得立即换个行业做一做。

  哪个行业赚钱就做哪个行业,这是商人的共性。但正是由于这种浮躁心理,才使“婺源门”开合两难。

  为何做不精

  要在竞争加剧、利润越小的行业做下去,只有一个办法:做精细。

  已经把木门、防火门等生意交给妻子打理的程晓民深有感触地说:“‘婺源门’的出路只有一条,向‘精’里做,做专业了,才能做出高附加值的产品,才有发展壮大的可能。”

  遗憾的是,没有人愿意为“婺源门”的专业问题着想。婺源还没有木门行业协会,没有人分析产业走向,没有人把松散型的“门”老板聚集在一起里研究对策,婺源人甚至还没有做这样一个梦:有那么一天,在某幢摩天大厦的每一扇门上,打上属于自己的品牌。

  在上海打拼了10年的汪社金对记者说,在上海做木门的婺源人,只有他为自己的产品注册了商标。据他了解,所有婺源人在全国各地做的工艺门,注册商标的少之又少。工艺门没有商标,能否叫“工艺门”,要打问号。程晓民说,如果产品没有商标,以后只能给浙江后起的门厂做贴牌生意了。没有自己的品牌,便不可能有自己的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任何做大做强的可能。

  本报记者江仲俞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