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流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08:00 解放日报

  一登上文化讲坛,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就笑着“宣布”:我出生于浙江南浔,今年是我“移民”上海50周年。

  亲切的开场白,引发了台下不少新上海人的微笑,立即对其《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流动》的演讲题目有了一种具体的感知。

  身为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对上海文化的源流颇有研究。他认为,上海之所以能够在文化上具有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少有的优势,出于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租界,一个是移民。前者虽然违背了人民的意愿,但在客观上对新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上海文化的真正形成,却是依靠了后者———人的互动交流。

  随后,葛剑雄对上海文化的各方源流进行了细致梳理:苏浙地区的移民提高了上海的人口素质;广州的涉外人才来到上海,南京路上四大公司都系广东人所有;在机器制造、矿产上颇有擅长的湖北人,则推动上海矿业、制造业的发展;犹太人在上海经商,诞生了沙逊、哈同等大亨;白俄贵族也有不少流亡上海,带来了他们的高雅文化……正是海纳百川,吸取各方营养,才造就了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

  葛剑雄特别指出,当时上海尽管汇聚各方人士,但上海的人口绝不是只进不出。以数字为例:上海人口流动最高峰时每年约迁入50万人而迁出的人也有45万以上。“有进有出”,说明上海的文化既有集聚能力,又有辐射能力。人口的双向、多向流动,构筑了良性的循环交流,在此过程中,长三角地区的整体水平被推向了更高的高度:“我举一个大学的例子,当时复旦以新闻、心理学专业见长,交大以工程学出名,同济的医科、土木工程是特色。而当时上海周围的几所大学也都各有千秋。比如苏州东吴大学,是代表中国法学最高水平的高校;又比如浙江大学,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有40多位院士。又比如无锡国专,很多国学大师都是在那里受过训练的。”

  1958年,体制以外的人口流动停止了。改革开放后,这一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流动让上海焕发出新的文化活力。当今,资讯越来越发达,交通越来越方便,文化的交流似乎没有阻碍。然而,葛剑雄认为阻碍文化交流的因素依然存在。如何减少行政区划、单位所有制对文化交流的不利影响、消除人口“有进无出”的思想误区,都是我们今天要讨论、解决的问题。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