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9月07日14:00 解放日报

分享

你有多久没坐轮渡了?

曾几何时

轮渡是上海市民唯一的过江工具

呜呜的汽笛声夹杂着人间百味




如今,越来越多的隧桥建起

大多数人不再需要搭乘轮渡上下班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

那些经历大风大浪的轮渡和渡口

不少已经逐渐萧条、甚至消失……



近日,又传来一个渡口或即将停运的消息



上海吴淞江上目前仅存的一座轮渡渡口——万狮渡口有可能停运。



对此,相关部门称,确有此考虑,并正在开展可行性调查及征询意见工作。

如果该渡口停运

这就意味着

吴淞江上海段江面上将再无轮渡渡口


万狮渡口位于青浦区白鹤镇万狮村、上海与江苏交界处的吴淞江水域,曾是上海2007年进行的15个郊区渡口改造中的首个建成项目。


当年,一艘老旧手摇式“野渡船”被两艘机动渡船代替,换来两岸数百位村民的笑脸和生活便利。


十年来,随着沿岸交通建设的长足发展,上海吴淞江上的其他渡口陆续取消,目前只剩下万狮渡口仍在运营。尽管往来客流并不大,但渡船还是在不足百米宽的江面载客频频往返。


单程票价2元,往返只要4元,但是坐船的人还是越来越少。


已经有乘客听闻码头停运传言

不无遗憾

 上上下下,进进出出,附近居民对轮渡有着深厚感情。


对于这个当地居民口口相传的消息,青浦区相关职能部门表示尽管关停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并无明确“时间表”。白鹤镇安全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江又良说,万狮渡口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当地村民,是否停运,需要征询全体村民的意见。此外,即便决定要关,程序上也得上报各级海事部门最终批准,才能具体实施。


位于万狮渡口下游几公里处的新江渡口,即通过以上程序,于2015年关停。


据江又良介绍,根据青浦区“十三五”相关规划,将在距万狮渡口下游1.5公里处新建一座桥梁,连通上海的新胜路北延伸段和昆山花桥相关道路,而且目前也已经开通了两路公交车,基本覆盖了临近区域主要出行目的地,即使轮渡退出历史舞台,吴淞江沿岸居民也将拥有空前便利的出行条件。


轮渡主要服务对象是村民,乘客多是熟人。邻居买了新的电动车,船员陈祥明前往寒暄。


又一个渡口

终将湮没在经济发展的尘烟中

不禁让人有些感伤…


辉煌不再,但记忆犹存

小小的轮渡

渡过的不只是我们一段旅程

还有每个人的悲喜

跟着小观来回忆一下上海渡口的往事


渡口鼎盛期

每天百万人乘坐轮渡过江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上海滩》里的许文强当年就是从十六铺码头踏足上海。上海是一座有码头情结的城市,而轮渡,代表了海派文化中的一种江湖气质,弥漫于黄浦江边的大街小巷里。

 

20世纪30年代的黄浦江两岸。 来源:上海城建档案


黄浦江边自明清以来就有渡口,当时江面上飘着的舢板、划子,是上海的先民日复一日往来浦江两岸的工具。船撸摇啊摇啊,摇进了20世纪。上海开埠后,近代化的号角在浦西浦东吹出了不同的声调。一边是帆樯林立,一边是芦苇丛生,小舢板来往于两岸之间,却无力改变这日益凸显的差异。

 

黄浦江岸边的简易济渡码头,江滩上排列着五六艘小舢板。来源:上海城建档案


当时有人提出,可以利用上海已初具规模的机器轮船制造业来打造为黄浦江两岸航渡提供便利的轮渡业。1911年1月5日,一艘由塘工善后局租赁的“安泰”号小火轮,由浦东东沟内港码头直驶南京路外滩铜人码头,开始了机轮船在黄浦江上的摆渡,这是上海官办浦江轮渡的开端。从此,上海也由“乡村上海”驶向了“城市上海”。

 

铜人码头, “铜人”是指当年矗立于南京路外滩的巴夏礼铜像。 来源:上海城建档案


上世纪80年代,上海轮渡曾迎来最繁忙最鼎盛的时期,每天从浦东到浦西的客流达100万人次,中心城区对江航线平均间隔1.4公里就有一个,年最高客运量3.7亿人次,堪称全世界最繁忙的轮渡。


 

繁忙的背面是沉重的压力和挑战,每天上百万人的渡江需求,对于轮渡而言,成为了“不可承受之重”。再有承载力的轮渡,也承载不了浦东的繁华愿景。

 

过江难困扰着上海人,而浦东浦西的巨大落差曾经困扰着一座城市。


轮渡的鼎盛期,每天百万人乘坐轮渡过江。 来源:上海城建档案


渡口记忆

坐上轮渡,探索新大陆


“十年前,崇明岛对外交通完全依靠轮渡,因为路途遥远,过江乘船成了儿时一种带有仪式感的经历。”


在老徐的记忆中,那些在大风大浪里迎着夕阳的航行,是童年抹不去的乡愁。


迎着夕阳行驶的轮渡。来源:视觉中国


老徐从小在崇明岛上长大。“年少的时候,我感觉那个小岛与世隔绝。上海迎来建国后的第二次移民高潮的时候,在我的岛上几乎没有新迁进的外地人。所以当我头一次登上离开小岛的轮渡时,我兴奋不已,因为终于可以见到岛外的世界。”


离开家在岛外求学,老徐一个人在外风雨飘摇,生活的无奈与艰辛常常让他思念家乡。每周一次,还是那艘轮渡,把他送上了回家的路。1998年,第一艘高速轮“奥宝号”下水,崇明和上海市区之间的航程第一次缩短到了45分钟。


