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旅游名省灿烂明天 建大美青海 引八方游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08:12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和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以高原特色旅游业为龙头,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资源,促进旅游产业从低水平、粗放型向高层次、集约型转变,努力把青海建设成为全国高原生态旅游名省。

   打造青海旅游名省灿烂明天

  景区景点游人如织、饭店宾馆“一铺难求”、街头的“洋面孔”越来越多,转眼间,往年我们在外地看到的旅游火爆景致,如今在青海的旅游市场显现。清新的气息、醇香的青稞酒、多姿的民族风情、温和的天气、神秘博大的大自然,对海内外游客产生着诱惑……这一切让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定信念:青海旅游适逢其时,建设旅游名省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省旅游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青海知名度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青海,从去年开始,随着世人瞩目的青藏铁路的开通和“青洽会”、“环湖赛”、“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三江源国际摄影节”等活动的举办,来我省的国内外宾客络绎不绝。“十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341万人次,是“九五”的2.5倍,年均增长14.2%;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88.8亿元人民币,是“九五”的3.3倍,年均增长18%。2006年,全省游客接待量突破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7亿元人民币,分别比2005年增长28%和38.7%。

  青海湖被评为中国最美五大湖泊之首,藏羚羊被选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西宁市被评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激情穿越柴达木”成为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全省A级以上景区发展到13个,国际旅行社17家,国内旅行社158家,建成旅游星级宾馆103家。

  2005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将旅游业定位为全省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支柱。自2001年起,省政府建立每年600万元的全省旅游发展基金,2007年起增加到2300万元,旅游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全省累计投资11.07亿元专项资金,建成环青海湖、孟达、互助北山、坎布拉等旅游公路,旅游可进入性增强,累计投资2.4亿元旅游国债资金,建成青海湖、塔尔寺、孟达、贵德等一批重点景区旅游道路、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及环保厕所等设施。青海湖151景区环境整治建设成效明显,青海湖景区整体策划工作进展顺利,塔尔寺景区功能逐步完善,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不断推进,西宁馨庐、海北藏族风情园等项目投入运营,建成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互助古城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青藏铁路开通后,全省各地区抓住机遇,兴建了一批宾馆、酒店,购置了一批旅游车辆,投资力度近年少有。据统计,去年全社会对旅游业的投资达20亿元。

  同时,通过举办“环湖赛”、“民族文化旅游节”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三江源国际摄影节”、“郁金香节”、“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湖沙岛国际沙雕艺术节”等活动,青海知名度不断提高,客源市场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我省旅游合作持续推进,在与西藏地区签订《青藏两省区旅游合作协议》后,我省与陕西省签订了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借助陕西年接待境外游客百万人次的优势,拓展我省海外客源市场。省政府代表团还赴江苏、浙江、广东考察期间,青海、江苏两省政府签订了旅游事务合作协议,青海、浙江两省旅游局签订了旅游区域合作协议。今年3月,宋秀岩省长率团赴四川考察旅游工作期间,与四川省签订了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省旅游局赴港澳与香港中旅集团、香港华侨城集团进行了深入洽谈,全面推介了青海的旅游资源、线路产品和重点招商项目,与澳门航空公司签订了青海澳门旅游包机合作框架协议。

  针对来青游客人均花费少、购物比重低的问题,我省提出加快青海旅游商品开发的意见,以藏药、藏毯、藏艺“三藏产品”开发为切入点,以青海的优势产业和重要企业为依托,积极将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青海著名商标的产品组合装配引入旅游消费市场,积极扶持藏族、土族、撒拉族等民族手工艺品及各地绿色有机食品开发,吸引游客购买,拉动消费。目前,已将青海藏羊、雪舟、伊佳等11家企业确定为全省旅游商品重点推荐企业。另外,乡村旅游也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全省开展“农家乐”旅游近900家,户均增收在5000元以上,带动直接就业5000多人。

  在青博士为建设高原旅游名省建言献策

  马金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挂职单位:青海省旅游局局长助理)

  从青海省的旅游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分析,发展生态旅游是主要趋势,而生态旅游恰恰是防止大规模的建设,更多的是强调服务要跟上。因此,要多发挥主管能动性,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条件下,充分认识当地资源优势,寻找适合本地区旅游的成长模式。

  要站在全省战略角度,充分考虑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打造吸引外省游客为主要目的,全面审视,合理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寇文煜(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挂职单位: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区政府州长助理)

