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上海徐汇区“家门口的共享悦读亭”正式启动。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上海徐汇区文化局与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在保留公共电话亭的外形和通话功能基础上,将徐汇区现有263个可正常使用的电话亭进行改造,变身为民众在城市中歇脚时的“悦读亭”或“借书亭”,作为推广城市文化的窗口。变身为悦读亭,街头电话亭能否获得“新生”?
改造后的“悦读亭”效果图
3成电话亭零使用
维护成本高
在手机普及前,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公共电话亭曾为市民带来无数方便。但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包括上海在内的很多城市的街头电话亭都面临着使用率低,外观陈旧甚至设备老化的问题。
从2014年起,上海电信陆续拆除近3000座使用年限过长、效益低下的电话亭,约占全市总量的30%。尽管如此,根据2015年对上海电信的采访,剩下的7000余座电话亭中,零次使用的占比达到30%左右。
使用公共电话亭的人越来越少,但公用电话亭还需承担110、119等紧急电话拨打,是广大市民在紧急情况下获得救援的通道,不能一拆了之。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市场部产品处副处长黄维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维护电话亭的成本给企业带来很大负担:“每年的支出成本大约在3000万左右,而我们电话亭收入大约每年750万,这里面相差还是比较巨大的。”
据了解,上海电信目前负责全市所有公用电话亭的维护工作,包括清洁、设备维护、网络接入等。清洁工作实行4天1次的保洁巡查(重点区域2天1次),保洁员会在话机上张贴保洁消毒贴纸(每月1张),在每次清洁作业后,会在贴纸的日期上打钩,以便社会监督。如果出现设备故障,维修人员必须在48小时内修复。
此外,上海的公用电话亭也遭遇到一些不文明行为,如部分电话机贴纸人为撕掉、话亭内堆物或占位睡觉、随手扔垃圾污损话亭、张贴黑广告、恶意砸坏话亭玻璃或话机手柄等。据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负责人透露,这些行为给他们的维护工作增加难度和成本。
目前,公用电话亭已经成为运营商乃至整个上海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造前的公共电话亭
263座阅读亭将上线
共6种主题
在此情况下,上海徐汇区想出一种办法:把闲置的电话亭打造成“悦读亭”,在保留公用电话亭原有外形和通话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了阅读元素和智能触摸屏,对接上海智慧城市建设。
目前“悦读亭”共有6种主题,即借书亭、阅读亭、电子亭、漂流亭、名人亭和一本亭。
“借书亭”将是一座小型图书馆,也是六种主题中面积最大的悦读亭,由双开间的电话亭改造,做成旋转门式的书架,可以摆60本书,供市民借阅。
“阅读亭”则会提供书报、杂志、图书阅览,亭内将设置简易座椅,市民在城市中走累了,可以坐在里面读一会书。
“电子亭”则提供电子书及有声读物阅读,民众还可坐在里面自助朗读文学作品并录音。
“漂流亭”的构想源于图书漂流活动,重点在于图书分享。漂流亭内会设置捐书箱,民众可将家中闲置书籍投递到箱内,也可在登记后拿走箱内他人捐赠的书籍。
“一本亭”,即以一本书为主题,将和出版社合作,每期只提供一本书,并就这本书设计阅读主题,引导民众深度阅读。
“名人亭”则以介绍某位名人的生平事迹或作品为主,并将推介附近的名人故居体验与参观。
这6个主题的悦读亭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改造,并亮相街头。目前上海电信已完成公用电话亭的WiFi改造。在有ChinaNet WiFi标识的电话亭附近,市民可以接入中国电信WiFi网络,满足临时上网需求。
上海曾出现过类似产品
据了解,这已经不是上海第一次出现类似产品。
2017年3月,由央视综艺《朗读者》线下应运而生的“朗读亭”来到上海图书馆。读者可自行准备喜欢的读物,不限体裁、不限语言,在设有专业录音设备的“朗读亭”里进行3分钟的朗读。
有报道称,3月4日是活动第一天。上午十一点,排队队伍已有近200人。下午两点不到,微博号“上海图书馆信使”发布消息称:“由于每天只能录制到17:30,今天朗读亭参加人员的排队已经截止了。”
记者认为,“朗读亭”与此次上海徐汇区将打造的“电子亭”有异曲同工之妙。
4月11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定制读书亭首批六个全面进驻上海师范大学奉贤和徐汇两个校区。据报道,通过前期的图书征集活动,上海师范大学的同学们拿出了自己阅读过的图书,自发放入上观读书亭中期待以图书漂流的形式与更多的人分享阅读的乐趣。5月18日,上观读书亭又全面进驻上海音乐学院汾阳路和零陵路两个校区。
这与此次“悦读亭”中“漂流亭”的概念相类似。但是,除了这两次入驻校园的公开报道之外,并无其他相关报道,上观读书亭目前运营如何尚不得而知。
“悦读亭”能走多远?
不管是“悦读亭”、“朗读亭”还是“读书亭”,都是一种推广全民阅读的积极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约200人排队进入“朗读亭”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但是,他们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痛点:
与设立在颇具读书氛围的大学校园里的“读书亭”不同,“悦读亭”更多的是位于街头巷尾,在上海这个生活节奏很快的城市,又有多少人,能花多少时间在亭里看书、听书,这是个问题。
据介绍,部分“悦读亭”将设置简易座椅,方便市民休息阅读。但是,电话亭的面积是0.85m×0.85m,而且一般来说不设有空调装置,夏天热,冬天冷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市民的使用体验呢?
与“朗读亭”相比,“悦读亭”的“电子亭”也不具有优势:央视《朗读者》节目组对在“朗读亭”内的朗读者进行全程录制,并从中挑选最感动人心的朗读者,参加央视节目录制。虽然读书是自己的事儿,但是如果自己读书的影响可以上电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己的认可。
而“电子亭”中朗读者虽然也可以朗读和录音,那么朗读完的录音如何处理?可以下载带走?还是可以保留给其他朗读者听?记者不得而知。
“悦读亭”的运营者可以多多思考这个问题,让大家的阅读获得更好的发声渠道,让这些阅读的音频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对于“悦读亭”,上海市民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李小姐介绍,她知道上海徐汇区将推出“悦读亭”,但对于“悦读亭”中可以借书的“借书亭”,她并不是特别看好,“那么小的地方,借实体书有点难吧?”但她认为会有一些人“刻意”去悦读亭,目的是“拍照”。
胡女士此前并不知道上海徐汇区将推出“悦读亭”。在看了相关介绍后,她告诉记者,等“悦读亭”推出了,她会去用用试试,看有没感兴趣的书,如果有的话借回家看。她同时表示,“感觉这种共享读书又是一波素质考验。”
而唐女士则关心“悦读亭”的卫生问题。她表示,“悦读亭”都在路边,如果疏于管理,卫生问题肯定无法保证,所以她不会选择体验“悦读亭”。
其他人都在看
☞ 讲真!你的下一个朋友或许就是机器人
☞ 孩子除了打游戏还能玩啥?这家公司给出一个“很有脑洞”的答案
☞ 美丽中国:筑就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风景”
☞ 今年最强台风"天鸽"飞抵广西,两天已致12人遇难!(图)
编辑 / 王咏倩
来源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邵希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