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奖治污究竟能产生多大的效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00:19 红网

  为治理好环境污染,山西省环保局又推出重奖举措:对退出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前五名的,奖励100万元;退出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前十名的,奖励200万元。(2007年8月13日《山西晚报》)

  用奖励的思路和办法,来鼓励基层政府治理污染,改变污染严重的情况,这是没有错的。然而,它未必能收到如愿的效果,让严重污染的现象得到根本上的改观。

  实事求是地讲,污染严重的现象,并非山西省一地。江南水乡的无锡前些时闹了几天水荒,就是因为太湖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导致水体严重变质。可以说,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无论乡村,还是城市,没有污染的乡村和城市可能是“凤毛麟角”。唯一的区别只是程度轻重不同而已。为什么污染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根本原因就是为了片面追求高GDP。一个地方的GDP低,或者增长的速度非常缓慢,那么基层政府是要“打板子”的。而为了追求高GDP,我们就以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就走西方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这样一种不惜牺牲环境而求得经济发展的现实环境下,重奖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难道这一、二百万元就能抑制追求高GDP的冲动?就能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

  一、二百万元的奖励金额看上去是很大的数字,算得上是巨奖了。但是与用牺牲环境换来的经济效益比,可能是“芝麻”与“西瓜”的关系了。说句实在话,如果政府真的想管,污染现象哪有管不住的?问题是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根本不想管不愿管,相反倒是袒护、保护、支持那些污染企业。因为那些污染企业虽然带来污染,但是它们带来了经济效益,带来了地方财政收入。并且污染越严重的企业越是当地的利税大户,越是当地政府的“特保儿”。如果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对污染企业实行整顿,来个“关停并转”,那么损失的恐怕不止这一、二百万了。特别是像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好不容易弄出一个产业,好不容易招来商引来资。治污将企业、将投资治死了、治走了,那损失的岂止是一、二百万啊。“两权相衡取其轻”。一些地方政府怎么会为了一、二百万的奖励而牺牲更多更大的利益呢?

  山西的污染在全国属于严重的省份,还有一个非常至关重要的原因,这就是与它的产业结构有根本性关系。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煤炭工业占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接近50%。在一些地方,其经济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完全是靠煤炭工业。而煤炭工业是一个很容易造成污染的产业。在一个以煤炭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地方做好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将严重污染程度降下来,决非仅仅是靠一、二百万的奖励能做到的。煤炭工业成为“绿色”工业、成为“环保”工业,撇开观念问题不谈,仅从技术角度而言,难度是非常大的。它需要大量的投资,需要对现有煤炭生产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现代化的煤炭生产集团,需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需要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工人和具有环保意识、懂得现代煤炭生产管理的管理者。而这些重奖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俗话说:“治病治心,治树治根。”治理环境污染就要针对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否则,工作做了不少,收效却甚微,甚至一点收效都没有。

稿源:红网 作者:匡生元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