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林伟新
文:卜瑜、叶志雄、沈明礼
图:张伟
7月26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韶关在仁化城口隆重举行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奠基仪式,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奠基仪式。
红军长征是中国军事史上亘古未有的一次战略大转移。以长征胜利为标志,红军实现了军事战略方针的重大转变,翻开了我党军事斗争发展历史的新篇章。韶关处于粤湘赣三省通衢的“红三角”,是一片具有优秀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是红军长征途经广东的主要地区。毛泽东、朱德、邓小平、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韶关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1934年10月25日至11月13日,中央红军一、九军团的大部,三、五、八军团的部分部队,先后经过了韶关的南雄、仁化和乐昌3个县近20个乡镇,发生大小战斗6次。红军主力以相对较小的牺牲代价,突破了三道封锁线,不仅顺利通过了粤北地区,而且得到了及时的休整和补充,为战略前进保存了实力,坚定了信心。
整合红色资源,打造特色小镇
红军长征经过韶关虽然只有21天时间,但留下了大量重要的历史遗存,积淀了丰厚的红色基因。目前,韶关境内现存红军遗址、遗迹131处,红军烈士纪念碑(园)8座,经认定命名的红军遗址(旧址)文物保护单位37个,红军历史文物1120余件,红军历史文献50多万字,是广东省红色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在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特别是在省委宣传部具体指导下,韶关一直不遗余力地对红军的历史遗址、遗迹进行修缮和保护。今年4月,中央批复同意在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设立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这是广东省目前唯一以长征为主题的大型纪念馆。
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选址经过反复论证,最后定在了城口。1934年,红军主力部队长征经过城口镇,发生了奇袭城口镇、血战铜鼓岭、巧夺东水桥等著名战斗。
目前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已经完成了报批、规划等程序,26日的奠基仪式也标志着进入开工建设的关键阶段。
韶关未来还将整合红色资源,努力打造城口红色小镇,用青山绿水烘托红色文化,以红色文化促进当地发展,实现红色经典、现代表述。未来,韶关还将围绕重要遗址和纪念设施,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把红色旅游、生态休闲、扶贫开发、农村环境整治结合起来,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红军英勇奋战,突破层层封锁
仁化城口,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广东时,突破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的所在地,也是全国20个“我心目中的长征纪念地”之一。中央红军主力能在城口镇休整,筹集军饷,集结部队,顺利继续前进,是与铜鼓岭阻击战的胜利分不开的。这也是红军长征入粤后的一次惨烈战斗。1934年11月4日。当时执行阻击任务的红军在铜鼓岭遭遇敌军独立警卫旅第三团彭智芳部的攻击,红军抢占龙形梗有利地形,利用密林草丛沉着应战、奋勇还击,与冲上来的敌人展开白刃战。战斗持续了两天一夜,摧毁敌设在仁化县境内的碉堡二十六座,突破了敌设在城口至桂东间的第二道碉堡封锁线。
为纪念这次战斗,仁化投入300多万配套资金,将铜鼓岭旧址改建成现在的红军烈士纪念园。笔者在纪念园看到,当年的红军战壕已经重新修复,新建的2座红军雕像和1面党旗图案庄严威武,“红军长征过粤北赋”大气磅礴,入党誓词等景观更是让当年的旧战场红色元素凸显。
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园落成。
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园落成。
传承长征精神,迈向脱贫奔康
大王山位于乐昌五山镇西北面,海拔1500多米,两侧都是悬崖峭壁,山腰荆棘丛生,中间只有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山高路滑,阴雨绵绵,这是红军进入粤北以来最为艰险的旅程,但红军战士们仍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向大王山挺进。11月6日3时,红一军团到达麻坑墟,占领了敌军乡公所,并利用其作为临时指挥所。在此截获敌人的情报后,红二师四团昼夜兼程直奔九峰山抢战制高点。最终与红三军团会合,成功掩护中央军委等后续部队安全通过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
红军将士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如今已再次融汇于革命老区群众向贫困发起冲击的“新战役”中。在当年红军曾经走过的漫山竹海、遍地梯田中漫步时,随处可见挂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2014年,五山梯田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从而受到了珠三角游客的青睐。
随着游客量的增多,一些村民则利用互联网将梯田“租”给了游客们,让城里人也参与到了绿色大米的种植生产中来,同时让自己创收。老区群众就是这样根植红色土地、继承长征精神,精神抖擞地迈向脱贫奔康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