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2日,市民在江苏南通南方批发市场选购新春饰品。许丛军/东方IC
中国网新闻1月24日讯 (记者李智 戚易斌 实习记者马雅)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中国庆祝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各种习俗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传统春节习俗
早在周、秦时期,皇宫中就会在除夕时举行“跳钟馗”、“大傩”等仪式,以求吉祥。魏晋时期,“守岁”习俗也开始流行。“贴春联”在民间的兴起则始于宋代,明代时尤为盛行。此外,“放鞭炮”的习俗也早有记载,北宋的王安石写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现代社会,春节最重要的意义是家人团聚。与古代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不同,现在很多中国人需要离家务工和学习,有人还会去国外工作和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春节是一年中少有的回家的机会,也是和家人团聚的时机。
除夕时,家人围坐吃年夜饭这一活动使中国家庭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此外,年轻人会给长辈“拜年”表达尊敬和孝顺,长辈回馈“压岁钱”体现出对晚辈的关爱。
当地时间2017年1月6日,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当地东正教徒前往教堂庆祝圣诞节。视觉中国
国外传统节日有何习俗
很多国家都有历史悠久且流传广泛的传统节日,他们在传承古老习俗的同时,不断发展。
圣诞节
圣诞节原本是一个宗教节日,被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大部分天主教教堂都会在12月24日平安夜举行子夜弥撒,东正教的圣诞节则在每年的1月7日。从十九世纪开始,圣诞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节日。从欧洲到美洲,很多国家都开始过圣诞节。圣诞节当日,圣诞树、圣诞卡、圣诞老人等元素,在各国随处可见。
进入现代,圣诞节的宗教性愈发淡化,逐渐成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很多非基督徒也会庆祝圣诞节。现在,欧美国家庆祝圣诞节的活动主要是家人团聚、购物、给亲友送礼物等。装饰圣诞树也是庆祝圣诞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各家各户都会用装饰物和彩灯装扮圣诞树,街道上和商场里也会摆放圣诞树作为装饰。
当地时间2016年7月8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打横地区,数千民众反乡度开斋节,导致当地大塞车。视觉中国
开斋节
开斋节是穆斯林节日,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据伊斯兰教经典记载,公元610年莱麦丹月,先知在沉思默祷时接到安拉的启示,后来便将这个月定为斋戒月,以示纪念。
开斋节的庆祝活动一般会进行三天。根据传统习俗,要打扫室内室外,沐浴净身。早晨八点以后要汇集到清真寺参加“会礼”,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天房方向叩拜。除此之外,每个家庭还会炸散子、油香之类的食品赠送他人,以及向穷人布施等。
经过1400多年的演变发展,开斋节已成为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文化节日。这一天,穆斯林除了沐浴净身,到清真寺参加节日宗教聚礼活动以外,还会穿上节日盛装,为亲友送去祝福。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穆斯林的开斋节也在增添不少新的内容。
当地时间2016年4月11日,泰国大城府,民众和大象玩耍,共庆泰国泼水节。视觉中国
宋干节
宋干节是泰国的新年,也被称作泼水节,于每年4月13日至15日举行。除泰国外,老挝、柬埔寨以及中国傣族聚族区也会庆祝宋干节。
宋干节源自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教徒们在这个日子会去河边沐浴,以洗净身上的罪恶。有年老病弱的人不能到河边,家人和朋友就会从河边挑水,为他们泼水洗罪。宋干节的传统活动有斋僧行善,沐浴净身,泼水祝福,敬拜长辈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每个家庭都要举行为长辈洒水的仪式,表达尊敬和祝福。
如今泰国庆祝宋干节的方式也在不断发展。每年节庆期间,泰国全国各地都悬挂国旗。除了各家各户的祝福活动外,各地政府也会举办为当地老人代表洒水的仪式,提倡敬老。此外,在街道上也会举办凉爽的泼水游戏和歌舞表演,不仅本地人乐于参加,很多外国游客也会专程到泰国感受热闹的节庆气氛。
排灯节
排灯节是印度旧历的最后一天,是印度教、锡克教和耆那教“以光明驱走黑暗,以善良战胜邪恶”的节日,一些佛教信徒也会庆祝排灯节。
排灯节作为传统的庆祝活动,人们会到庙宇点灯祈福、放烟火,并到圣河中沐浴以求净化身心。
如今,在印度、斐济、尼泊尔和特立尼达岛,排灯节已经是全国性的节日,很多人就算不是印度教信徒,也会参与庆祝这个节日。排灯节期间,人们会穿新衣、戴珠宝、走亲访友、互送甜食干果等礼物。最重要的活动是点燃象征光明、繁荣和幸福的蜡烛或彩灯。排灯节期间,印度的所有商店都会售卖各式各样的彩灯。
“传承+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
对比各国古今节日习俗的变化,每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传统节日都在继承传统和因时而变中得到发展的。中国的春节也一样,现在我们庆祝春节的活动,不仅有对传统习俗的继承,也有新时代的特征。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减少燃放烟花爆竹。网络的普及使贺年习俗发生改变,人们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为亲朋好友发去祝福和问候,“抢红包”等活动也成了年轻人庆祝春节的新方式之一。传承和发展永远是不能分割的两面,中国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改变,才能提升文化软实力,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左鹏认为,继承传统文化不能食古不化,更不能作茧自缚,而应立足新的时代条件,对其中适合协调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作出合乎逻辑、合乎实际的阐释,赋予其时代内涵,孕育其新形态。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让中华文明在革故鼎新中再谱新曲、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