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压等维稳手段已失效

2012年10月21日02:39  山东商报

  4年前,瓮安事件震惊全国。如今,再访瓮安县城,当地已发生巨大变化,群众对公安、政法机关满意率不断攀升。日前,瓮安县委决定将被毁的“县委大楼遗迹”保留,时刻警示党员干部。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背后有着怎样的基层治理探索与变革?瓮安的4年转变历程,能为基层治理者带来哪些启示?瓮安县委书记沙先贵日前接受了《人民日报》专访。

  “管控压会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问:一些地方尚未完全走出过去那种简单粗放、以堵代疏的维稳误区。你觉得基层在维稳与维权方面如何才能避免后面两种方式?

  沙先贵:我们感觉到,新形势下,一些过去曾经管用的管理方式,渐失作用。尤其是采取管、控、压等传统社会管理手段,忽视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和社会群体力量,未能及时跟进协商协调,以至于“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经过瓮安事件后,我们认识到,最根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维权来实现维稳。只有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权益,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此,在这两年,我们大力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诉求表达机制和矛盾调解机制,使民众有地方表达诉求、有法律规范诉求、有政策满足诉求、有机制排解诉求,从源头上解决可能引发不稳定的多种因素。从重政府安排向重社会参与转变,从重管理控制向重协商协调转变,维权不仅能够维稳,而且可以创生和谐稳定因素,是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最大的体会。

  “提振公信重在平时‘烧香拜佛’”问:瓮安从过去的不被群众信任到现在信任度较高,你觉得变化的关键是什么?

  沙先贵:民间有句俗话,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群体突发事件也是一次检测,政府公信力有多大、干群关系好不好,在非常时刻得到了扎扎实实的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说,瓮安事件是政府公信流失、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的一次集中爆发。

  我为谁工作?我对谁负责?我怎样工作?4年来,我们要求瓮安的各级干部都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展工作,增强群众意识,重树为民作风。我们建立“五大访”工作制、机关干部驻点帮扶工作制等长效机制,使干部真正深入基层。群众工作的常态化,使曾经的坚冰积怨大量化解,老百姓对政府和干部的信任正在修复。举一个例子,当年用燃烧瓶攻击政府的少年葛启义,他最近出现了生意纠纷,首先想到的是报警,几小时就解决了问题。但4年前,他面对委屈首先想到的是燃烧瓶。这反映了人心的变化。据《人民日报》

  (原标题:管控压等维稳手段已失效)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日媒称日美拟取消夺岛军演避免刺激中国
  • 体育中超-19:30视频播争冠战舜天VS恒大
  • 娱乐可米小子成员申东靖病逝 年仅29岁
  • 财经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对华贸易吃亏论很搞笑
  • 科技Siri提供“三陪”引争议:娱乐场所喊冤
  • 博客在美国开车注意的事 超详细韩国泡菜做法
  • 读书荒诞律法:春秋男子“戴绿帽”必须忍耐
  • 教育清华姐妹花:向往国防与科研 否认学霸
  • 育儿宝宝没奶喝哭闹不休90后老爸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