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花大钱 为咱老小区搞物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04:2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居住于洗面桥巷2号院的王长秀,比从前更有安全感了。昨日,她骑车回到小区后,随手把车停在了楼下,未上锁就上楼取东西了———这在从前很难想像,因为她只要马虎一点,车子就可能被小偷“关照”了。

  ■59岁的王长秀正享受着一项“亲民、利民、爱民”措施———从今年5月开始,武侯区浆洗街街道办事处联合武侯区公安分局浆洗街派出所在全市范围内首创物管中心,出资金、招保安、换门卫……一场针对老旧小区的利民措施,在浆洗街街道办事处前期已投入120万元的现状下,正惠及6个老旧小区。

  从前

  自行车放床前 天亮就不见了

  小区从前是个什么模样?“脏,乱,差!”王长秀摆了摆手。

  “以前尽管每个月交4块钱的物管费,还是经常掉车。”王长秀指了指单元楼下几辆临时停放的自行车说,“以前哪敢停这里。”有一次,小区一个居民把自行车扛到楼上,晚上放在床前。不料天亮后,睁眼一看,车子不见了。即便关门闭户,小偷还是深更半夜来家里“做客”。饱受诟病的还有小区的清洁,纸屑、塑料袋,经常东一张西一坨乱丢。

  而门卫文纯友的记忆是,从前他在看守2号小区时,没有访客登记簿,如有陌生人来访,他问上两句,觉得过得去,就让人进去了。至于这人干什么,他少有过问———事实上,这个小区是浆洗街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诸多老旧小区的缩影。

  根据浆洗街街道办事处的调查,该辖区内共有26个老旧院落,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设计规划落后、配套设施不全、经费保障困难,导致物防、技防、人防形同虚设,小区院落管理混乱,各类盗窃案件时有发生。由于各类治安、刑事案件高发,该辖区甚至被成都市公安局确定为全市50处高发案辖区之一。

  改变

  打破“三不管” 花200万搞物管

  但这个背景,正在成为一份记忆。从今年3月开始,一项旨在改变老旧小区“三不管”(单位不管、物管不管、居民自己不管)等现状的举措,开始在浆洗街街道办事处、辖区派出所等有关部门中酝酿。

  据浆洗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熊玲介绍,今年5月,街办出资成立了一个物业管理中心,并在5个社区下设分中心。物管中心首先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27岁、身高1.66米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社区物业专业保安队伍,共有52人,统一配备制服、胶木棍等装备,制定了“保安人员管理规定”,他们将被逐一分派到26个院落内。

  在硬件设施上,街办更是煞费心思。没有门卫值班室、执勤点、院落大门的,他们代为修建;围墙破烂的,推倒重建;设定机动车停车点,新建非机动车停车棚。武侯公安分局则配合街办在各个院落的防范死角处,安装摄像头、报警器,实行24小时监控。让此前鲜见的技防设备走进老旧小区,并将在以后逐步纳入警方“天网”监控的范畴。警方还组织人员重新编写修订了门卫职责等各项制度。

  “这算得上是低档类物业管理了!”熊玲说,在26个小区的“综治”投入上,街办曾预计将达到200多万。但目前仅仅在6个小区的治理上,他们就已投入资金达120万元。这其中,包括用一年22万的资金聘请20多名环卫工人;而对院落的墙面、绿化等整治则已砸进38万元。

  现状

  老旧小区变得干净漂亮又安全

  进出洗面桥巷2号院时,居民小罗总喜欢在门口驻足一会儿———这扇古式大门,包括围墙上的张飞塑像,令此前对小区印象不佳的他,开始心生好感。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2号大院。从王长秀的叙述中,已经很难找到过去院子的影子:院落大门彰显着一派复古风格,青瓦屋檐,上书“家和苑”三字。进门左侧为门卫室,墙上悬挂着《小区院落门卫管理制度》《会客制度》等。老门卫文纯友被收编为新门卫,身上穿着崭新的“ZB”(治保)服。桌上摆放着巡逻检查登记簿、值班登记簿等4本“绿皮书”。进门右侧为一围墙,上面刻画着张飞等三国人物的塑像。在两幢居民楼之间,修建有两个塑料棚搭建的“活动区”。颇受诟病的停车棚也焕然一新,石棉瓦换成了塑料棚。过道上,两个婆婆摇着扇子,纳凉说话。行道树郁郁葱葱,地上没有一片纸屑。

  事实上,旧貌换新颜的小区院落,正在悄悄改变着居民们的心境。在13年前就搬到小区、曾目睹无数次脏乱差的王婆婆说,现在小区变得“顺眼多了”,楼道干净,花园也漂亮,“连门卫的态度都变了!”以前,文纯友因为怎么管也管不好,没人听,他有些灰心,但现在“我比以前干得更起劲!”

  将来

  “政府物管”武侯区昨起推广

  浆洗街街道办事处的成功试点,正成为武侯区“综治”辖区老旧小区的范本。

  昨日下午3时,由武侯区政法委、区公安局等部门牵头的“物管进社区,保安、技防进院落”会议,在衣冠庙旁南充宾馆六楼召开,而与会者中一个重要群体,就是武侯区13个街道办事处的综治分管领导,14个派出所分管基础工作的副所长,他们将托起这项惠民措施在全区范围内逐步开展的重任!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政府已在前期做出巨大投入,如何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让这项措施持续不断地“惠民”呢?“目前,就是亟须转变居民的观念!”熊玲表示,政府已在进行系列宣传,教育居民权衡“平安与金钱”之间的关系,引导居民逐步树立“花钱买平安”的观念,合理缴纳物管费,积极投入到小区防范建设中。按照构想,今后对老旧小区实行标准化物业管理之后,或许物业管理费将按“街办出大头、居民出小头”的原则进行收取,既保证物管中心的正常运转,又减轻居民负担,并增加他们在小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居民乐于接受,主动配合。“比如,2号院持续多年、每月4元的物管费,尽管现在都要上交物管中心,但这笔物管费目前仍按4元/月的标准进行收取。我们现在的主要工作,是让他们先接受这项惠民措施!”

  一个比较好的征兆是,部分此前被认为是“老大难”、几乎从不缴纳任何费用的居民,已开始缴纳物管费。“其实,环境改变后,也在转变着他们的观念。”熊玲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憧憬。

  本报记者 辜波 实习记者 钱佳祎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