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景德镇6月10日电 (记者 王昊阳)6月10日是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内,用于专业烧制釉上彩瓷的清代传统红店明炉暗炉复建完成,并进行首次复烧。
景德镇市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国家文博研究员周荣林告诉记者,此次复建复烧的明炉和暗炉,是烧制釉上彩瓷的专用窑炉,其以木炭为燃料,炉内温度为700至800摄氏度,烧制时间约为7至8小时,可将瓷胎上绘制纹饰的釉料烧烤固定,成功烧制出釉上彩。
记者在复烧现场看到,暗炉高约1.3米,直径约1.1米,窑工在装满匣钵的炉内堆上木炭,将木炭点燃,再用一铁皮罩将其盖住,炉壁设有通风口,保障木炭正常燃烧。明炉大小与暗炉相仿,窑工们用铁铲将正在充分燃烧的木炭经炉壁的投炭口塞入,并以铁钩勾住炉内转盘进行转动,使炉内的瓷器加热均匀。
“早在宋代时代,釉上彩就已经出现,可能那时就存在这种窑炉。”周荣林表示,景德镇首次复建复烧的明炉暗炉,是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并结合窑工传承人口述,仿照清代窑炉样式进行复制。明炉暗炉主要用于烧制古彩、珐琅彩、粉彩、新彩等品种的釉上彩瓷,可烧制圆器、琢器、镶器等不同器型的瓷器,并可根据器型大小灵活建造。
“景德镇是千年瓷都,在宋、元、明、清时期都是世界制瓷业的中心,复建复烧古代窑炉,是为了复原陶瓷历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还原历史制瓷风貌,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从2009年开始,复建复烧了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以及清代龙缸窑、狮子窑等传统古窑炉。”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管理处主任陈武平说,此次复建复烧清代明炉暗炉,为挖掘、复原、传承景德镇历代制陶技艺,促进景德镇传统制瓷体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完)
责任编辑:李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