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7月27日18:34 北方新报

分享

2010年,为了纪念南方三千孤儿落户内蒙古50周年,《北方新报》曾经联手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主流媒体以及民间公益组织一起,策划推出“草原圆梦  为南方三千孤儿寻亲”大型公益活动,在大江南北引起广泛反响。如今7年过去了,当年的寻亲活动仍然散发着温度和后续影响力。

▲乌兰夫看望接到内蒙古的孤儿(资料图片)



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年初,曾经参与当年寻亲活动的南方公益组织——江苏宜兴吕大姐寻亲网与《北方新报》取得联系,希望由《北方新报》牵头,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赠送一件特殊礼物,以表达对乌兰夫同志当年救助南方三千孤儿的感激之情。后经双方反复商量,最终确定邀请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尹祥明亲自设计且无偿制作一尊乌兰夫同志半身雕像,以示对伟人的缅怀和敬仰。在雕像制作前,《北方新报》派人分别与乌兰夫同志的女儿云曙碧老人、内蒙古乌兰夫纪念馆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两方得知后,均认为此举意义深远,乌兰夫纪念馆同意接收这尊雕像并永久保存。


▲在内蒙古寻亲团信息栏前仔细搜寻


7月24日,江苏宜兴吕大姐寻亲网发起人之一吕顺芳给北方新报社打来电话说:“乌兰夫半身雕像已于今天制作完成,高70厘米,宽90厘米,厚50厘米。在雕像背面还刻有这样一段铭文:值此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为了铭记乌兰夫同志在特殊困难时期,对南方三千孤儿的救命之恩,特制作此雕像,以示纪念,愿伟人精神千古流芳!蒙汉团结世代相传!”

▲相隔40年的等待


据了解,雕像赠送时间初步拟定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前夕,赠送地点在乌兰夫纪念馆。届时,将由江苏宜兴吕大姐寻亲网、宜兴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以及雕像设计制作人尹祥明一行,将乌兰夫同志的雕像护送到呼和浩特市。


新闻

回顾


《北方新报》关注国家的孩子


发起系列活动    帮助“国家的孩子”圆梦


▲这些南方孤儿已然成了草原的孩子


在饥寒交迫的上世纪60年代,内蒙人民以博大的胸怀收养来自南方的3000余名孤儿,并将期养育成人。这段史实是内蒙古自治区团结的典型事迹,永远不应该[疲忘记。


2010年4~8月,为了纪念南方3000孤儿落户内蒙古50周年,在内蒙古蒙牛乳业的大力支持下,北方新报社联合上海《新闻晚报》、江苏《扬子晚报》、浙江《钱江晚报》、安徽《新安晚报》、江苏吕大姐寻亲网、北方新闻网和自治区有关部门联合推出“蒙牛传情·草原圆梦”系列活动。


活动的第一阶段,北方新报社征集并组织了常亚南等41名在内蒙古成长的南方孤儿代表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与当地媒体联合寻找与他们离散了半个世纪的亲属,圆他们的寻亲梦想,看看他们出生地的巨大变化,与当地居民亲密接触,收获心灵慰籍,讲述自己与草原母亲的感人故事,参观世博会,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


时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毕力夫、自治区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云曙碧欣然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并为本次活动的象征图案——“连心桥”揭幕。草原母亲都贵玛用蒙古族传统方式为即将踏上寻亲之路的南方孤儿祈福。自治区档案局收集整理部主任潘瑞春现场介绍了“国家的孩子”档案计划。


泪洒寻亲会  感悟草原母亲恩情



在南方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41名南方孤儿代表参加了多场寻亲会,并由专业的医护人员为其抽血提取DNA,将身份信息和DNA样本存放于上海寻亲组织的DNA比对库。看到茫然寻觅的寻亲者,想到自己的身世,每个人都流下了热泪。更令北方新报社工作人员感动的是,全体寻亲人员都表示,是草原母亲收养了他们,草原额吉是他们永远的母亲,内蒙古是他们永远的家。


