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书法“墨耕”不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11:30 南方都市报

  痴迷书法“墨耕”不辍

  老革命潘豪文革时挨批仍抽空抄毛主席著作

  逝者:潘豪

  性别:男

  终年:77岁

  籍贯:广东从化

  生前住址:珠海市香洲区

  每隔一段时间,赵美珍总会把家里的“文房四宝”拿出来看看、摸摸,上面似乎还留有爱人潘豪的温度。而他晚年每天在桌边苦练毛笔字的样子也成了赵美珍永远的记忆。2个月后,也就是重阳节那天,远在国外的女儿都会回来,再送父亲一程,让他入土为安。

  “外公那个时候……”

  生于1930年的潘豪不到14岁时,就走上了革命道路。那时,他还在从化老家读中学,学校组织的一次演讲比赛让他脱颖而出,不仅拿了第一名,还因为其良好的口才和机灵性格被学校的地下党人赏识。两年后,16岁的“小鬼”入了党。

  “他有时会用他的这段经历来教育外孙们。”赵美珍说,潘豪看到外孙不敢一个人睡觉,就鼓励他们要做个勇敢的人。“外公那个时候……”潘豪喜欢用这样的开场白。他给孙辈们讲,当时他为了给山上领导送信,经常在晚上也要爬很高的山,一个人“走黑路”。“那个时候,山上还有老虎、野猪呢。”

  1946年2月到1949年2月,潘豪在从化吕良口任地下工作情报员,之后去了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三支队三团做机要员。有一次,地下党领导冯康手里拿着一叠毛主席著作,对他说,国民党军队要戒严,要搜查,你立即把这些资料转到安全的地方。潘豪接过这些资料,并不因为国民党马上就要过来而手忙脚乱,沉着冷静地把资料放到学校讲台下面,然后在上面盖上破帽子、破报纸等杂物,最后安全过关。

  不怕说蹩脚英语

  聪明、机灵的潘豪在解放后也从事机要工作。也许是工作的缘故,他对数字特别敏感,基本上能够达到过目不忘的地步。“他很少翻看家里的电话号码。”赵美珍说,三个女儿的手机、固定电话号码,甚至多年没有联系的老朋友电话号码,他都能随时想起。

  1979年5月,潘豪来到珠海工作,任珠海市纪检委副书记。之前,他也在汕头、佛山等地工作过。1989年5月到1991年5月,潘豪出任珠海市人大副主任,离休后,受在美国工作的女儿邀请,他也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

  “他这个人很不怕出丑。”赵美珍笑着说,在国外,将近70岁的潘豪为了和别人沟通方便,向女儿“请教”了一些英语日常用语,虽说得不怎么样,但他一点都不害羞,一有机会就用上。有次,他送外孙上幼儿园,遇一只大狗拦路,虎视眈眈,一副随时要冲上来的模样。担心大狗会伤着外孙,潘豪大声地喊叫,吐出一串外语:“baddog ,baddog(坏狗)……”不知道是因为他喊得大声,还是因为狗的主人听懂了“潘式英语”,立即从屋里出来喝退了大狗。“讲起这件事情,我们就会觉得好笑,没有想到关键时候他的英语还挺管用。”

  练字见缝插针

  和学英语比起来,潘豪更喜欢练习书法,甚至达到“痴迷”状态。“如果不打扰他,让他练习一天都没有问题。”赵美珍说,潘老在早年读书时就喜欢写毛笔字,但后来因为工作繁忙,一直不能抽出大段时间来练习。“瘾”上来了,也只能是见缝插针,就地取材,报纸、地板都是他练习的地方。

  “文革”时期,潘豪也受到了冲击。白天他种田、扫地“接受再教育”,晚上有时还要被批斗。但一有机会,他还是坚持练字。“那个时候,他把毛主席著作用毛笔抄了一遍。”赵美珍说,潘老特别喜欢写草书,有些人知道他的字写得好,还来向他求字。

  离休后,潘豪的书法瘾终于能够好好得过上一把了。早饭刚吃过,他就把宣纸铺开,磨墨。蘸满墨汁,他一脸凝重,好像要解决革命中遇到难题一样,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消失了……摘抄报纸、书籍,有时他还会“老夫聊发少年狂”般诗兴大发,并心到笔到。脚边报纸上很快就堆了一层他写过的宣纸。

  写完后,潘豪通常会大声朗诵并让妻子鉴定,如果妻子觉得好,他就会留下,不好他则毫不吝惜地扔掉。甚至去美国看女儿时,他也不忘把“文房四宝”带上。但前列腺癌,让他在今年2月5日不得不永远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热线:8885885

  采写:本报记者 阮妍妍 图片:本报记者 冯宙峰 翻拍

  图:

  潘豪在美国探亲时的留影。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