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老报人走了

2012年10月21日05:1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微博
94岁老报人走了

  老报人捐遗体

94岁老报人走了

  张梁生前和夫人的合影。(翻拍照片)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浩野见习记者尹秦摄影陈羽啸

  教育子女:

  张梁常说,人生下来没带来什么,走的时候也不想带走任何东西。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无私奉献

  影响家人:

  从不理解到理解,受张梁的感染,他的姐妹和子女现在都有了捐赠遗体的意向

  10月19日上午8点18分,从事新闻工作40多年的四川日报退休记者、文摘周报的创始人之一张梁,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因病去世,享年94岁。得知老人已捐献遗体,医院特意在ICU内隔出一个区域,让亲属们搞了一个告别仪式。

  骨折住进医院老人坚强乐观

  9月24日,一次摔跤导致的骨折,让张梁住进了成都市二医院。10月18日,病情加重的他住进ICU病房,随之而来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让死神开始逼近他。

  ICU护士长张俊说,当时老人的病情不乐观,但他自己仍很乐观,还和医护人员聊天。进行有创操作时,即使打了麻药一般病人也会受不了喊痛,但94岁的张梁却一声不吭。

  10月19日早上,张梁因抢救无效去世。这时医护人员才知道,这位94岁的老人早已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这让大家非常感动。遗体很快要被送走,为了给家属一个遗体告别式,医护人员集体向科室申请。

  张俊说:“ICU严格控制进出,平时只有每天下午3点,才能让两个家属进入探视20分钟。但这次要进10多个人,我们还是有顾虑的。”张俊说,从她1994年工作至今,医院还从未在ICU病房中搞过遗体告别仪式。

  医护人员感动ICU内为他送别

  申请很快得到了科室主任的支持,大家用了20分钟,在ICU病房的一角为张梁的家属隔出了一个区域。医疗设备被挪开、浅蓝色围帘围起了一个扇形区域,病床换上了新床单。

  张梁的家人和护士们一起为老人换上了他生前最喜欢的一套西装。这是20年前报社发的,平时都被张梁收在衣柜中,舍不得穿。只有长孙的婚礼和自己的金婚纪念日,老人才会穿上这套西服。

  亲人们穿上隔离服进入ICU病房,将一束百合花放在了张梁的床头。哭泣、低语,家属轮流向张梁告别。孙子张珧江对爷爷说:“您的教诲我都记在了心里。”

  10多分钟的告别仪式很快结束。两个小时后,老人的遗体被运往成都医学院。

  15年前看报后瞒着家人捐遗体

  张梁的儿子张泗说,15年前,父亲有一次在报上看到一篇关于遗体捐赠的报道后,就决定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那些需要的人。当时79岁的张梁偷偷去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书,甚至连妻子都瞒着。

  几年后的一次聊天中,张梁无意间说漏了嘴。这下,家里炸开了锅,当时儿女们都难以理解父亲的这个决定。张梁只得一个个去劝说子女。“他常说,人生下来没带来什么,走的时候我也不想带走任何东西。”张泗说,“父亲教导我们,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无私奉献。”

  当时的张泗还是很难接受父亲的决定,但母亲的理解却让他逐渐改变了态度。“母亲听到父亲要捐赠遗体时很理解,还开玩笑说,你捐吧,反正我不捐。”受到张梁的感染,他的姐妹和子女现在都有了捐赠遗体的意向。

  家里订5份报生病仍要“听”报

  张梁家里常年订阅了5份报纸,他每天早晨都会用两个半小时看报。即使80岁时视力退化,他仍坚持拿放大镜看报。

  生病住院后,张梁还要“听”报纸。“爷爷因骨折住院,身体刚稳定下来,就叫我给他读报。他说一天不看报,就会觉得少了些什么。”张珧江说,当时爷爷躺在病床上,坐不起来,精神却很好。每次读完报纸后,两人还会争论一番。

  张泗说,父亲脾气很好,很少生气,但有一次保姆不小心把父亲十几年的剪报当废纸卖了,父亲非常生气。可没过几天,老人自己的气就消了,也没有将保姆辞退。逝者简介

  张梁,四川广安人,1918年出生。1937年肄业于上海民治专科学院。1938年至1940年,先后在成都新民报、星芒报任记者、编辑。1951年起,先后在西南工人日报、四川工人日报工作。1960年调入四川日报社,先后任记者、编辑,时事组副组长、组长,文摘周报编辑、主任编辑,从事新闻工作40余年,1987年退休。

  (原标题:94岁老报人走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日媒称日美拟取消夺岛军演避免刺激中国
  • 体育中超-19:30视频播争冠战舜天VS恒大
  • 娱乐可米小子成员申东靖病逝 年仅29岁
  • 财经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对华贸易吃亏论很搞笑
  • 科技Siri提供“三陪”引争议:娱乐场所喊冤
  • 博客在美国开车注意的事 超详细韩国泡菜做法
  • 读书荒诞律法:春秋男子“戴绿帽”必须忍耐
  • 教育清华姐妹花:向往国防与科研 否认学霸
  • 育儿宝宝没奶喝哭闹不休90后老爸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