在多场寻亲会上,他们表示:“感谢草原母亲养育了我们,看到来自各省市的寻亲者,我们感觉来自草原的我们最幸福的!”在苏州的一个社区,当地居民在扬子晚报社工作人员的组织下,热情接待了来自内蒙古的“国家的孩子”,一段段富有南方文化底蕴的歌曲、一句句温馨的话语、一个个深情的拥抱,令这些“国家的孩子”激动不已。他们纷纷表示,虽然参加了多场寻亲会没有在现场找到亲生母亲,但是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南方人民的热情。



离开前,许多寻亲代表或将内蒙古产的盐撒入黄浦江,或取一瓶南方的水,或捧一把当地的土郑重的收藏起来做为纪念。在返回内蒙古的火车上,所有寻亲人员一路欢歌,他们纷纷表示:“去看看就没有遗憾了,该回家了,我们的家在内蒙古!”


43位南方人来内蒙古“探亲”


北方新报社组织的此次寻亲活动,经上海《新闻晚报》、江苏《扬子晚报》、浙江《钱江晚报》、安徽《新安晚报》、江苏吕大姐寻亲网等合作媒体在南方各省集中报道,在当地引起了巨大反响。当年8月,北方新报社组织发起“重走草原亲情路”活动,征集南方曾经在60年代失散子女的家庭代表来内蒙古“探亲”,并与“国家的孩子”重走草原亲情路。当地“失亲家庭”踊跃报名,经过挑选和当地媒体推荐,43人获得“探亲”资格。


来到内蒙古,这43位南方“失亲家庭”代表深切感受到内蒙古人民和“国家的孩子”的热情。他们走进草原,走进曾经接收南方孤儿的保育院遗址,走进“国家的孩子”温暖的毡房并与他们认亲结对子。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拜见草原母亲都贵玛老人,怀着感恩的心,代表南方“失亲家庭”为草原母亲雕像揭幕。为了向内蒙古表示感谢,他们专程邀请南方文化名家手书“民族义举”书法作品交给北方新报社。


▲当年,移入儿童分配表

活动信息存入内蒙古档案馆


至当年8月中旬,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饱含深情的“蒙牛传情•草原圆梦”系列活动落下帷幕。所有活动信息、报道、人员资料交由内蒙古档案馆保存。

背景资料

      上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粮食供应缺乏,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几十个孤儿院里,大批孤儿面临粮食不足的威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把这些孤儿接到大草原,分配到牧民家去抚养,并且提出“收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要求。于是,3000名南方孤儿来到内蒙古大草原,被牧民家庭领养,成为“国家的孩子”。内蒙古大草原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这3000名孤儿。草原母亲们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养育他们,教孩子学蒙古语、骑马、打猎,供孩子们上学读书。如今,这批孩子讲着流利的蒙古话,成了草原上的新一代主人,成长为工人、牧民、医生、干部、教师、科学家等。


来源:北方新报

记者:刘晓君



推荐阅读▶内蒙古启动暴雨IV级应急响应!呼市、包头、鄂尔多斯……这些地方要特别注意!▶呼市:12米长的BRT公交车又上路行驶了?!▶刚刚,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原书记金星接受组织调查▶天骄医院给患者退费过程如同“菜市场砍价”▶可怕!央视曝光:家里的这种纸巾,或致儿童白血病,知名大品牌都不合格!速自查


觉得不错,请点ZA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方新报”】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中国新闻周刊:“热锅”上的城市(图)
  • 死记硬背都不会,谈什么独立思考能力
  • 第一支红军为什么叫红四军?
  • 神雕往事之独孤求败误伤义士事件
  • 《我的前半生》中国大妈都是用力活着
  • 男女在婚姻中必须尽早明白的10个真相
  • 这才叫旅游纪念品!每一个都想抱回家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