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一统灭六国 万里连城定天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15:28 南方都市报

  第二回

  秦皇岛有一座贞女祠,百姓都叫它孟姜女庙,在它东南约5公里的海中,有两块礁石兀立,高者似碑,低者似坟,一高一矮,相傍相依。相传孟姜女千里寻夫到这里,哭倒长城八百里,秦始皇不但对其遭遇毫不同情,反而垂涎孟姜女的美貌,欲纳为妃。孟姜女不畏强暴,纵身跳进茫茫大海殉夫而死。就在她跳入大海的一刹那,海上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海里冉冉升起了这两块礁石,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姜女坟。

  这是一个凄美的民间传说,说的是当年秦始皇修长城时,强征天下民夫,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就是其中之一,最终劳累致死埋于长城下。原新华社高级记者、长城专家成大林分析考证,秦长城最东端的起点研究者说法不一,而姜女坟即是其中之一。

  建长城以御匈奴

  上一回说到的长平之战后,秦国统一天下的趋势已经形成。秦王嬴政在秦国历代经营的基础上继续征伐,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十年之内并灭六国,统一中原,自称始皇帝。自此,战国时代诸侯分裂割据局面结束,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

  历史对秦始皇功过评说莫衷一是,他有许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施政,却给当时人民带来极其沉重的负担,最终激起民怨,反抗秦朝暴政,修筑万里长城即为其中之一。

  北京教育学院历史学教授、中国长城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朱筱新介绍,战国末期,中原地区战事频发,原被赵将李牧歼灭10万骑后逃至漠北的匈奴借机壮大,至秦始皇消灭六国之际,匈奴已经越过黄河,占领了内蒙古的河套地区,严重威胁秦国都城咸阳和整个关中地区的安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瞩目于北方,将战略主要方向转向威胁最大的匈奴,与其对决。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大将蒙恬率30万军队进击匈奴,两年时间收复了河南等地,并渡黄河占领阴山地区和贺兰山,迫使匈奴再度向北逃往漠北。“秦始皇在阴山地区设置了34县,从内地迁3万居民前往屯垦。”朱筱新指出,万里长城的修建即在此时开始,它的目的在于加强北方边陲防务,防止匈奴人再度入边袭扰。“匈奴骑兵机动性强,来去迅速,修建长城是最好的防御手段”。

  五年连起万里长城

  秦朝修建的浩大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沿袭了战国时秦、赵、燕一贯以来的国防战略方针来抵御匈奴。当时在蒙恬的指挥下,将上述三国北边的长城进行重新修缮和增筑,使其连接扩展,历时5年,完成了西起陇西郡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长达5000多公里的长城修建。军事学者认为,秦长城在原战国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大纵深、有多道阵地的防御工程体系。

  秦长城除利用三国古长城外,大部分段落新增扩建,工程规模之巨大、动用劳力之多,远非前代可比。中国长城学会的研究表明,秦始皇除去修缮三国长城,仅增筑部分就相当于原来三国长城总长度的一半以上,动用了50万的劳动力,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全国男劳力的十分之一。从这看来,民间传说中孟姜女哭长城,其丈夫万喜良的遭遇,应该只是沧海一粟,有相当多的壮年男子将尸骨埋在了长城的城墙下。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指出,墙是长城的主体,但长城并不是一条孤立的城墙线,而是由城墙、壕堑连接起来的若干城障堡燧、障碍设施及交通通信工程等组成的国防工程体系。构筑之初,是按照中央王朝的国防战略方针选定长城的大体位置,再根据地形条件选定各防御要点和将要点连接起来的墙、壕的具体位置,展开施工。其指导原则是“因地形,用制险塞”,“因边山险,堑溪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秦王朝疆域框架形成

  在史学家的记载中,秦始皇的出巡记录一共有五次,出巡的重点路线都在秦朝疆域的边缘地带,而对于中原地区的巡游,秦始皇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有学者由此认为,在秦始皇有限的治国生涯中,他似乎希望能够最终确认大秦帝国的边界线。

  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树喜认为,秦始皇的统一,初步划定了今后中国的疆域轮廓,奠定了古代中国疆域的基础,成为汉族生息的核心区域。而沿长城一线,虽是防御线,但在秦始皇的计划中应该并未以此作为北部疆域的终点。从蒙恬修筑长城开始,秦始皇先是以征发逃犯等陆续强制性向边塞移民,其后几年间,被征至此地屯垦的兵卒、民夫以及修建完长城落地生根的劳力等,移民有几十万之多。同时在匈奴后退的地方设置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筑数十座县城,其政权触角已经伸到了长城之外。董耀会认为,这些措施在巩固边疆政权的基础上,起到了非常好的防御效果,之后十余年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秦始皇当政只有短暂的10年,如果时间再长点,秦朝疆域是否会进一步北移,现在就不得而知了。

