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果实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及氨基酸,被誉为“水果之王”,是我国山区农民精准脱贫的特色优势树种。至2015年,中国猕猴桃已经形成栽培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超过25万公顷、250万吨和250亿元的规模,居世界首位。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的逐年扩大,猕猴桃果实软腐病已在新西兰、韩国、日本、意大利和智利等多个国家及地区报道,严重制约了世界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2014-2015年,猕猴桃资源与育种课题组对中国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的发生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发现该病已成为中国猕猴桃产区猕猴桃果实成熟期和采后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在四川、陕西、河南、湖北及湖南等猕猴桃主产区的发病率高达20%-50%。研究并解决软腐病对猕猴桃产业的威胁已经成为猕猴桃科研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明确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的致病菌种类,是解析猕猴桃采后应答软腐病菌的分子机理、制定软腐病防治措施及抗性育种策略的基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资源与育种课题组助理研究员李黎在研究员钟彩虹的指导下,对2014-2015年收集自河南、湖北、重庆、江西、贵州、陕西、四川、浙江、福建、安徽及湖南等猕猴桃主要栽培地区的138份猕猴桃软腐病样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运用生物学特性及显微结构观察、致病性测定及ITS、β-tublin、SSU, LSU, GAPDH, RPB2 and TEF-1等多序列基因分子鉴定等方法,发现引起中国猕猴桃软腐病的主要病原菌是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有性态Diaporthe sp.)、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及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检出率分别为52.6%、23.7%、13.2%及10.5%,由此证实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为中国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
目前国内外已报告为猕猴桃软腐病致病菌的拟茎点霉菌种类有Diaporthe. actinidiae,D.ambigua, Phomopsismali, Phomopsisvaccinii,D.novem, D.lithocarpu,D. australafricana 及D. viticola 等。其中D. actinidiae 菌株,1975年首次被鉴定为新西兰猕猴桃软腐病的致病菌;1982年被鉴定为新西兰猕猴桃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随后,该菌株分别在意大利、美国、韩国、西班牙及葡萄牙的西北地区发现,但一直未曾在中国境内被鉴定到。最近,经过多次实验分析验证,李黎首次在中国湖南及湖北省的猕猴桃软腐病感病果实上分离并鉴定到了Diaporthe. actinidiae 病原菌。同时,在陕西、湖北及四川的猕猴桃软腐病感病果实上,首次鉴定到曾报道仅会引起猕猴桃果实霉变的Alternaria alternate 菌株,证实该菌株在适合的条件下也会引起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的发生。研究成果已分别在Plant Disease 在线发表。
2016年,李黎已发表两种首次被鉴定为中国猕猴桃软腐病的致病菌:Pestalotiopsismicrospora,Diaporthelithocarpus。本次是武汉植物园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学科组鉴定并发表的第3-4个中国软腐病致病菌种类,为我国猕猴桃软腐病的抗性机理研究、抗病品种选育及防治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得到了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研究项目(KFJ-EW-STS-076)及农业部作物种资质源保护与利用项目(2015NWB027)支持。
Diaportheactinidiae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及导致的猕猴桃软腐病症状
Alternariaalternata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及导致的猕猴桃软腐病症状
基于ITS, SSU, LSU, GAPDH, RPB2 及TEF-1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证实Alternariaalternata菌株鉴定的准确性
猕猴桃果实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及氨基酸,被誉为“水果之王”,是我国山区农民精准脱贫的特色优势树种。至2015年,中国猕猴桃已经形成栽培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超过25万公顷、250万吨和250亿元的规模,居世界首位。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的逐年扩大,猕猴桃果实软腐病已在新西兰、韩国、日本、意大利和智利等多个国家及地区报道,严重制约了世界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2014-2015年,猕猴桃资源与育种课题组对中国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的发生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发现该病已成为中国猕猴桃产区猕猴桃果实成熟期和采后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在四川、陕西、河南、湖北及湖南等猕猴桃主产区的发病率高达20%-50%。研究并解决软腐病对猕猴桃产业的威胁已经成为猕猴桃科研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明确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的致病菌种类,是解析猕猴桃采后应答软腐病菌的分子机理、制定软腐病防治措施及抗性育种策略的基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资源与育种课题组助理研究员李黎在研究员钟彩虹的指导下,对2014-2015年收集自河南、湖北、重庆、江西、贵州、陕西、四川、浙江、福建、安徽及湖南等猕猴桃主要栽培地区的138份猕猴桃软腐病样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运用生物学特性及显微结构观察、致病性测定及ITS、β-tublin、SSU, LSU, GAPDH, RPB2 and TEF-1等多序列基因分子鉴定等方法,发现引起中国猕猴桃软腐病的主要病原菌是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有性态Diaporthe sp.)、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及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检出率分别为52.6%、23.7%、13.2%及10.5%,由此证实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为中国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
目前国内外已报告为猕猴桃软腐病致病菌的拟茎点霉菌种类有Diaporthe. actinidiae,D.ambigua, Phomopsismali, Phomopsisvaccinii,D.novem, D.lithocarpu,D. australafricana 及D. viticola 等。其中D. actinidiae 菌株,1975年首次被鉴定为新西兰猕猴桃软腐病的致病菌;1982年被鉴定为新西兰猕猴桃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随后,该菌株分别在意大利、美国、韩国、西班牙及葡萄牙的西北地区发现,但一直未曾在中国境内被鉴定到。最近,经过多次实验分析验证,李黎首次在中国湖南及湖北省的猕猴桃软腐病感病果实上分离并鉴定到了Diaporthe. actinidiae 病原菌。同时,在陕西、湖北及四川的猕猴桃软腐病感病果实上,首次鉴定到曾报道仅会引起猕猴桃果实霉变的Alternaria alternate 菌株,证实该菌株在适合的条件下也会引起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的发生。研究成果已分别在Plant Disease 在线发表。
2016年,李黎已发表两种首次被鉴定为中国猕猴桃软腐病的致病菌:Pestalotiopsismicrospora,Diaporthelithocarpus。本次是武汉植物园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学科组鉴定并发表的第3-4个中国软腐病致病菌种类,为我国猕猴桃软腐病的抗性机理研究、抗病品种选育及防治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得到了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研究项目(KFJ-EW-STS-076)及农业部作物种资质源保护与利用项目(2015NWB027)支持。
Diaportheactinidiae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及导致的猕猴桃软腐病症状
Alternariaalternata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及导致的猕猴桃软腐病症状
基于ITS, SSU, LSU, GAPDH, RPB2 及TEF-1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证实Alternariaalternata菌株鉴定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