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11月19日21:29 红网

分享

  原标题:口述史著作揭秘“523”任务及青蒿素研发历程

  

  屠呦呦在实验室做实验。资料图

  

  1969年,李国桥自身感染疟疾,让同事针刺大椎穴,试验针灸治疟效果。资料图

  

  1994年9月20日,中国中信技术公司、军事医学科学院、昆明制药厂等机构代表与Ciba-Geigy签订了蒿甲醚-本芴醇复方产品20年的《许可和开发协议》。资料图

  红网长沙11月19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秦芳 通讯员 朱微)因对抗疟药物青蒿素的研发做出过重大贡献,屠呦呦先后获得国际医学大奖——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作为首次获得这两项大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无疑是国人的骄傲和自豪。然而,对于青蒿素的发现及其成果的评价乃至屠呦呦本人,却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那么,为何会产生这些争议?历史事实又是怎样的?

  18日,记者从湖南教育出版社了解到,由该社策划出版的《“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即将与读者见面。这本书通过屠呦呦等29位亲历者的口述,首次完整地再现了“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的全过程,特别是发现青蒿素、结构测定和青蒿素的衍生物工作等核心内容,呈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

   口述史:不回避争议 尊重各方发出声音的权利

  

  《“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是于国家重点规划选题的“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自2009年起,在“兼有科学史家的慧眼”的著名生物学家饶毅和医学博士、北大科技史专业博导张大庆两位教授的指导下,作者黎润红在六年间采访了数十位“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的亲历者,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该书采用口述历史的形式来反映历史,尊重各方发出声音的权利,不回避遗留下来的各种争议,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全貌。为方便读者理解当年的情景,本书还增添了部分史料、注释及珍贵照片,与受访者的口述材料相互映衬。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整理29位“523”任务和青蒿素研发亲历者的口述资料,按照时间顺序和历史沿革,从“523”任务的提出和组织,到“青蒿素的发现”“青蒿素的结构测定、临床及其他工作”“部分青蒿素衍生物及其复方研发工作”以及“青蒿素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及其国际化”,形成了多个专题。

  责任编辑朱微认为,这本书不仅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青蒿素研发历史的细节,还原出青蒿素背后真实的屠呦呦,“更重要的是,让青蒿素背后许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们为更多的人所认识、了解与铭记,因为他们都是造福数亿疟疾患者的英雄。”

   “523”任务组的成立:越战的需要

  

  1960年代初期,世界上不少地区已经出现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等常规抗疟药产生抗药性的问题,尤以东南亚最为严重。随着越南战争逐步升级,抗氯喹恶性疟的不断扩散严重威胁着越南军民的健康,也影响到临近我国的部分地区以及抗美援越的人员。

  在越南方面的请求下,我国政府决定组织力量研制新的抗疟药物,于1967年5月23日正式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实施这项工作,时称“523”任务。在“523”任务中,全国大协作,先后有一百多家单位的数百名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同心协力,寻找新的抗疟疾的药物。

   个人的贡献与集体的付出

  

  1969年,屠呦呦作为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小组负责人,参加了从传统中草药里寻找抗疟药物的研究工作。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后,屠呦呦等人于1971年10月4日分离获得编号191号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有效的发现,是整个青蒿素研发历程中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它开启了青蒿素类药物研发的大幕。

  “523”任务期间,正处于“文革”时期,科研环境和条件都很差,广大科研人员顶住了重重压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李国桥等人为了验证新药,常年战斗在疫区一线,抢救危重疟疾病人;为了探索疟疾发病规律、观察针灸和一些研制的新药是否有效,研究人员们甚至通过自身感染疟原虫、忍受疟疾的寒热病痛来进行试验观察。屠呦呦、郎林福、岳凤先等人为了青蒿粗提物以及后来的青蒿素尽快应用到临床上,自告奋勇地进行人体试服,以判断药物是否有毒性;屠呦呦等人还因实验室通风设备不好,造成乙醚中毒而引发肝炎等疾病;罗泽渊怀有身孕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工作,还因工作太累、疲劳过度而多次晕倒在实验室。当时因为需要借用其他单位的实验仪器,研究人员总是要在晚上其他单位不用之时,才能去加班使用……

  接力:全球第一个通过WHO质量审核的青蒿素类复方药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以“青蒿抗疟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次年9月,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提出“523”任务自1980年起纳入各级民用医药科研计划之中,不再另列医药军工科研项目。

  “523”任务结束后,青蒿素研发并未停止。后来,先后成立的中国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指导委员会与新药开发专家研究小组,接过接力棒,继续指导我国青蒿素类药物研发及国际合作的工作。

  1989年下半年,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分别与中信技术公司等国内几家大型国有外贸公司签订了“开拓青蒿素类抗疟药国际市场合同”。在多方的努力以及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中国中信技术公司、军事医学科学院、昆明制药厂等机构组成的科工贸合作体与Ciba-Geigy(现诺华公司前身之一),于1994年正式签订了蒿甲醚-本芴醇复方产品20年的《许可和开发协议》。中国的药品终于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这也是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并打入国际市场的药物。

  蒿甲醚-本芴醇复方于2002年被载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目录,被大多数受疾病危害的国家列为一线用药,成为全球第一个通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质量审核的青蒿素类复方药。它也是迄今为止,中国药品通过与国际上知名度高的制药企业合作,以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走向世界的一个先例。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大学里党委与行政的二元权力

虽为二元领导,但“二元”的权力并不均等。高校中的大量“人事”故事,都和这种二元格局有关系。“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容易造成两个问题,一则领导者不负责,二则以党干政。

科学界如何面对"我们恨化学"

科学是求真的学问,自有其力量,不应惧怕批评、质疑甚至谩骂,就像历史不曾惧怕宗教、政治和传统的霸权一样。科学共同体对待公众对科学的批评,不能走当年宗教裁判、剥夺科学自由发声的老路。科学共同体面对公众批评的容忍度,不妨更大一点。

美国该为“圣战主义”负责吗

美国人一面高喊“反恐战争”,另一面却使“圣战主义”愈演愈烈,两者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理解这一点,就不会为表面上的矛盾感到困惑。

有一种恶俗叫中国式闹洞房

国人办喜事历来好面子,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在面对如此恶俗的做法时,应该要三思而后行,物极必反,与喜事欢庆的意义实在大相径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糟粕的要抛弃,优秀的要传承。

  • 卢麒元:土耳其之凶狠非同寻常
  • 中小学生每天作业3小时反讽了谁
  • 周作人研究为什么曾经是研究禁区?
  • 村上春树的成长爱情小说是怎么写的?
  • 谭飞:心中年度最佳《火星救援》
  • 山佳崔:亲吻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 横跨欧亚大陆的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