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雷电事故可避可防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00:28 正义网-检察日报
各级气象部门都可以对雷击事故进行相关鉴定,调查、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对于能够找到雷击事故责任方的,还可出示相关证据。
●处在户外空旷地区,应在低洼处取下身上的金属物品 ●户外不要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室内应使用固定电话的免提功能 ●不要在门窗附近停留;不要触摸金属暖气管、燃气管道、水管 ●正在工作的电脑、电视等会存在危险 ●雷雨时应停止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漫画/姚雯 近日,吉林省气象局通过该省闪电信息发布软件,发布雷电监测预警信息,以提高公众对雷电灾害的防御能力。据了解,吉林省雷电活动十分频繁,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该省发生雷击事故1036起,雷击死亡人数12人,伤残2人。今年上半年,已发生雷击灾害23起,其中雷击致伤1人,多个通信基站被击,直接经济损失达65万元。 雷电造成的损失让人触目惊心,那么,雷电天气的出现有何特点?如何避免雷电事故的发生?笔者近日采访了相关专家。 雷电事故多发在农村 宋平健是北京市气象局防雷中心的总工程师。 他向笔者介绍说,纵观媒体报道显示,雷电事故多发地集中在农村。据中国气象局不完全统计,1997年至2006年,各地发生的雷击造成直接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的有200多起,每年我国因雷击伤亡1000多人,其中80%以上是农村人口。相对城市而言,雷电为何对农村有着特别的青睐? 宋平健告诉笔者,这是因为雷电袭击的对象一般是制高点,城市中高大的建筑物是它的“首选对象”。因此,城市中在雷击事故里受损的多是电器设备和线路等,而人在无形中受到了保护,被击中的几率很小。 “在农村就不一样了。”宋平健说道,“农村的特殊情况,是导致发生雷电灾害的原因之一。雷电发生时,田间劳作的人们相对于矮小的农作物便成为制高点,极易遭受雷击。此外,农村的线缆等是架空敷设的,民宅多数没有防雷装置,房顶上的电视天线、不锈钢装饰物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引雷针。而农村地区存在电力、电信线路乱拉乱接等现象,线路入户时又没有采取防雷措施,也是造成雷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气象部门可对雷击事故进行鉴定 笔者了解到,尽管雷电现象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但在何种情况和环境中容易发生雷击事故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雷电事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避可防的。如果因相关主体未尽到防雷避雷义务,导致原本可避可防的雷电事故不但发生了,还对他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受害方是可以提出赔偿要求的。 律师周泽告诉笔者说:“建筑物未按规定安装防雷装置;用人单位在明知可能出现雷电的情况下,让工作人员在易发生雷击事故的场所进行作业,如果诸如此类的情形诱发了雷电伤人事故,那么事故的受害者就可以通过协商或诉讼主张赔偿。” 据宋平健介绍,各级气象部门都可以对雷击事故进行相关鉴定,调查、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对于能够找到雷击事故责任方的,还可出示相关证据。 建立雷电监测网和预警预报系统 中国气象局科技服务与雷电防护管理处副处长周韶雄告诉笔者,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该通知下发不久,中国气象局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就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气象、安监部门要依法落实防雷安全管理职责和加大对防雷的监管力度。 周韶雄介绍说,气象部门对雷电灾害的防御工作非常重视,先后建立了雷电监测网和预警预报系统。以北京地区为例,目前北京正在建设一个由3个站点组成的雷电监测网,其中北京境内有2个站点,河北境内有1个站点。使用的设备包括闪电定位系统、雷达等,预期能提前20分钟到30分钟内发出预警,以避免雷电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刘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