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第一财经记者面前的是两张按满了鲜红手印的签名表,它们分别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古尔沟镇的丘地村和甘堡乡的熊耳村。
按手印的是两个村的村民。他们支持在本村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而这项改革的核心是:同意村集体“截留”一部分国家拨付的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山林保护成效与补偿效益挂钩。保护好的多拿,保护不好的扣减。
“国家对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如何发放没有具体的细则,只是要求将补偿资金直接发放到林权所有者手里。”5月12日下午,理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副局长薛樵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但国家政策留有一个口子,就是奖罚分明。理县依据此进行了细化。”
薛樵承认,“当时推进这项改革,心里确实没底,也怕犯错误。”
理县丘地村林改表决情况表
理县熊耳村林改表决情况表
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
理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全县总人口4.57万,其中农业人口3.5万人。
这里不仅是成都平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长江、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以及大熊猫、羚牛、川金丝猴等重要珍稀动物的栖息地,是国家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
四川理县幅员面积43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3.6%。摄影/章轲
薛樵介绍,理县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限制开发区域,具体定位为“川滇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
5月12日上午,第一财经记者到理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找到了有关当地林改的相关归档文件。
一份2009年11月6日制定的《丘地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称,这项改革的目的是“切实明晰林地、林木产权,确保生态受保护,林农得实惠。”
当年,丘地村有农户59户,共计255人。《实施方案》确定的林地管护措施是“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也称“动钱不动山”。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讨论通过,林地由村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但要将现有林地、林木均摊或折股量化分配给全体村民均等持有,即“均股、均利”,实行林权到户、集中管护、民主管理、财务公开、单独核算。
《实施方案》还规定,“收益的70%以上按股权分配,剩余部分除支付林地管护人员工资外,用作本村公益事业基金。”
熊耳村曾经是理县81个村中最贫困的,村民们分散在海拔2400多米的山上居住,最高的村民小组海拔在2600多米。
熊耳村的林改方案与丘地村大致相同。该方案规定,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村集体林由村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管理,所获收入的90%按村协商的分配办法进行分配,提留10%用于村公益基金。方案规定,对参与管护的各户实行奖惩制度,管护好的从提留的10%中拿出一部分给予奖励,管护不好的“该扣钱的要扣,以此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薛樵告诉记者,理县自2009年起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原则,将林权证发到村(组),将股权证发到户。全县共发放林权证95本,股权证9559本。“因此,理县集体林管理模式是实行股份经营管理集体山林”。
理县林改中的林权证和股权证。摄影/章轲
“实行均股均利林改的村(组)都成立了集体林股份经营管理的股东会,股东由村民户主代表组成。”薛樵介绍,股份经营管理董事会和监事会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根据各村村民人数自行确定,一般为5-7人。之后,村委会将集体山体委托董事会进行经营管理,董事会公开招聘管护人员。
薛樵介绍,理县享受生态效益补偿公益林面积100.5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97万亩,省级公益林3.5万亩。2014年,随着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14.75元,理县每年的生态效益补偿金有1483.6万元。集体股权农户9594户,受益人口36680人,平均每人400元。
对于国家拨付的公益林管护补偿金,理县的办法是由股东会讨论决定分配比例,报林业局备案,原则上10%到30%“截留”给董事会。董事会管理此项资金,包含运行费、公共事业费和巡护队员工资,其余部分到农户。
改革后,理县全县81个村、2个居委会共成立了88个集体山林经营管理董事会。2016年全县公开招聘管护人员218人。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为确保此项改革顺利开展,理县还根据有关林业法律、法规,出台了《理县集体公益林护林员管理办法》《理县集体林地检查验收评分标准》《理县集体林股份经营管理方案》和《理县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集体与个人所有公益林管理办法》等文件。
林改提高了生态保护效率
理县的林改给村民们带来了什么?又给生态保护带来了什么?
5月11日至12日,第一财经记者跟随阿拉善SEE公益机构的项目官员进行了实地走访。
“我们这里家家都有500平米左右的小别墅,村民既是农民,又是股东,年人均收入在12000元以上。”12日上午,丘地村党支部书记三郎乓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记者在这里看到,数十栋极具嘉绒藏族房屋建筑特色的石砌民房沿街整齐排列,色彩斑斓。一弯清水沿着街道顺流而下,流水潺潺,清澈见底。“这水可以直接饮用。”三郎乓对记者说。
理县丘地村整洁美观的村容村貌。摄影/章轲
他介绍,丘地村有三个支柱产业,第一个是水电收入和高山牦牛饲养基地。丘地村原址在距目前12公里的地方,由于建水电站,全村搬迁过来。于是,他们采取村集体和村民个人融资方式,投资2000万元,以25%的股份参与华电公司的九架棚电站开发,电站投产后年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此外,还包括每年30多万元的公益林管护收入和每年十几万元的草畜平衡补贴。
“第二个支柱产业是林中资源。这个季节正是挖虫草、采松茸的时间。你在村里看不到村民吧,他们都上山了。”三郎乓说,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山地条件,当地的虫草个大饱满,“每只能卖上50、60元,采虫草的刚下山,虫草就被贩子收走了。”
第三个支柱产业是农家旅游。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近年来,丘地村开发了“古尔沟温泉-丘地民俗生态观光游-登山基地户外抢险行”旅游线路,全村家庭日接待能力超过400人。
在熊耳村,记者同样看到村里空荡荡的。“村民们有的在修路,有的上山采虫草和松茸了。”熊耳村村主任杨文忠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杨文忠介绍,熊耳村由于地处山地,村民们有养羊的习惯,羊只啃食对植被破坏十分严重。“最多的时候,村里有1600多只羊。林改时,全村140户中有27户养羊。林改后成立的董事会规定,农户如果不卖掉羊,就不能享受林改相应的政策。这样,绝大多数的农户都把羊卖了,从事收入更高的养蜂。加上种植蔬菜、水果等收入,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在5000元左右。”
杨文忠说,村集体还开辟了40亩地种植红富士苹果,又规划建设了可以养殖近200头藏香猪的养殖场,但目前还属于投入期,明后年才会有收益。
“在理县干旱河谷区内通过人工造林,遏制了土地荒漠化现象。”薛樵对记者说,干旱河谷植被恢复受立地条件的限制,造林困难,适宜树种生长缓慢,但该地区又具有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加强后期的管护工作确保来之不易的造林成效。而适合理县本土实际的林改,调动了全体村民的积极性,壮大了干旱河谷区内人工幼林地和全县集体林地的管护队伍。
薛樵说,随着公益林补偿改革措施的实施,理县不达标被扣减补偿的社区从2011年的31个下降到2015年的4个和2016年的1个。而优秀的社区则在2016年达到了45个,明显提高了理县的生态保护效率,
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带动了理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理县生态旅游接待人数为17万人次,旅游业产值386万元。到了2016年,理县生态旅游接待人数为66.46万人次,旅游业产值达到94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