  青海省旅游分布在广阔的面积上,时间上主要集中在六、七、八这三个月,青海湖,三江源是“独有资源优势”,是周边省份所无法比拟的。在“稀缺”条件约束下,就近期而言,应该集中力量继续做好青海湖、三江源的开发工作,才能让旅客流连忘返,才能赢得回头客。

  如何成为“名”省?关键在于发挥“市场配置”作用,从“珍稀”资源转变为“珍贵”资源“游、购、娱、食、住、行”六个方面都很重要,通过针对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的创新,让游客在旅游中在“健”与“美”两个方面有所提高。通过对三江源生态旅游区的创新,让游客在旅游中受到教育,知道三江源生态区对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意义,知道长江、黄河、澜沧江对中国、亚洲和世界的意义。

  王兴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水利学所高级工程师,挂职单位:青海省水利厅厅长助理)

  规范旅游市场,清理景区环境是打造旅游名省的硬件要求:整洁、环保、自然是青海旅游的本色,求真务实是游客的首要需求。

  培养专业的人才梯队是打造旅游名省的软件要求:人才仍然是推动旅游名省建设的第一要素,好的规划和建设、管理都靠专业的人才实施开展。

  自驾游体系建设是青海旅游发展的重点:制定自驾游规划、建立自驾车旅游管理、市场运营和网络服务与应急体系是适应全国经济发展和青海旅游特征的需要。

  黄河风情走廊是补充我省草原文化的独特资源,青海的黄河是“天上”的黄河,应着重开发建设。

   刘积余(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培训中心国际合作部主任,挂职单位:西宁市副市长)

  西宁要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辐射功能和龙头带动作用,就要高起点规划城市,高水平建设城市,高质量管理城市。其中,旅游应该成为西宁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支柱。在西宁应重点发展旅游、商贸、休闲娱乐服务业,进一步丰富夏都品牌、高原之都、天路起点、郁金香节、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花儿会、民族风情旅游节、宗教文化旅游等。

   黄文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教授,挂职单位:西宁市市长助理、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从资源的角度讲,青海省旅游资源富集,但是从资源向产品可转换的难易程度,以及从生态环境的脆弱角度来讲,又是稀缺的。因此,一定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防止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杨光正(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副教授,挂职单位:青海民族学院院长助理)

  青海的旅游,应该突出自身的特点,体现出高原风光的魅力,切记将江南的那种小桥流水风景移植到这里,搞得不伦不类。西宁周边的景点,应该进行有效串联,把游和玩结合起来开发。西宁以外,比如三江源的旅游,以体验为主,体验高原风情、民风民俗特点,以自驾游或代驾游比较好。景点的开发,结合民族文化特点、民间传说加以组织,以原生态为主,建设一些服务性的生活设施。

  建设旅游名省青海怎么“走”?

  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可是我们却发现准备不足,无论是旅游资源挖掘,还是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不论是旅游市场的发育,还是旅游主体的培育,都还跟不上……

  那么我们如何实现青海旅游名省建设目标?青海旅游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省旅游局局长吴大伟告诉记者,首先是坚持高起点规划。资源决定市场,规划决定品位。目前,青海具有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很多,像“中华水塔”三江源、“候鸟天堂”青海湖、“高原珍稀动物王国”可可西里、“碧水丹山”坎布拉等景观景点,中外闻名,有些景区还是全球绝无仅有的“精品”、“极品”。把这些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是打造旅游名省的首要任务。具体地讲,就是突出特色旅游、生态旅游、健康旅游、文化旅游,进一步整合区域内的各类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环青海湖民族文化体育旅游圈、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形成黄河上游水电文化旅游带、昆仑文化世界顶级旅游带,培育青藏铁路旅游线和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区,形成独具特色的世界知名旅游品牌。

  其次,要坚持高层次招商。目前,省旅游局也在积极探索旅游投、融资的有效方式,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构建多元投资机制,实现资本与资源的最佳结合。

  第三,要坚持高品位建设。我省将把旅游产业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首先,还要继续加快公路主干线与景区的连接道路和景区游览道路的建设,开通更多的旅游专列和通往各大城市的航班包机,切实改善青海旅游的通达条件。其次,加大旅游景区,尤其是重点景区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让重点景区能留住游客。尤其是西宁、格尔木等重点旅游门户城市,要搞好统筹规划和建设,安排好“一日游”等短途旅游,使得我省旅游产品趋向立体化。

  当然,旅游名省的打造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还有景区景点的高水平经营、旅游人才队伍作为基础性工作、高起点的旅游宣传促销等,都将从方方面面加快旅游名省建设的进程。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