  长城内外两种社会形态

  “秦长城长度超过万里,标志着万里长城的开始;同时也代表着中华大地上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共存的开始。”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鸿宾说,“从这一时期开始,民族问题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

  军旅作家、中将朱增泉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长城是中国历史的一根装订线,假如把长城从中国历史中抽掉,这些古老的线装书将散落一地,凌乱得无法收拾。”在他看来,正是依靠长城这根装订线,才把长城南北两边缝合到了一起,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历史。“没有长城,就没有中国历史;不解读长城,也不可能真正读懂中国历史。”

  学者认为,战国长城与秦长城拥有相同的主题。战国时代,群雄之间既要互相防范,又要共同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秦统一后,北方游牧民族已经成为中央帝国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和威胁。

  这一点,从长城所修建的位置上可见一斑。“秦朝的长城为什么没有向前一步修在草原上?而是修建在农牧之交的分界线?”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鸿宾分析,战国时期的各国长城大多修建在农业地区,无论对个人和国家来说,土地都是根本,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与国之间进攻和防守的最终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地、有效控制土地。而到了秦统一中原以后,国家最大的矛盾就转变成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争斗,“这是一种拉锯式的、持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争斗”。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整个草原是他们的家园,与农耕民族的生活形态完全不同,“但是,他们会时时侵扰农耕民族的地域,给这里的人们带来灾难,长城的出现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树喜分析,长城不应该被简单看作是防御工事,它更多的是两个不同社会形态的分界线。匈奴的游牧文明和汉族的农业文明被长城所隔断,农业发展需要安定的环境,长城满足了这个愿望。但修筑长城行为本身所体现出来的追求和平和消极防御的心态在后世起到了既喜又忧的历史作用,“祖先的长城让汉族核心地区的人们习惯于和平安定的农耕,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农业文明,但创新精神和奋进心态略显不足。秦朝对匈奴威胁的处理一直影响着古代中国对民族问题的处理,尽管后世增加了怀柔等手段和技巧,但始终没有认识到交流更胜于隔离。”

  (下回预告:从防御到进攻,汉武帝沿长城全面出击,卫青、李广、霍去病等一批杰出军事将领重创匈奴,重建长城……)

  ■长城史话

  万里长城加速秦朝覆灭

  据史学家考证,匈奴的祖先活动区域在今天的晋、陕北部一带,都在后来的长城线以南。而随着中国文化向北推进,匈奴在与秦王朝的一次次争斗中连连败北,逐步向北、向西迁徙,途中融合一系列族群逐渐形成横跨蒙古地区的庞大势力,至东汉时代,匈奴被中国彻底击溃,从内亚、中亚进一步西迁,途中兼并土著族群,最后成为欧洲的大威胁。历史学家许倬云指出,这一族群后波逐前浪的移徙,最终在4世纪时匈奴王阿提拉兵临罗马帝国,即欧洲史上的蛮族入侵,即是这一串连锁反应的后果。

  在秦王朝时,秦与欧洲的罗马帝国东西并峙,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国。两个庞大帝国之间从来没有过直接接触,但彼此间都知道对方,秦朝当时称罗马帝国为“大秦”,俨然将其看作遥远的另外一个秦帝国。

  一部分学者认为,秦王朝作为强盛的国家行为体,已经开始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其中的两件大事就是修建万里长城和徐福东渡。万里长城直接导致了匈奴西迁,而被秦始皇派遣东渡的徐福,有学者提出观点,认为秦始皇此举应该有探索世界的目的,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而徐福一行所抵达的终点则是日本列岛。

  然而,统治国家只有十年的秦始皇,在其有生之年还是不能完成安内攘外的伟业。在万里长城修建好之后,秦始皇死于第五次出巡的途中,李斯、赵高拥立其12岁的次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其残暴统治致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加速了秦朝的覆灭。而这一覆灭的过程,即由兴建万里长城之时积蓄了民怨,最后一发而不可收……

  本版采写/摄影:本报记者 高爽

  图:

  秦始皇的伟大功绩之一万里长城却给当时的人民带来灾难。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