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同州梆子
同州梆子又叫“同州腔”、“东路秦腔”,也叫老秦腔。因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被奉为梆子腔鼻祖。2008年6月7日,同州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乾隆年间一出《滚楼》名动京师
同州梆子是中国梆子戏之鼻祖,声腔形成历史源远流长。它是在“西音”、“秦音”、“秦风”、“秦声”音乐舞蹈基础上,逐渐演演变而成。
旧石器时代,在大荔沙苑已经有了人类活动,殷商时期的西音就指大荔这一带的腔调。春秋时,在西音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秦风琴声,秦缪公取秦音。到了明清时期同州梆子发展到了兴盛时期,并且引发了明清两代“花部”的勃兴和全国梆子腔的兴盛。
在大荔当地人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大荔和蒲城之间的孝同练兵时,就以同州梆子为当时军队的军戏。大荔民间有这样的民谚:“坡南出了个驴子欢(即吕志谦,同州梆子名艺人),一声就能吼破天。不唱戏,没盘缠,跟上李瞎子(李自成)过潼关。唱红了南京和燕山……”
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是同州梆子发展的鼎盛时期,唱腔有了急板、慢板、散板、滚板等与杂腔的区别,以至于梆子腔在北京都成了大剧种,并以其曲折的剧情、高亢的曲调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表演,呈现出压倒昆、戈两腔之势。
据《大荔县戏曲志》记载:清乾隆年间,曾在大荔学艺的著名同州梆子表演艺术家魏长生,在化妆、表演、声腔诸方面对同州梆子进行了改进与提高,1774年到1780年,他三次赴京演出,“一出《滚楼》名动京师,举国若狂,观者日至千余,六大班为之减色,士大夫为之心醉”(引自《燕兰小谱》)。
清道光、咸丰年间,同州梆子在宫廷和民间都极为盛行,东府就有班社三四十家,著名的就有四大班和八小班,艺人们甚至还集资修建了梨园会馆“庄王庙”。
唱腔短促使其区别其他戏曲
同州梆子国家级传承人何满堂介绍,同州梆子就是老秦腔,秦腔的前身。从舞台呈现和演员的表演方面,它与现在的秦腔极其相似,区别于其他戏曲主要在于同州梆子唱腔和乐队伴奏,伴奏乐器不同,所以唱腔不同。
“同州梆子因伴奏乐器中采用枣木梆子击节,发‘桄、桄’声,故称‘桄桄乱弹’或‘梆子’。”何满堂说,同州梆子的伴奏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乐器以二股弦为主,辅有琥珀(月琴)、板胡、二胡、唢呐、三弦、琵琶、笛子、管子、海笛、笙等。武场为打击乐,主要有牙子、板鼓、掌鼓、堂鼓、梆子、手锣、云锣、大锣、铙钹、铰子等。
同州梆子的唱腔过门较为短促,具有“直起直落又复婉转”的特点,分原板、慢板、二导板、流水板、垫板、滚板、彩腔等等,加上欢音、苦音因剧情、唱词和人物性格的不同而设计的用嗓程度的差异,使“本嗓吐字,正腔滑音,高亢激越,直起直落”的同州梆子,听起来越发显得慷慨激昂、韵味十足,更显“繁音激楚”之美,古秦风驷铁车辚之刚劲。
“像同州梆子的锣鼓使用就有催观众进场的开场锣鼓,”何满堂说,用于演员“走架子”、“开打”的动作锣鼓、与唢呐曲牌有关的牌子锣鼓等等。
秦腔崛起后同州梆子濒于消亡
1912年后,西安改良秦腔崛起,使同州梆子的流行地域日益缩小,加之战乱与饥荒所迫等原因,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各个同州梆子班社相继解散,即使技艺出众的一些艺人,也只能转到西安易俗社、榛苓社、三意社当教练或参与演出。上世纪30年代后,同州梆子这一剧种濒于消亡。
新中国成立后,为抢救这一古老剧种,1957年,陕西省戏曲学校招收了74名学员,成立同州梆子班,聘请名老艺人王谋儿等人任教,培养出白岳焰等优秀青年演员。1959年国庆时,由同州梆子组成“陕西省同州梆子实习演出团”,赴京演出《破宁国》《石佛口》《辕门斩子》等优秀传统戏,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文艺界普遍好评。著名艺人王赖赖演出的《滚鼓刘封》,被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誉为“活张飞”。戏剧理论家周贻白观看演出后,撰文认为:“中国各地的梆子戏曲剧种,盖源于同州梆子。”
1964年同州梆子班学生毕业分配到渭南,成立渭南专区同州梆子剧团,1966年解散。1979年在西安恢复成立陕西省同州梆子剧团,演出了《青丝吟》、《囊哉》、《丫鬟断案》等戏;现代戏《家庭公案》一剧,演出百场以上。
1987年同州梆子剧团并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先后演出了现代戏《琴恋》、《继母情》;新编古代戏《泣血无字碑》及改编移植传统戏《木兰从军》、《秦雪梅吊孝》等,该团于1997年撤销。
通过剧目起整体传承的目的
何满堂介绍,《银镯鉴》是近年来大荔县剧团着重排练的剧目,去年《银镯鉴》多次参加各种演出、展演,获得了多方的赞誉。去年10月8日,同州梆子到河北省石家庄参加全国梆子腔优秀剧目展演,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去年10月19日,《银镯鉴》在富平剧院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展演。去年10月29 日,在中国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展演活动中,《银镯鉴》首次进京展演,赢得了领导、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赞赏。
目前同州梆子仅有5位传承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一位,省级传承人一位,市级传承人3人。目前以剧团为中心,承担保护传承任务。通过排练一些传统的代表性剧目,一方面培养人才,一方面做好传承。挖掘、整理历史资料,搜集、整理剧本,制作视频,排练剧目、推广演出剧目,通过剧目起到整体传承的目的。华商报记者 康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