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礼”如何变成“葬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17:21 厦门网-厦门晚报

  13日下午,湖南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境内沱江大桥突然垮塌,目前已确认20人死亡,22人受伤。(昨日厦门晚报)

  谁能想到,就在悲剧发生的当天上午,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凤大公路建设进入“收官”阶段》的消息发表在湘西州政府网醒目位置,其中不乏“争创全线优良工程,为50周年州庆献上一分厚礼”的“激情”文字。沉甸甸的“厚礼”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数秒钟就变成了一堆石头。冰冷的石头下,不知还掩埋着多少难以瞑目的施工兄弟。

  “厚礼”是如何变成“葬礼”的?我们有必要透过这惨烈血腥的事故,深入追查,给死难者亲属和社会一个交待。

  沱江大桥没有垮塌前,它恐怕是当地的“形象”和“骄傲”。“该桥采用传统工艺修建,每跨65米,全长260多米,高42米,横跨沱江。整座桥梁气势宏伟,古色古香,十分契合古城整体风貌”,都是当地媒体“献”给它的溢美之词。采用传统工艺修建大桥,不是儿童玩的积木,歪了斜了可以推倒重来,很显然必须科学掌握建筑力学的重心及稳定性,来不得一丁点的偏差和失误。沱江大桥的施工,如果仅有“为50周年州庆献上一分厚礼”的“爱州”情结,而缺乏“施工安全人命关天”的“爱民”意识,这样的悲剧注定还会上演!

  “献厚礼”不是盲目的“赶、比、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献厚礼”,往往就是悲剧的“邻居”。

  同样采用传统工艺修建的中国古代赵州桥,已经屹立千年。为什么到了今天,一些桥梁还没有建成,就“完成”了使命。按说现在的科技水平和工程造桥技术都已经达到了新的层面,况且资金的充裕、政府的支持,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再加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在内河上造一座桥应该不是很复杂的事情。就是这样简单的事情,往往变得复杂,复杂到必须出了人命,相关部门才风风火火地出来重视的地步。

  人们同时质疑,为什么在事故现场,桥墩的断面居然没有发现钢筋!这难道是一种超前的桥梁建筑设计技术?我们希望,在未来的事故调查中,公众能听到科学、合理的解释,而不是前不久九江大桥事件调查的敷衍了事。

  “厚礼”是如何变成“葬礼”的?我们同样有理由用“疑罪”的平民眼光看待这一特大事故。但愿“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外交辞令”,而应当是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准确砸向事故原因的“命门”。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