然而隧桥的开通,成为了崇明轮渡的转折点。2009年10月31日,上海长江隧桥正式通车,结束了从市区到崇明只能依靠轮渡的历史。


闵行轮渡的客渡口。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供图。


几乎每个闵行小孩都有坐轮渡的记忆。在浦江边闵行老街长大的郭阿姨少时最期待的就是轮渡靠岸的时刻,为了多坐几次轮渡,每到投筹码处墙上的“一米二”身高线时,她总是有意识地把腿稍稍弯曲,生怕超过免票标准线,“给父母省几分钱也好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3分钱一个筹码,就可以买到去对岸奉贤的船票。


闵行轮渡已废弃的。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供图


轮渡就是孩子们的“新大陆”。而那时,每天早晨最着急等待轮渡靠岸的是对岸的奉贤居民,他们坐轮渡来闵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索“新大陆”。“奉贤人来闵行,就跟郊区闵行人去市区差不多。”而轮渡则一度是当时连接奉贤和闵行的唯一交通工具。


今年70岁的陈师傅在闵行轮渡工作了一辈子,作为船上的管理人员,他那些年每天都要迎接大批从奉贤去闵行上班、摆摊、游玩的人群,高峰的时候,船上密密麻麻挤满人,让陈师傅一度担心“船被踏沉下去”,“对过的年轻人都希望来闵行工作”,蚕豆等时令蔬菜上市时,奉贤大批农民挑着担到闵行老街上售卖。陈师傅说,当时有许多对岸的人希望嫁到经济条件较好的闵行来。每到端午庙会,许多市区人也纷纷来老街凑热闹、坐坐轮渡,每次渡口挤满了人,陈师傅和同事们就起早贪黑地维持秩序,焦灼地等待轮渡的靠岸,以疏导人流。


如今闵行渡口将搬迁、根据新的规划位置来调整。朱倩雯 摄


如今渡口

走向旅游?何去何从?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黄浦江上陆续建起了隧道,架起了桥梁,天塹变通途,一个桥、隧、渡立体化的越江交通新格局逐渐形成。


轮渡卸下了它“不可承受之重”,却也不再是唯一的过江方式了。桥梁和隧道比传统的轮渡更加便捷和有承载力,成为了一条条衔接东西的城市命脉。

 

昔日拥挤喧嚣的渡口日渐冷清,轮渡该走向何方?


虽然过江方式不再唯一,但并不是说上海轮渡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现在轮渡主要服务的是上下班骑自行车和助动车过江的乘客,至今每天仍有20多万人次的渡江需求,轮渡仍然是黄浦江越江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轮渡依旧是

 骑非机动车的打工者的上班交通


小周是陆家嘴一家恒生银行的保洁员,轮渡是她每天上下班必要的交通工具。家住江浦路的她每天开着电动车到丹东路码头搭轮渡过江,船上10分钟,下了船再开20分钟电动车就能到单位。“如果坐地铁的话要8号线换2号线,时间长且价格不划算,坐轮渡时间快,一程只要2.8元。”

 

轮渡站仍在使用的筹码:绿色是1元,橙色是2.8元,红色是3元。 黄尖尖 摄


和小周一样,因为时间快、便宜,许多需要越江的打工者都选择搭轮渡上下班。“这些骑电动车、摩托车的打工者,高架、隧道、地铁都上不了,轮渡是他们唯一的途径。”


在码头入口处,一名负责检票女工作人员走到岗亭里,开始下一轮检票和收筹码。她穿着制服,涂着厚厚的防晒霜,但仍难以抵挡太阳的炙烤,满脸汗水横流。“我从小就住在五角场,丹东路码头的轮渡是我小时候的记忆,我相信它不会消失。”


停靠在丹东路码头的沪航客89。 黄尖尖 摄


另一方面

轮渡和渡口多了些“旅游风”


2010年,对上海轮渡来说是特殊的一年,穿梭于世博园区的一艘艘渡轮,将交通与观光功能相结合,使上海轮渡成为世博会客运交通中最具特色的亮点,轮渡也从此被注入了全新功能。直到今天,这些“世博号”仍航行于外滩十六铺码头,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搭乘,只要花2元,就能横渡黄浦江观赏美景。




松江米市渡口自2012年6月11日起全面停航已有5年。随着新一轮的规划开发,米市渡一带将会给大家不一样的惊喜!松南郊野公园预计将于2018年年底开园,米市渡就是其中重要组成之一。米市渡滨江休闲区作为已启动的一期工程,将完整保留田林现状,依托千年米市渡口文化和村落进行改造,形成一个全新的休闲乡村体验区。


 米市渡正被重点打造成为具有上海特色风貌的江畔小镇


繁华、褪去光环、消逝、改造……

上海百年轮渡历经风雨

仍在变迁


有人说

轮渡和渡口很平凡

却上演过多少上海儿女的迎来送往的快意恩仇



你有轮渡记忆吗?

你身边的轮渡和渡口是否正在消失或改造?

欢迎留言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部分综合自上海城建档案等)

相关作者:李茂君、黄尖尖、朱倩雯等

编辑:纳米



觉得不错?点个赞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观察”】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黄健翔:中国足球到底该怎么搞?
  • 作为女人,忍受生育疼并不是天经地义
  • 大英博物馆展:元青花盘的前世今生
  • 小说:因为没生出男孩被离婚之后
  • 污成这样的国产片,真是头一次见(图)
  • 生孩子才真的是婚姻的试金石
  • 老北京人才知道的逛胡同独家攻略(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